臨汾新聞網訊 民警馬卉 別讓孝順成為遺憾
“媽媽,母親節快到了,我給您準備了好吃的羊肉餃子。媽媽,我為您獻上一束康乃馨,您收到了嗎?”今年32歲的馬卉久久凝視著電腦屏幕,他習慣通過網絡祭奠平臺,與遠在天國的母親“對話”。
馬卉是堯廟派出所的副所長,他收獲事業與愛情的同時,內心卻有著深深的遺憾。“媽媽給予我的愛,我一生都無法償還。”說到這兒,他不禁回憶起十多年前的往事,我在臨汾警校上學時,媽媽幾乎每天都來看我。”每當將媽媽送至校門口時,媽媽總是揮揮手,讓他先回宿舍。“有一次,我走出很遠突然回頭,竟遠遠看見媽媽還站在那里,當時,我的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流。”馬卉說,作為家中的獨生子,那一刻他下決心好好努力回報父母。
命運給馬卉開了個大玩笑。在他即將從警校畢業之際,媽媽帶著無盡的不舍離開了人世。送走媽媽的那一天,他悲痛得無法自已,感到整個世界都塌了。“我還沒有好好孝敬她老人家,她怎么就走了?在她生前我沒能好好盡孝,如今再也沒有機會彌補了。”時至今日,他對媽媽依然充滿了愧疚與自責。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要把孝順父母留在將來,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馬卉深有感觸,“有句話一直藏在我的內心深處,可惜再無機會對媽媽當面說起。我愛媽媽,希望她能聽得到。”首席記者 李靜
客運安全經理趙志剛 我想給媽過個生日
“小時候家里特別窮,記憶最深的事兒,就是母親叮囑我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提起母親,臨運集團客運安全經理趙志剛這樣告訴記者。
趙志剛今年42歲,曾是一名長途大巴車司機,后來成為管理工作者。“我的工作一直很忙,尤其以前當司機的時候,一出車就是一整天,根本沒時間陪母親。”趙志剛說,他來臨汾安家后,曾想把母親接來常住,可母親不愿意離開古縣老家,這讓他們母子相聚的時間越來越少。
“我的父親也是一名老司機,我小時候經常看不見他,教育孩子的工作就落在了母親身上。”趙志剛說,記憶中他曾經偷拿了鄰居家雞窩里的兩枚雞蛋,被母親發現后,用楊柳條狠狠打了他的手,這也讓他永遠記住了母親對他做人的要求——那就是正直、誠實。
“母親教訓我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伴隨我成長,我上班之后,一直銘記母親的教誨,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趙志剛說,他常年在臨汾工作,一直沒能好好陪伴母親,這讓他非常愧疚。今年母親節前一天,正好是母親的生日,他準備好好給母親過一個生日,祝福母親健康長壽。
記者 楊全
月嫂盧麗仙 我是新生兒的“媽媽”
40多歲的盧麗仙是家政公司的一名月嫂,她一直以一個母親的身份認真呵護著新生兒,因此被產婦們親切地稱之為新生兒的“媽媽”。
7年來,盧麗仙在這條道路上敗過苦過,卻從來沒有怕過。用她的話說:月嫂要盡自己的本分,把精力投入到新生兒和產婦的照顧,但這樣就缺失了對家庭的關心,我愧對公婆、愧對丈夫、愧對子女。每當看到自己悉心照料嬰兒一天天長大時,心里無比開心。”
為了照顧別人家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和家人拋在腦后,盧麗仙曾深深地自責。不過,令她欣慰的是自己的兩個孩子都很自強,如今已經長大成人。丈夫也很支持她的工作,把父母照顧的無微不至,令她感激不盡。
盧麗仙的母親已經去世了,她把對母親的愛給了婆婆,和婆婆親如母女,無話不談。雖然她一年在外做月嫂,但一閑下來就打電話給婆婆噓寒問暖,婆婆心里樂融融的。
又是一年母親節,盧麗仙想給婆婆買身衣服,再送束鮮花,以表達對婆婆的關愛和美好祝福,希望她老人家健康長壽。“而這一切,又需要別人去代勞。”說到這里,盧麗仙眼里噙滿了淚水。
記者 郭秀婷
人民教師楊蓓 提醒學生 提醒自己
“同學們,這周日是母親節,能回家的就親自給母親過個節,回不去的也別忘了給母親打個電話。每一位母親都不容易……”29歲的高中老師楊蓓每一次過母親節時,都不忘提醒同學們。
“提醒學生給母親過節,其實也是在提醒我自己。”楊蓓從上高中開始,就與母親聚少離多。在她的印象中,母親一年四季都處于忙碌狀態。“小時候跟父母在臨汾生活,平時他們要上班,幾乎見不上面。好不容易到周末,可母親又要忙于家務,根本無暇陪伴我和弟弟。”楊蓓說,為了上學方便,中考時她跟隨奶奶回到河南,這樣她與母親之間更加生疏了,甚至一度覺得母親不愛自己。
高一那年,楊蓓第一次知道了“母親節”。“那是學校組織的活動,讓我們每人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感謝信,我硬著頭皮草草地寫了一封信寄到了臨汾。沒想到母親收到信后非常激動,給我打來電話,說那是她第一次過母親節,也是第一次知道有這個節日,還說要謝謝我們的老師。”楊蓓說,一封如此潦草的信就能讓她高興好幾天,這讓我明白原來母親一直很愛我,只是生活所迫才無暇顧我。”
后來,楊蓓當了老師,她沿用了自己老師的方法。“每次母親節前我都會提醒學生,每提醒學生一次也就意味著母親又老了一歲。其實,母親都是最無私的,小時候沒有這種感覺,越大越明白母親的不易,她們為家庭和孩子付出的太多了。”
如今,將為人母的楊蓓,對母親節又有了一層新的認識。“懷孕之后更加體會到母親的不易,尤其愛打電話給母親,每天都會和母親聊聊自己孕期的感受。”楊蓓感慨地說,現在,看著自己變形的身材,嘆息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小生命的期待。當我忍受孕期各種不適時,就會想到母親在懷我時經歷著同樣的痛苦,這個時候覺得對母親的恩情無以言表。”記者 楊杰
公司董事長周方正 在外不易心牽母親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每每哼唱起這首《懂你》,38歲的周方正不禁回想起母親輕捋白發、俯身勞作的畫面,這個漢子忍不住眼眶濕潤。
周方正,融成士搏健身有限公司董事長,是浮山縣天壇鎮土生土長的農家漢子。從16歲背起背包闖天下,到如今擁有健身公司、專業汽車養護等多家實體店,用他的話說,一路走來,再苦再累的活兒咱都不怕,唯一虧欠的就是家中年近古稀的媽媽。”周方正的父母一直生活在浮山老家,在他年幼時,母親一邊要將三兒一女撫養成人,一邊作為娘家的大姐,肩挑大梁,照顧姊妹,母親付出的艱辛與不易,周方正從小就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記得8歲那年,我在村里上小學一年級,發現書包里沒有鉛筆了,就準備找母親要錢去買。誰知,走到供銷社門口時,一不留神掉進了一口十幾米深的枯 井。”周方正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
“當時,看到我跌入深井,供銷社門前迅速聚集了很多鄉親,只聽他們一邊去我家找母親,一邊不停地安慰我‘別害怕,馬上救你上來’。”不一會兒,急匆匆趕來的母親在眾人的幫助下,將一根粗壯的繩子綁在了自己身上,二話沒說,直接下井。周方正清楚地記得,當時,母親雙手緊緊攥著繩子,一邊哭一邊對著自己喊話:兒子別怕,媽來救你了。”一番努力后,母親一只手臂抱著周方正,一手拽著繩子,緩緩離開了枯井。兒子得救,母子相擁,這一瞬間永久定格在周方正的心中。
又是一年母親節,周方正說,不管工作再忙都會放下,帶著妻子回家,給媽媽梳梳頭,陪媽媽聊聊天,最好的禮物就是陪伴。”記者 成華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