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霍州霍山年饃食品有限公司的蒸制車間內,一名工人掀開蒸箱門,白色的蒸汽撲面而來,饃的香味也隨著熱氣一起沖進鼻腔,整個車間瞬間彌漫著小麥的芳香。
心系“鄉愁” 創辦企業
“品嘗一下,我們的饃都是‘零添加’,絕對好吃?!蹦闷鹱约耶a品,霍山年饃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巍總有滔滔不絕的話,“相比老辦法蒸饃,我們的蒸制過程采用200攝氏度新型高溫滅菌技術,讓年饃的常溫保質期從3天提升到60天,冷凍保質期從一周提升到3個月,既保證口感正宗,又解決了保存難題。”
霍州年饃早已名聲在外,對于李巍來說,記憶中他的耳畔總有一句俗語“有花饃就有喜事,有喜事就有花饃?!被糁莼x,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即是祥,有著“吉祥”的寓意。
李巍是霍州市李曹鎮范村人,多年的生意打拼讓他收獲滿滿,但他心中總有一個舍不下的“鄉愁”。“霍州年饃好吃,但大多都是小作坊生產,缺乏上規模的企業。我想讓我們的霍州年饃走出霍州,走向全國,讓家鄉的品牌叫得更響亮?!?019年,李巍辦起了霍山年饃食品有限公司,自籌資金加上從霍州聯社李曹信用社的50萬元貸款,他將公司選址定在老家,也就是霍州市水源地的李曹鎮范村。公司的占地面積5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達兩千多平方米,擁有純手工生產線四條。
尊重傳統 大膽創新
在成立公司后短短半年多的時間,生產的產品獲得專家認可,順利獲批國家食品生產許可證,并注冊“霍家人”商標。為了提高品質,必須在花樣上創新,公司特聘花饃藝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朱雪冰來定點指導制作,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將產品分為年饃、花饃和羊羔饃三類,使得年饃不僅僅能抗餓耐飽,而且可以用于結婚壽宴等重要慶典。5月建廠,11月投產,正趕上年根兒,短短兩個月時間銷量暴增。
“最近正在為晉城的客戶趕制8個祝壽花饃,工藝復雜,師傅需要花費近半個月的時間,做好之后對方會直接上門運走。”李巍說,年饃采用霍州當地優質旱地小麥面粉和水源地的深井水以及傳統的天然發酵技術,純手工精制而成。不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還具備了完整的制作體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的霍州年饃聲名遠播,但是要讓這一名產走得更遠,還需要付出更多地努力。
產銷兩旺 帶動增收
“現在訂單紛至沓來,公司發展越來越好,逐漸成為霍州當地的龍頭企業?!崩钗”硎?,最忙的時候需要雇用150多名工人。公司主要招收45歲左右的家庭婦女,先后帶動周邊村百余人就業。
透過可視化的生產車間,可以看到身著無菌服的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在車間內,村民荀玉珍正以“雙手開工”的形式揉面,她從家庭婦女變成了工廠工人,錢袋子鼓了,人也越發的自信。“愛人在外面打工,我常年在家照看孩子,在咱這花饃廠上班后,雖然每天要和近4袋面有點累,但是有錢掙、有奔頭,我還是挺知足的?!?/p>
車間內忙忙碌碌,產品展示區則是花團錦簇。雪白的面和深紅色的棗,將各種美好的祝福寄托于年饃。五彩繽紛、形態各異的生日、壽宴用花饃,憨態可掬、惟妙惟肖的動物年饃……由于其具有藝術感的造型,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該公司的訂單遠銷到海南等地。
小饅頭也能成就大產業。在霍山年饃食品有限公司的帶動下,不僅解決了當地一部分人的勞動就業問題,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霍州人把饃做出了精氣神兒,你揉面,我蒸饃,霍州聯社則發揮金融力量的作用,助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這一傳統的手藝帶到各地,讓更多人感受霍州年饃的魅力。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