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炫目的光影,穿越久遠時空,勾勒著帝堯古都的滄海桑田;動感的音響,穿透深沉夜色,激蕩著新時代的鏗鏘足音……夜幕下的“天下第一門”——華門,每晚上演的《夢回堯都》光影秀總會吸引許多市民游客駐足。
“夜,從來沒像今年夏天這般熱鬧!”與親友相伴夜游的市民王越不無感慨地說。自6月6日堯帝旅游景區管委會在堯廟——華門景區指定區域規劃設置夜市攤點以來,來此消夏已成為她的不二選擇。欣賞一場美輪美奐的光影秀,抑或在“小吃一條街”大塊朵頤、在網紅橋上激情搖擺……鼎沸的人聲,熙攘的人流,“夜經濟”的熱鬧場面使喜愛“逛吃”的王越深切感受到了城市的活力。
欣欣向榮的“夜經濟”,如此真切地折射著文旅市場的復蘇回暖。然而,王越至今依然記得數月前的情形: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其中尤以文旅業為甚。
的確如此。春節本應是文化旅游活動的旺季,僅就我市而言,節前就已籌劃了12項“兩節”活動,市域內的各類景區景點也大都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節慶項目。但新冠肺炎疫情使這一切化為泡影。1月24日晚(除夕),市文旅局對全市所有A級景區下達了緊急關停通知。此前一晚,全市各級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已全部暫停對外開放;市級及各縣(市、區)和鄉鎮大型聚集類文化活動也全部被叫停。自此,全行業處于停擺狀態,而其中又以旅游業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有數據顯示,1至5月份,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867.8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6.9億元,同比負增長72.25%。
疫情影響并未改變我市“力爭文旅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的堅定信念。這樣的高點定位不僅列入了年初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一三四三”工作思路,隨后也被寫進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為此,我市精準謀劃,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直各部門為成員的文旅融合發展專班,制定了包括文旅品牌創建、重大項目建設、舉辦文旅活動、提升基礎設施、完善政策機制、強化宣傳營銷等六大方面內容的《臨汾市2020年文旅工作六大舉措》,以及《臨汾市2020年文旅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市文旅局進一步以各縣(市、區)為單位,對各項任務進行分解,確保了各項任務清單化、項目化、具體化、責任化和時間節點化。3月23日全市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后,市文旅局又迅即成立了項目建設、宣傳促銷等5個專班,堅持一周一報告、每月一調度,倒逼責任落實,著力提升文旅融合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相對于“六大措施”這樣的頂層設計,頻密的文旅惠民舉措則帶給人們更為直觀的印象?!斑@幾個月以來,文旅部門的動作真的很密集,優惠措施一項接著一項!”6月27日,正在堯廟景區游覽的市民王楠如是說。正如王楠所言,為了降低疫情影響,激活消費潛力,同時為文旅企業紓困,我市數月以來打出了一整套旨在提振市場信心的“組合拳”。早在3月份疫情初顯趨緩跡象時,市文旅局已對原《臨汾市旅游獎勵辦法》進行修訂和完善,制定了《臨汾市旅游差異化獎勵辦法》。新辦法充分釋放旅游獎勵政策紅利,對來臨旅游大巴、旅游專列分淡旺季實行差異化獎勵,并新增了對成功創建5A、4A級景區和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鄉村旅游示范村、省級“黃河人家、長城人家、太行人家”的獎勵。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這一力度空前的舉措意在通過植入、融合相關產業,帶動臨汾旅游全產業鏈發展,促進我市旅游市場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同期,市文旅局還著眼長遠,深度挖掘市域文旅資源,設計推出了“三橫·三縱”精品旅游線路,包括霍永紅色旅游線路、親子考古兩日游、研學三日游、行大運·游臨汾精品三日游、夏養山西·休閑度假太岳五日游、黃河風情游等6條優質線路在內,通過開展旅游大咖采風活動,從而實現以精品線路帶動邊緣景點、帶活新建景觀的目的。
4月底至6月,市文旅局又聯合市直工委、市總工會、市商務局等部門,在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中開展了以“愛家鄉·愛生活·游臨汾——品臨汾歷史文化,賞家鄉風光之美”為主題的“十個一”活動,通過購買一張“臨汾旅游一卡通”,體驗一次自駕游,游覽一個景區,食用一頓餐飯,留宿一晚酒店,帶回一份特產,拍下一段影像,發送一組照片,抒發一句感受,宣傳一下家鄉美“十個一”,為復蘇回暖中的文旅業造聲勢、引客源、促經濟。恰恰是響應這樣的號召,王楠才選擇假日期間與閨蜜一起重游堯廟景區,來“當家鄉美景的宣傳員,為家鄉代言、為家鄉作貢獻?!?/p>
相比“十個一”活動,面向全國游客的“臨汾市文旅惠民消費季”活動聲勢更為浩大。“五一”小長假開始,我市啟動了“慶五一·惠民生·悅生活——臨汾市5000萬元消費禮包大派送”系列活動,其中總計1500萬元的文旅惠民消費券年內分5個階段陸續投放市域內所有收費景區景點和所有酒店,以此力促快速形成消費熱點,釋放消費潛力。早前由同程旅行提供的一份《2020年5月臨汾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4月29日至5月31日游客領取景區消費券并成功入園游玩的訂單為11014張,GMV(網站成交金額)61.6544萬元,核銷景區消費券總額56萬元,拉動消費95萬元;同期游客入住臨汾酒店并離店核銷的間夜量為5102間夜,創造GMV87.9275元,核銷酒店消費券總額42萬元,拉動消費128萬元。文旅惠民消費券的杠桿撬動作用得以凸顯。
文旅惠民舉措密集出臺的同時,是文旅營銷方式的創新。5·19中國旅游日當天,我市以“尋根·鑄魂·悅生活”為主題的2020年臨汾市文旅惠民消費季暨“回家”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在洪洞大槐樹景區正式啟動。頗受業界關注的,除了文旅部門派發的1000張9.9元門票禮包,還有“文旅局長攜手網紅帶您游臨汾”線上直播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市文旅局局長李艾珍化身主播,借助同程集團海量OTA平臺和網紅“野食小哥”1600余萬粉絲的影響力,對全市精品景區、精品線路、非遺項目、文創產品、特色美食、農副產品等作了全方位的宣傳推介。大數據顯示,1小時內在線觀看量達到110.9萬人次,收獲5849條評論、51.9萬個點贊。當天在14個新聞及娛樂直播平臺的現場視頻直播,觀看量總計約165.75萬人次;同步圖片直播的瀏覽量亦達到了5.55萬人次。
正是融入“互聯網+”的一次次試水,有效激活了我市文旅發展的新動能。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我市舉辦了農旅產品網絡銷售常態化啟動暨端午節直播帶游帶貨活動。在此期間,市縣兩級更是將直播間設在了當地知名景區景點,市縣領導與網紅達人把直播帶貨與帶旅游景點、帶文創產品、帶特色農產品結合起來,與群眾假日出行結合起來,使我市特色農旅(文創)產品網絡銷售呈現常態化。據統計,除文旅部門發放了4000張1元、1000張9.9元景區門票大禮包外,三天時間里市級主會場累計銷售749.04萬元,其中直播平臺累計銷售710萬元,市級線上體驗店累計銷售3.36萬元,線下體驗店累計銷售35.68萬元;17個縣(市、區)領導直播帶游帶貨累計銷售金額2836.55萬元。
轉眼間,2020年已然過半。倘若站在年中回看半年來我市文旅發展的歷程,不難發現這是一個化危為機、危中尋機的歷程。作為全市文旅工作的主管部門,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精心謀劃,務實創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文旅產業發展,堅決打贏“雙戰役”,全力推動了臨汾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記者 孫宗林
是危機,更是機遇
陳明
“1—5月全市旅游綜合收入同比負增長72.25%?!边@一數字直觀地展示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市旅游業所帶來的影響。無疑,這是我市旅游業面臨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機。
困難面前,是怨天尤人、裹足不前?還是直面挑戰、化危為機?上半年我市給出的答案顯然是后者。在“力爭文旅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引領下,我市從頂層設計入手、在夯實基礎上發力,六大工作舉措的出臺,各項文旅惠民政策的落地,互聯網+、云平臺的運用,使我市文旅產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寒冬”中顯示出一絲絲綠意,為“后疫情”時代文旅發展積蓄了能量,奠定了基礎。
歷史不止一次地告訴我們,任何一場大難之后,必然是社會和經濟的進步與躍升。變動是后來者的機會,誰抓住就是誰的機會。我市是文旅資源大市,近年來文旅產業發展迅猛,但站在全國層面,離文旅強市還有一定距離。這次疫情給全國文旅產業帶來的沖擊都是一樣的,面臨的考驗也是一樣的。從這種意義上講,疫情帶來的是危機,更是我們趕超的機遇。
抓住機遇,化危為機,需要我們集全市之智、匯全市之力,全力以赴,在文旅融合上做文章,在文旅創新上見真章。要狠下內功,解決景區景點小而散、配套設施服務不高等問題,不斷提升我市文旅產品的品質和層次;要大力融合,推進文旅在機構、場所、業態、產品等領域深度融合,構建文旅互融互促的發展格局;要“雪中送炭”,在政策、資金上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幫助文旅企業和從業人員平穩度過“疫情寒冬”,積攢更多內生動力;要注重創新,細分目標受眾,推出更多差異化、個性化產品,提高消費者的體驗,同時,全力投身互聯網+、新媒體,在文旅產業新業態的道路上闊步前行搶得先機。
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強力推進下,我市文旅產業必將搶抓機遇、迎難而上,迎來生機勃勃的明天!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