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2022年12月30日12時許,忙碌了一上午的出租車司機張師傅把車停在堯都農商行屯里支行營業廳門口,走進大廳迎面和客戶經理張曉霞打招呼:“曉霞,我正要找你。手機銀行打不開了,你快幫我看看。”“好的,張師傅,我馬上給你弄好,不耽誤你跑車。”沒用幾分鐘時間,張曉霞設置好了手機銀行,張師傅高興地告別離開,張曉霞又去為下一個客戶辦理業務……這是張曉霞工作的日常,每天忙碌而充實。
“真誠優質的服務是我的‘法寶’,而勤奮則是這一切的前提。”作為堯都農商行屯里支行的一名客戶經理,張曉霞對工作有著深刻的體會。擔任客戶經理三年來,她始終精心錘煉自己的服務,把“勤奮”作為達標的“利劍”。張師傅就是張曉霞成功服務的一個客戶,使他的出租車事業干得紅紅火火。“我之前常年在外地打工,2021年因為疫情回到村里,決定在本地找活干。后來從別人那聽說有輛出租車要轉讓,便萌生了跑出租車的想法。雖然人家出租車手續齊全很快就能辦好轉讓,但是我這幾年攢的錢不夠,那段時間真是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坐立不安。”張師傅說,他身邊的朋友建議他申請貸款,但是張師傅卻說出自己的顧慮:“我從來沒有貸過款,不知道能不能貸、怎么貸。”
“張師傅,你是我們行授信‘白名單’客戶,可以直接申請辦理。”張曉霞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主動給張師傅打去電話,告知他可以直接申請貸款,并詳細為其介紹“整村授信”、貸款服務和操作流程。根據張曉霞的指導,張師傅很快成功申請到10萬元貸款,他高興地說:“太好了,農商行的支持解決了我的大難題,這下買出租車的錢就不用愁了!”
張曉霞服務過的像張師傅這樣的客戶還有很多,因為辦業務成了知心朋友。截至目前,張曉霞個人營銷存款余額1860萬元,較年初凈增493萬元;貸款余額833.5萬元,較年初凈增221.5萬元,到期貸款收回率與利息收回率均達100%。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成績的背后,是張曉霞一直以來的執著和堅守。“勤聯系是服務的關鍵,尤其是前幾年受疫情影響,更是要勤打電話。我堅持名單制管理,每天至少給10個客戶電話,并根據不同金融需求將客戶精確分類、精準識別、精準服務,一年來我累計電訪超過3000戶。”張曉霞說,每一通電話都體現著她與客戶的魚水深情,都是她為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貢獻的力量。
張曉霞還通過勤下戶開展服務,無數個腳印里全是她對客戶真誠的服務。無論酷暑嚴寒,一有時間,張曉霞就會一頭扎進市場商戶、農家小院、田間地頭,真真切切貼近群眾,了解金融需求。
冬日暖陽里,張曉霞再一次走進附近的馨陽農貿市場內,看見菜農正將蔬菜卸車,張曉霞趕忙過去幫助。“咱這是自己種的菜吧,現在生意怎么樣?”“對,自己家大棚種植的,今年的菜價不錯,市場需求量也大。”“那就好。這是堯都農商銀行存貸款產品的宣傳彩頁,你休息的時候看看,上面有我的電話,有什么需要或者咨詢的,隨時聯系。”……這樣的口口相傳是最好的廣告,不久后,一名聽過她宣傳的蔬菜經銷商便聯系到張曉霞,表示年前資金需求量大,想辦理貸款。她第一時間上門為其開展評級授信,僅一天時間成功發放貸款20萬元。
上門服務是張曉霞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客戶王大姐家的超市是她經常光顧的地方,在這里她向前來購物的村民介紹堯都農商行的產品與服務,小超市儼然成了一個小小的金融需求“信息站”。
在一次次的金融知識普及與產品推介中,張曉霞與群眾打成一片,贏得了大家的信任與支持。“好產品能贏得客戶,好服務才能維系客戶。”張曉霞說,不僅要對有信貸需求的“新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也要時時回訪有過業務往來的“老客戶”,讓自己的客戶群體越來越大,更好地服務好群眾創業致富。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