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七月驕陽里,侯馬市“趙靜水產調味品商行”新升級的展廳內寬敞、明亮、清涼,顧客穿梭在10個冷藏冰柜間,不時挑選出心儀的商品。
做了25年的水產批發,這個小店已從最初的“賣貨郎”晉升為如今的行業“弄潮兒”,作為必不可少的“陪跑者”,侯馬農商銀行在助推商行發展上不遺余力。
“確定產品后,咱們再電話聯系。”商行負責人趙靜剛剛接待完一位來自臨猗的客商后,向記者回憶起曾經的發家史。
趙靜說,很多侯馬生意人都是跟著家里人做起。“從我們的上一輩就是做小生意,以前都是帶著貨到處跑,后來才有了小門店。我以前是上班族,后來下崗了,然后就跟著家里人做生意。”
侯馬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每天為周邊幾十個縣市的商家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商品,侯馬因此被譽為“千車百貨旱碼頭”。“那個時候的買賣不愁,資金需求都是靠親戚之間借還,基本也是短時間內就周轉過來了,后來慢慢地生意在做大,經營的品類也在增加,1995年成立了商行。”趙靜表示,隨著網絡經濟的沖擊,商行也不斷調整經營理念。
2003年,趙靜不再局限于本地買賣,第一次配備了配送車,客戶群體也因此發生了改變。“我們是最開始做水產生意的人之一,但是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新生事物接受慢,不愿意拿出額外的錢消費,所以也就不能只限于在侯馬賣。有了專業的配送車,我們就去周邊的縣跑客戶。”
經過十余年的積累,隨著生意范圍不斷擴大,趙靜水產調味品商行的配送車數量也在增加,由一到三再到五,這樣的遞增也伴隨著事業的風生水起。“我們2013年和一家知名品牌談總代理,出現了資金缺口,本來想著從親戚朋友那周轉一下,結果不太充足,這時農商銀行主動找到我們,50萬元的貸款讓流動資金再次運轉。”商行會計袁先生告訴記者,自此開始了和農信的不解之緣。
“一直以來侯馬商貿較為發達,作為本地的金融主力軍,我們始終關注著小微企業的發展,及時為他們提供支持,為侯馬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侯馬農商銀行營業部主任孫榮表示,為了當好小微企業的“知心人”,做好調查和回訪很關鍵。
“趙靜從2013年辦理貸款至今,每年貸款到期了就接著辦,現在已經成了我們的優質客戶。”營業部運營主管楊德隆笑著說,經濟的發展讓經營者的觀念有所轉變,信貸的支持成了企業壯大的“陪跑者”,不少生意人因此享受到了這樣的便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今趙靜水產調味品商行已發展成為具有覆蓋晉南十二個縣市的市場網絡和較強市場運作能力的水產調味品專業營銷機構。“為了更好地展示產品,我們在侯馬、臨汾和太原三地設立了產品展示店,在優美的環境里,把更多產品展示出來,給了我們更多的機遇。”趙靜表示,今年6月份增加的49萬元貸款,讓商行的規模再次升級。
在趙靜水產調味品商行的庫房邊,16輛配送車輛組成的車隊整裝待發,準備駛向追夢的路程。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