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蔬菜大棚內“春”意盎然,養殖場里牛羊滿圈,合作社里購銷兩旺……初冬時節,行走在曲沃縣里村鎮,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在這喜人場景的背后,離不開曲沃農商行里村支行的傾力支持與辛勤付出。截至目前,該支行累計投放涉農貸款365戶、金額4031.29萬元,以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增磚添瓦。
及時授信支持群眾創業
日前,在里村鎮石灘村村民曹師傅的平菇種植大棚,菇香四溢,沁人心脾。大棚內菌棒整齊排列,菌棒上密密麻麻的平菇正在冒頭生長。“王副行長,你看,剛開始時,我只有1座平菇種植大棚。在咱們支行資金支持下,現在發展到2座大棚,讓我收入大大增加。”看著豐收的喜人場面,曹師傅高興地對上門走訪的里村支行副行長王慧說。
里村支行多年來持續加大金融服務,為群眾送上發展產業資金。2019年時,因平菇市場供不應求,曹師傅產生了擴大種植規模的打算,但資金不足成了他面前的“攔路虎”。在哪里能夠籌集足夠的資金?“找農商行肯定沒有問題。”在曹師傅一籌莫展時,朋友的一句話打開了他的思路。他很快找到里村支行,向客戶經理說明自己的情況,在客戶經理實地調查后,很快為他辦理了15萬元的授信。“農商行的服務就是好,真是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今年是他們支持我的第四個年頭,太感謝他們了。”曹師傅激動地說,“雖然這期間服務我們村的工作人員換了幾撥,但他們為民服務的態度始終沒變。”
作為一家基層支行,里村支行始終以服務好群眾為抓手,增強服務技能,主動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滿意度,打造有責任、有溫度的百姓銀行。
貼心服務贏得百姓信賴
“只有多走訪,才能知道群眾的發展需求。”里村支行客戶經理柳嘯鵬深有感觸地說。他剛調到該支行工作時,經常入村走訪,“閉門羹”也吃了不少,他開始總結分析,很快找到了突破口,“與當地有威望的群眾處理好關系,讓其進行推薦,再加大走訪頻次,肯定能獲得群眾的認可。”用這種方式,柳嘯鵬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
里村鎮文敬村村民胡民利提起柳嘯鵬就對他的服務贊不絕口。有一次,柳嘯鵬到胡民利家開展上門服務,看到其正在喂牛,就主動上前攀談,了解他的需求,兩人很快熟絡了起來,互相留了電話。雖然沒有辦理業務,但給以后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之后,柳嘯鵬只要來到文敬村就會找胡民利聊天,向其介紹農商行金融產品。胡民利遇到不熟悉的金融問題就會給柳嘯鵬打電話咨詢。不久后的一天,柳嘯鵬接到了胡民利申請貸款的電話,隨后,在對其進行詳細調查了解后,很快發放了5萬元的信貸資金。今年牛的市場價格較低,胡民利想抓住這一機遇擴大規模,又在里村支行申請并獲得10萬元的授信,用于買牛。
支農支小是農商行的使命和定位。里村支行堅持走村串戶的工作方法,與群眾交朋友、話發展,走出了一條高效的金融服務之路。“看到越來越多群眾金融需求得到滿足,我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里村支行行長王旭東說,今后該支行會繼續勤走訪、問需求,為群眾提供“面對面、零距離”的金融服務。
聚焦“龍頭”帶動產業興旺
為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里村支行將目光聚焦到了當地的農業合作社上,通過支持專業合作社等為代表的現代化農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動產業興旺、群眾增收。
“里村支行在我們合作社發展的過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提起該支行,曲沃縣果豐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運良說,合作社經營范圍主要包括葡萄種植、銷售、儲存以及農產品的收購、儲藏、銷售,為合作社成員提供了農業生產技術服務和農機服務。2014年,合作社建冷庫時遇到資金困難,他在里村支行獲得了53萬元的信貸資金。
在里村支行的支持下,該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越來越好,實現了集中采摘、分揀加工、冷藏保鮮、統一銷售,打造了集傳統銷售、電子商務、自營連鎖門店、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實現了葡萄效益最大化。合作社經營中經常會遇到資金短缺的難題,里村支行總會及時伸出援手助其渡過難關。“2022年,由于周轉資金不足,我向里村支行提出申請后,他們很快為我辦理了30萬元的授信,滿足了合作社的資金周轉。”合作社成員王曉亮說,“農商行就是我們合作社發展過程中的金融護航者。”
因農而生、因農而興、因農而強,作為地方金融主力軍,里村支行時刻牢記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踐行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的使命,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對群眾應授盡授,以金融之筆描繪鄉村振興的畫卷,擦亮“老百姓身邊的銀行”品牌!
記者 劉文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