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祭祖熱
臨汾新聞網訊 為期4天的“五一”小長假已經落幕,得益于假日期間天氣晴好,尤其是旅游宣傳持續升溫、旅游獎勵政策繼續實施、假日活動豐富多彩,我市旅游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據統計,全市累計接待旅游人數408.26萬人次,同比增長38.1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0360萬元,同比增長34.48%。全市無旅游安全事故發生,旅游市場繁榮、和諧、平安、順暢。
“五一”小長假,我市旅游產品供給豐富,節慶活動精彩紛呈。各級政府和旅游企業在節日期間推出了各種主題文化旅游活動,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助推了臨汾旅游消費的人氣。洪洞大槐樹景區除了日常的大型實景劇《開門迎親》《大槐樹移民情景劇》《鐵鍋記》,互動表演《魔術雜耍》,舞臺表演《家國情懷》,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祭祀演出等外,新推出了“合影留足跡,掃碼送好禮”“到大槐樹旅游,送您云清牛肉”“穿越明朝真人秀”“小丑狂歡,舞動青春,舞王爭霸,民俗變臉”等精彩活動。4天時間,景區共接待游客10.43萬人次,同比增長8.2%;門票收入307.38萬元,同比增長14.91%。
在云丘山景區,主題活動“三百萬年云丘山冰洞探秘有獎一日游”,吸引了過往游客親身體驗、駐足拍照。與此同時,展現光輝紅色歲月、追憶青春芳華的系列活動,包括紅色歌舞演出“知青年代·廣闊天地煉紅心”“兒時游戲·快樂童年”“80記憶·同桌的你”等內容,再加上玻璃橋、滑索、旱地滑雪、空中飛人、蹦極等一批刺激性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統計數據顯示,景區假日期間共接待游客7.9054萬人次,同比增長45.31%;門票收入806.5553萬元,同比增長38.7%。
假日期間,堯廟景區每天上午11點進行“著漢服 循古禮 拜堯帝”活動,游客參與體驗其中,進一步了解了堯文化。每晚8點整,華門光影秀向游客進行免費展演。4天時間,堯廟—華門景區共接待游客1.44萬人次,同比增20.45%;門票收入32.36萬元,同比增長45.67%。仙洞溝景區推出的“洞誓山盟 緣定仙山”活動,包括幸福公主抱、默契問答、情侶頂氣球、情歌情侶唱、敬幸福香、愛情許愿書等,參與這項活動的戀人或夫妻可以免費使用漢服一小時,同時還可以領取婚宴用酒和影D婚紗攝影代金券等豐厚禮品,因此深受歡迎。堯帝陵景區則在假日期間加開了4趟景區直通車,極大地方便了游客前往游覽。
4月28日啟動的第三屆“全域旅游晉都行——曲沃縣六區四園文化旅游系列活動月”,以情景劇、戲曲展演、農產品展銷、旅游文創產品大賽和各種文化活動等向游客展示了全域旅游的無窮魅力,7個鄉鎮分別開展了“詩經故里風雅頌·田園山水憶鄉愁”“大美磨盤嶺·水岸春秋城”“尋三晉之源·游曲村古鎮”“拜謁華夏始祖·傳承紅色精神”“爛漫晉都行·暢游新樂昌”“探訪古驛·尋夢朝陽”“汾隰流云·月色荷塘”等主題活動。
假日期間,堯都古鎮開設了15項暢玩項目,包括堯鄉綜藝秀、空中玻璃棧道、網紅一條街、盜墓迷城、失戀博物館、嬉水樂園水上闖關、水幕電影、古裝穿越、情景劇演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汾西舉辦了“天下第一村·古韻師家溝”為主題的“五一”傳統文化展演活動,游客不僅可以暢游師家大院,領略歷史文化,還可以品嘗汾西美食和土特產品,品味獨特的飲食文化。書畫展覽、國學教育、“拋繡球”選女婿展演等活動則讓游客體驗了地道的民俗文化,在此度過一個愜意的假期。
“旅游+”多元發展,進一步激發了我市旅游市場活力。假日期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面塑”藝人林建榮在華門景區與游客進行了互動,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和購買面塑作品,還可以在指導下親自制作面塑,感受非物質文化的魅力。
4月27日開幕的古縣第十二屆“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節,在假日期間舉辦了“多彩非遺·魅力傳承”——吳橋雜技表演,張家大院皮影戲表演,舞龍舞獅、武術及民俗表演,首屆“牡丹杯”特色美食烹飪大賽、第二屆“牡丹杯”中國象棋公開賽,以及與現場觀眾互動的中式婚禮秀、攝影展、鄉里鄉親大聯歡和戲曲演出,當地用文創化理念推進了旅游項目,滿足了游客需求,提高了景區知名度。
襄汾縣舉辦了第三屆“美麗鄉村·幸福南賈”徒步節。蒲縣蒲劇團在東岳廟進行傳統經典劇目演出,民間藝人說書、鑼鼓、八音會在為景區增添濃郁傳統文化色彩的同時,讓游客盡享朝山樂趣,品味了戲曲魅力,傳承了蒲縣厚德。曲沃晉國博物館在博物館廣場舉辦了“穌鐘傳奇·盛世回響”——晉國大型編鐘樂舞表演,在遺址展廳舉辦了“革故鼎新·大國擔當”——晉國改革史主題展,邀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田建文進行了“晉博講堂——晉與三晉”專題講座。館方同時開展了陶藝DIY、紋飾、銘文拓印等一系列互動體驗性活動,進一步提高了游客參觀體驗滿意度。臨汾博物館自去年開館以來已成為市民、游客假日家庭休閑、學生研學的好場所,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更是日均接待了1.5萬人次參觀學習,4天時間共接待游客5.1375萬人次。
鄉村休閑游和農耕文化體驗成為城市家庭的興趣點。云丘山塔爾坡古村近年來受到游客的熱捧,尤其是今年“五一”期間開展的追憶知青年代煉紅心、八十年代兒時游戲等活動深受歡迎。吉縣“花開吉縣山水游”以屯里牡丹園區、西嶺雙千畝蘋果花、曹井萬畝槐花林、上東篝火晚會為主開展鄉土風情文藝表演。堯都區堯王臺利用農業示范區開展的采摘活動,給市區孩子提供了走進大自然、感受田園風光的機會。襄汾燕村荷花園組織了免費徒手抓魚活動,給游客帶來激情和樂趣。堯帝古居景區推出了“古居農耕游”活動,農具免費試用,并有專人免費指導,游客根據個人需求在農耕種植區內挑選個人試驗田,選取農作物種子播種,栽植完成后可掛牌留念,既可以體驗休閑放松的農耕生活,又學到堯文化知識,深受城市家庭的喜愛。
記者 孫宗林 王曉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