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驚蟄已過,洪洞縣龍馬鄉的田間地頭、商貿市場處處都是群眾忙碌的身影,顯示著勃勃的生機與活力。在這紅火場景的背后,有洪洞農商行龍馬支行積極注入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
“零距離”對接
“小楊,你有空來村里一趟,有幾個村民想咨詢貸款。”“好的好的,我等下就過去。”掛掉電話后,龍馬支行客戶經理楊飛飛驅車趕往趙村。剛走進趙村村委會,楊飛飛就被幾位村民圍住,大家七嘴八舌提出問題,楊飛飛則耐心予以解答。
春節假期后一上班,龍馬支行立即組織工作人員組成金融服務隊深入轄區開展入戶走訪。“我們與各村支兩委積極進行對接,選擇趙村為‘示范村’進行創建,在第一時間與村支兩委對接后,商定由村委班子成員、致富能人、黨員、經營大戶等人組成評定小組,與客戶經理配合,全面開展評級授信工作。”龍馬支行行長李陽杏介紹,為了提高工作質效,該支行采用“兩個零距離、兩個面對面”的工作舉措,將村委會作為“定點”辦公室,同時分兩組地毯式入戶登記調查,一邊繪制授信地圖,一邊標記戶數情況,宣講信貸政策,積極開展授信用信和“一攬子”產品推介。截至目前,該支行在趙村調查戶數216戶,共計授信14戶、授信金額352.85萬元。
龍馬支行還積極與鄉黨委、政府和社保、財政、統計等部門對接溝通,獲取當地產業發展和群眾金融需求信息,開發適合當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李陽杏表示,支行正在積極籌辦由全鄉各村委、各部門參加的普惠金融講解會,讓宣傳效果更加深入人心,從而進一步推進整村授信工作。
“面對面”問需
近日,龍馬支行客戶經理董勇走進龍馬鄉西莊村的雪峰飯店時,只見飯店內外裝修一新,生意紅火。店主馬雪峰邊收拾餐桌邊笑著對董勇說:“重新裝修后檔次提升了,許多周邊的群眾首選來我這吃飯,過年后生意一直很火爆。這多虧了你們給我提供貸款支持!”董勇回答道:“支持你是我們的職責,這次來就是看你還有什么新的金融需求。”
38歲的馬雪峰多年來一直在外地從事餐飲行業,三年前回鄉開辦了自己的飯店。在經營中,龍馬支行客戶經理多次與他面對面交流,為他的生意出謀劃策。“我們村有發煤的站臺,來往車輛很多,我的飯店主要是服務來往司機和站臺工人。去年想重新裝修、擴大經營范圍,增加承辦宴席等業務,但資金方面有些緊張。龍馬支行獲悉情況后及時幫我辦理手續,很快給我授信10萬元,隨用隨取很方便。”馬雪峰說。
“對未授信的群眾進行全面摸排,對已經評級授信的群眾進行回訪,全面開展評級授信工作。”副行長侯占鵬介紹,龍馬支行實施服務片區網格化管理,將客戶經理、村委班子成員、聯絡員、村民評定小組全部納入網格,充分發揮人緣、地緣優勢,加大人力投入,實施“面對面”評級授信,按照“無縫對接、一戶不落”的工作要求,全面推進授信工作,真正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主動為有需求的企業和個人提供資金支持,有效解決群眾難題,為“農業興、產業旺”添磚加瓦。
“心貼心”服務
“服務好不好,老百姓最有發言權。如何依托‘整村授信’工作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就需要做好‘量身定制’式的金融服務。”李陽杏表示,龍馬支行對搜集、登記的信息進行整合,詳細分類,繪制目標客戶圖,制定常態化回訪機制。走訪過程中,針對群眾的不同需求及現狀,進行分類、分層維護,建立走訪統計臺賬,以便于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位于東崔堡村的洪洞縣牧玉養殖有限公司,牛羊滿圈,各種現代化的設施讓公司充滿了“科技范”。該公司負責人張海剛感慨地對前來走訪的李陽杏說:“能一步步發展到這樣的規模,離不開龍馬支行的大力支持。”曾經在公司發展的困難階段,龍馬支行及時向張海剛發放了260萬元貸款,助力公司順利渡過危機,發展日益向好。經過這次的交往,龍馬支行一直做好后期跟蹤服務,張海剛也和該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53歲的龍馬鄉塾堡村村民李中平不到半天時間就拿到5萬元貸款,他忍不住感慨:“農商行真是咱老百姓的銀行,知道我著急用錢,迅速辦完手續放款,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
龍馬支行運用普惠金融之“筆”,以精準的“筆法”和剛勁的“力道”,用心用情用功用力,為鄉村振興畫好金融服務“點睛”之作!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