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襄汾縣新城鎮梁坡村村西頭,一座座大棚整齊有序地排列著,這里是襄汾縣增海廣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棚基地。見到合作社的負責人吉增耀時,他正在大棚內進行水肥一體化作業。“西紅柿還有幾天就能夠采摘了,現在抓緊時間澆灌一遍,要不后期采摘的時候就不方便澆灌了。”吉增耀放下手中的活計說道。
“吉師傅,大棚內種的什么品種?銷售怎么樣?”“都是西紅柿,現在都已經結果了,經過幾年的種植,咱們的西紅柿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非常受歡迎。”前來走訪的襄汾農商行趙曲支行副行長張勇與吉增耀聊起了大棚生產經營的“生意經”。
吉增耀是當地有名的種植大戶,也是重點產業帶頭人。吉增耀以前遠赴非洲從事建筑工作,2017年他回到家鄉休假,看著家鄉的變化很大,就產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于是他辭去工作回到家鄉創業,經過多番考察,他確定了以種植為主的產業。為此,他在村里承包土地,開始平整土地、接引水電、建起大棚,“當時我就想的是在大棚內種植甜瓜,沒想到一下就種出了名氣,周邊一些村民也跟著我種植。現在大棚基地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襄瓜采摘園’,每年甜瓜成熟的季節,很多外地人來我這里進行采摘。”提起自己的大棚種植,吉增耀笑著說。
看著大棚種植勢頭良好,吉增耀便想著成立合作社,想法得到大家的認可后,2020年,成立了襄汾縣增海廣種植專業合作社。隨后,他和社員們籌集起資金總共建立了10座春秋棚、10座暖棚。“我們的大棚主要是種植甜瓜和西紅柿。”吉增耀說,他們對種植要求非常高,大棚內都是自動化裝置,采用的是蜜蜂授粉,生物和物理防控替代農藥,種出來的產品都是純有機、無公害。
“每年前半年,我們種的是甜瓜,到了5月份就進入了成熟期,根本不用做宣傳,就有很多人主動上門采摘。不但有體驗農家樂的游客紛紛前來采摘,還有學校組織的學生在基地內進行研學,根本不愁銷路。”吉增耀說,后半年種植的西紅柿產量也很不錯,畝產量可達五千余公斤,到了成熟期一天可出一千余公斤,每公斤的價格可以賣到4元左右。由于口感酸甜,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人都是提前三天進行預購,雖然比市場上的西紅柿要貴1至2毛錢,但前來購買的顧客依舊絡繹不絕。
走進大棚內,陣陣西紅柿的果香味撲面而來,只見一排排西紅柿苗井然有序,株株西紅柿藤有1米多高,一顆顆青色的西紅柿點綴其間,長勢良好。位于大棚內2米高的位置上,一條黑色的細管從大棚的西邊一直延伸到東邊。“這條細管就是我們水肥一體化的部分設備,再看門口這個控制箱,能夠直接連接到我的手機上,平時需要澆水,我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就可以,非常的方便。”吉增耀說。
說起蔬菜大棚的建設,吉增耀說:“投資真的非常大。”當時為了把大棚的基礎建設一次性做好,吉增耀便想到了趙曲支行,通過申請,順利獲得了25萬元的信貸支持。“多虧了有趙曲支行的支持,讓合作社的種植基地有了堅實的基礎。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合作社的效益越來越好。”吉增耀說。
吉增耀靠著鍥而不舍的韌勁,打造出了襄汾知名的瓜果品牌,同時帶動了周邊50余名村民就業,帶領村民參與種植,共享收獲。如今,吉增耀正與鄉親們一道昂首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記者 劉文軍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