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加快科技創新發展,完善科技創新獎勵機制,達到激勵創新、推動轉型、引領發展的目的,在全市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形成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的經濟發展新環境,2016年5月市政府出臺了《臨汾市“市長創新獎”獎勵辦法》〔臨政發(2016)12號〕,獎勵表彰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為臨汾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市長創新獎”共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每年評選一次。
“市長創新獎”評獎遵循優中選優、寧缺毋濫,從科技貢獻、科技創新、科技引領、成果轉化、示范帶動、生態文明等方面綜合衡量,并堅持科技創新項目優先、經濟社會效益明顯項目優先、新型產業項目優先、轉型引領作用明顯項目優先、臨商返臨”創業臨汾人”投資興臨項目優先、環保節能項目優先、綠色低碳項目優先、示范帶動作用好項目優先的原則,凸顯“市長創新獎”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導向性作用。
經過縣(市、區)科技部門推薦、獎勵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初審、專家評獎委員會評審、獎勵工作領導組審定和公示5個階段,LED電光源一體化及智慧城市路燈系統研發》等16個項目被評為2016年度臨汾市“市長創新獎”。
科技改變世界,創新決定未來。全市科技工作者要以獲獎單位和個人為榜樣,發揚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的精神,加快科技進步、實現創新發展,決勝全面小康,實現振興崛起,為建設富裕、文明、綠色、幸福新臨汾而努力奮斗!
“市長創新獎”一等獎
LED電光源一體化及智慧城市路燈系統研發
主要完成人:許福貴 許敏 張海峰 李云飛 任曉敏
完成單位:山西光宇半導體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光宇公司成立于1988年,位于臨汾市堯都區,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業從事大功率LED光源封裝及系列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安裝以及城市亮化工程設計、施工、維護于一體的國家火炬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于2015年10月在新三版掛牌上市。
抓住機遇,率先轉型,發展新型產業,是臨汾市LED行業和產業轉型的先行者。依托技術創新,突破LED行業技術瓶頸,實現產品升級換代,顛覆傳統LED制造模式,實現產品去電源化,國內首創陶瓷厚膜LED電光源一體化。此技術將LED燈具的光源和電源部分進行集成封裝,擺脫傳統笨重電源的束縛,降低生產成本20%左右。同時,瞄準智慧城市建設市場需求,實現城市路燈系統能源管理,將通訊及信息傳輸裝置等載體集成于燈桿中,為建設智慧型城市提供基礎保證,對我市新型產業發展具有引領帶動作用。
“市長創新獎”二等獎
無抗無血漿乳豬飼料新技術轉化與推廣
主要完成人:閆軍 李振田 史耀龍
完成單位:山西碧云天飼料有限公司
山西碧云天飼料有限公司位于襄汾縣南賈鎮阜寧村,是一家集飼料研發、生產、銷售、技術咨詢服務為一體的大型飼料制造企業,是山西省最大的乳豬料生產基地。
堅持綠色健康發展理念,注重食品安全質量,致力于提高我市的仔豬養殖水平,在國內率先研發生產使用安全、綠色、生態的無抗生素無血漿蛋白的乳豬飼料,努力推進著乳豬飼料的安全化、衛生化生產水平,走在了乳豬飼料生產技術發展的前沿,獲得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在降低養殖成本、提高仔豬成活率、提升豬肉品的營養價值、降低有害殘留、增加豬肉的安全性的基礎上,生產更多的健康肉、放心肉,豐富百姓的菜籃子,同時創新養殖合作模式,針對養殖合作社或者家庭農場,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帶動周邊養殖戶共同致富,是我市“臨商范臨”、“投資興臨”的典范。
玉米葉齡管理高產栽培方法
主要完成人:郭高升 張小強 白高發 劉兆興
完成單位:襄汾縣南賈高升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
襄汾縣南賈高升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是《合作社法》頒發后襄汾縣成立的首批合作社之一。從事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種植、新技術培訓、高產技術示范推廣、玉米營銷等。
多年潛心研究玉米高產技術。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年已七十的年齡,依舊躬耕于田地,經過多年反復試驗,研究出玉米高產的栽培方法——玉米葉齡管理栽培法,并與“一種玉米紅蜘蛛防治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根據玉米生長規律,按玉米葉齡生長進行4種施肥、3種澆水模式,玉米平均畝產達1050公斤,最高達1160公斤,畝均增產20%,輻射、示范、帶動襄汾縣種植面積達21000余畝,年增產值630多萬元,春、夏玉米高產栽培集成配套技術日臻成熟,對全市玉米高產有很高的示范推廣價值。
德國永恒力YHL846機械叉車平衡系統鑄件研發
主要完成人:王淵 郭凌冰 宋金友 郝磊
完成單位:山西華翔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華翔集團有限公司組建于2008年,位于洪洞甘亭工業園區,是以鑄造、機加工、涂裝、組裝等技術手段為主的民營股份制裝備制造企業。生產空調、冰箱壓縮機零部件和汽車零部件、配重機、大型車床件等產品。
瞄準鑄造尖端領域,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塑造能力,進軍并占領國際高端市場,突破核心技術,創新改造生產工藝流程,研發成功的德國永恒力YHL846工程機械平衡系統鑄件,為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我市鑄造業的一項空白,為鑄造傳統產業注入新的活力,使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對臨汾鑄造業整體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為我市傳統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制造業升級換代、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雙金屬復合制動鼓成果轉化
主要完成人:楊自勇 王小妍 靳宏斌 姚新收 李惠珍
完成單位:山西湯榮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湯榮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2007年組建集團公司,位于山西省侯馬市風雷街。主要產品包括汽車制動鼓、輪轂等,是全國重型卡車、大型客車制動鼓的生產和出口基地。
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的技術優勢,專注于改善和開發新的制動鼓材制、提高產品性能、汽車制動系方面的前沿性技術研究,經不懈努力,研發出一種全新的汽車制動鼓產品,顛覆了傳統制動鼓產品及生產工藝,屬國內首創,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與傳統制動鼓相比,成本降低25%左右,使用壽命增加一倍以上,重量減輕20%左右,節省油耗。雙金屬復合一體式制動鼓,在性能設計、材料選用、制造工藝等方面進行了優化設計,是傳統產品的升級、換代品,是實現車身結構輕量化的重要途徑,為引領我市汽車制動鼓行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電商扶貧
主要完成人:曹金照 李強 曹艷
完成單位:隰縣玉露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隰縣玉露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位于隰縣北城新區電商一條街01號。先后研發玉露香梨二維碼追溯系統、玉露香原產地電商平臺網站、微站、電商眾創園、電商體驗園,逐步形成“一碼兩站兩園”電商運營模式。
在我市獨創“一碼兩站兩園”(二維碼、電商平臺網站+微站、電商體驗園+電商眾創園)電商科技模式,利用“互聯網+扶貧”技術,匯集全縣梨農的詳細信息與生產管理等情況,對主打產業玉露香及農產品進行網絡銷售及宣傳,為農特產品走出大山保駕護航,為創業者拓寬了創業創新空間,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貧困戶快速致富開辟了一條新途徑。電商網站、微站覆蓋全縣8個鄉鎮158個行政村,實現了電商精準扶貧全覆蓋無肓區,具有較高的經濟社會價值和引領推廣價值。
“市長創新獎”三等獎
布洛芬微丸緩釋制劑的技術研發
主要完成人:張俊萍 文獻江 李銀芳
完成單位:山西云鵬制藥有限公司
山西云鵬制藥有限公司坐落在臨汾市堯都區東城,1999年改制為股份制制藥企業,主要生產固體制劑(硝苯地平緩釋片Ⅱ、格列齊特緩釋片)、膠囊劑、顆粒劑、膏劑、散劑、合成原料、中藥提取七大劑型。
本著提高病人生活質量、適應藥物劑型發展趨勢,減輕患者的痛苦,布洛芬微丸緩釋膠囊,具有維持平穩有效的血藥濃度、確定恒定的藥物療效、降低與藥物峰濃度相關的副反應、減少藥物的局部刺激、減少每日用藥次數、提高病人的依從性、將藥物對消化道黏膜的局部刺激降低到最低限度、適合小兒及吞咽困難的人服用、藥物釋放是平穩持續,且起效快、藥效強、作用時間長,明顯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了臨床療效,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頂分層破壞區下煤層回采技術研究
主要完成人:張福義 高玉峰 李建珍
完成單位:山西鄉寧焦煤集團毛則渠煤炭有限公司
山西鄉寧焦煤集團毛則渠煤炭有限公司位于鄉寧縣西坡鎮中咀村。2009年經批復為單獨保留礦井,年產能力為90萬噸/年,礦井設計可采儲量2392萬噸。
科技創新促發展,老礦煥發新生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頂分層破壞區下煤層回采技術,解決了綜放回收頂分層煤炭資源與支架選型的關鍵問題,有效地防止下分層綜放開采帶來的水、瓦斯等災害,實現了下分層的安全高效開采,同時頂分層殘留煤柱實現了有效回收,減少煤炭資源的浪費,實現煤炭資源合理回收,延長了礦井的開采年限,具有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和推廣價值,并在多家煤礦推廣應用,充分彰顯了科技創新在“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巨大作用。
QT900-6高性能球鐵曲軸的技術開發
主要完成人:馬解放 李慧生 王晉玲 李文生 李發紅
完成單位:侯馬市東鑫機械鑄造有限公司
侯馬市東鑫機械鑄造有限公司位于侯馬市澮南工業園區內,成立于1995年,是專業從事球墨鑄鐵曲軸制造的股份制生產企業。
面對國際國內汽車生產廠家對曲軸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瞄準日益發達大型運輸行業,緊跟國內外先進技術水平,以新技術研發、新產品開發、新工藝應用為重點,采用先進的制造工藝,實現球鐵曲軸替代鍛鋼曲軸,填補了國內高性能球墨鐵生產用于柴油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空白,使大功率發動機輕量化,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耐磨性和使用壽命,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很高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為企業穩定發展、長期占領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高鐵和電氣化鐵路用銅合金帶產業化
主要完成人:陳清香 趙維賢 張曉敏 王華 王全仁
完成單位:山西春雷銅材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春雷銅材有限責任公司位于翼城縣城北,是一家集科研與生產一體的銅及銅合金板帶高端制造企業。主要生產高精度銅及銅合金產品,主要有高鐵和電氣化鐵路用銅合金帶、電子用高精度框架材料、高精度無氧銅板帶、紫銅板帶及高精度黃銅板帶等。
堅持科技引領、及時捕捉信息,追蹤技術制高點,通過完善銅合金帶的生產工藝技術,運用銅合金熔鑄淺過流、熔體強磁凈化、結晶過程控制等技術,突破微量元素在銅合金熔煉鑄造過程中多項及高精度分切等關鍵技術,提高了鑄錠質量,技術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研制生產的高鐵和電氣化鐵路用銅合金帶,完全可替代進口產品,為我市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換代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為發展我國鐵路網和電氣化鐵路的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食用菌廢菌包循環利用生產生物有機肥
主要完成人:李學功 李亮 王俊蘭 劉二保
完成單位:山西澳坤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澳坤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有機杏鮑菇、有機蘋果、生物有機肥等。擁有2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1項,是山西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山西省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現代農業原則,圍繞資源循環利用,以食用菌菌糠為主要原料,通過添加礦物質原料,采用深度發酵技術,生產含多種有益微生物的有機肥,可增加土地肥力,改變土壤結構,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該生物有機肥不僅解決了菌渣對環境的污染,而且為農業提供綠色肥料,減少化肥的用量,促進了循環經濟和生態經濟的發展,實現了低碳、高效、綠色、環保,為優化農業結構、提高土地使用率、增加農民收入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建筑垃圾及工業尾礦資源化利用
主要完成人:張彥鵬 張真弟
完成單位:臨汾市華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臨汾市華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臨汾市襄汾縣鄧莊鎮令伯村北,是專業從事建筑垃圾及工業尾礦回收與資源化利用、綠色混凝土、裝配式住宅部品、海綿磚、干混砂漿、混凝土添加劑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科技新型現代化企業。
發揮科技優勢,通過技術創新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循環發展為目標,走出了建材產業可持續發展新路,對臨汾市及周邊地區的建筑垃圾和廢舊尾礦進行科學處理、實現有效再利用,為生產綠色混凝土及干混砂漿提供原材料,不僅降低了環境污染、促進了循環經濟發展,而且延伸了上、下游產業鏈,實現了綠色環保循環發展,推動了海綿城市建設,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實現“綠色建材”產業鏈具有推動和示范作用。
鑄造用高純生鐵技術改造
主要完成人:張銳 武會卿 仇曉軍 張戰釗
完成單位:山西建邦集團鑄造有限公司
山西建邦集團鑄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侯馬市北郊大李村,主要銷售鑄造件用球墨鑄鐵。球鐵品牌包括:Q8、Q10、Q12、Q14、Q16、Q18、Z14、Z18、Z22、Z26以及風電類鑄造用高純生鐵等。
面對鑄造行業對鑄造用生鐵的質量越來越嚴格,特別是我國高鐵、風力發電、汽車制造等行業的迅猛發展,對鑄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不斷優化配料結構,反復試驗,不斷修訂冶煉參數,優化工藝技術流程,實行精細化操作,原料使用上利用“精料法”,工藝上利用“低硅冶煉”技術,形成一套生產鑄造用高純生鐵工藝流程,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填補了山西省鑄造行業一項空白,對我市鑄造工藝技術改造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太子灘萬畝鹽堿地綜合治理與改造
主要完成人:張天福 李振河 張帥帥 段偉
完成單位:曲沃縣綠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曲沃縣綠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于曲沃縣太子灘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是一家集生態開發、高效種養、示范推廣、觀光旅游等為一體的省級現代農業示范企業。
面對日益緊缺寶貴的土地資源,對鹽堿地的改良開發利用,是目前國內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資源的有效路徑。如何讓更多鹽堿地變成農民增收致富、農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呢?該企業運用其“一種鹽堿地綜合改良系統及方法”的專利技術,綜合治理改良鹽堿地,具有改良周期短、效果明顯等特點,使廢棄土地資源變廢為寶,實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該企業建設集生態開發、高效種養、觀光旅游、示范推廣于一體的農業生態良性循環體系,使科學技術轉化為經濟成果,帶動了當地農戶快速致富,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馬鈴薯種薯繁育體系建設
主要完成人:胡榮山 何江 董阿梅 閆林瑞
完成單位:蒲縣昕源種業有限公司
蒲縣昕源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蒲縣薛關鎮薛關村。主要經營活動是馬鈴薯種薯生產和農作物常規種子的生產與銷售,品種有克新一號、費烏瑞他、晉薯16、冀張薯8號、黑金剛、紅玫瑰等。
馬鈴薯是蒲縣“一縣一業”的主導產業,由于地理位置、氣候等自然條件的特殊性,所生產的種薯質量可靠、抗病性強、增產明顯。馬鈴薯脫毒苗試管薯的培育研究,解決了馬鈴薯在生產過程中易出現退化并感染病毒、導致品質和產量下降的問題,減少了薯種的生產成本,且體積小,便于攜帶、成活率高。使用脫毒種薯,畝均產量1500公斤—1750公斤,畝產平均增幅60%,連續多年以低于市場價供應薯種,惠及全縣薯農,脫毒良種使用率達到了7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小麥專用有機生物材料包裹型控釋肥及其生產工藝
主要完成人:黨建友 王惠忠 萬超群 裴雪霞
完成單位:臨汾市力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臨汾市力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臨汾市堯都區吳村鎮喬化村,是一家集微生物菌種的培植、生物有機肥、多功能配方肥和高效控釋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創新型企業。
為適應當前綠色農業發展和市場的實際需求,本著變廢為寶、保護環境的原則,助力農業清潔生產,以畜禽糞便和農村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經腐熟菌等有益菌變溫發酵,生產的小麥專用生物有機肥,該產品集控釋、促腐、培肥、促長于一體,施入土壤具有增加土壤有益菌群、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減少化肥的使用量、養分釋放與小麥需肥基本吻合等特點,實現了減施增效和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同步提高,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經濟和社會生態效益明顯。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