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夏日炎炎,曲沃縣曲村鎮方城村的葡萄園內碩果累累,一串串飽滿的陽光玫瑰垂掛在藤蔓上,翠綠色的果實在陽光下格外誘人。90后王凱凱正拿著平板電腦核對訂單,身后的冷鏈車旁,工人正在碼放分揀包裝好的夏黑葡萄。“多虧了曲沃農商銀行曲村支行的支持,讓我們能大量收購葡萄。”王凱凱笑著說。
王凱凱的葡萄事業,始于父親的幾畝老果園。王凱凱的父親從1998年開始種植紅提,果子品質不差,但銷路卻不穩定。
2010年,在了解到市場行情后,王凱凱提議父親種植夏黑葡萄。然而各項投資讓王凱凱愁上心頭,“主要是資金不足。”于是,他便向當時的曲村信用社打出了求助電話。“我爸以前就得到過信用社的支持,到了這個關鍵時刻,我也想到了他們。”王凱凱說,客戶經理立刻進行入戶走訪,了解到他們的困境后,立刻開啟貸款辦理流程。同時去農產品市場考察,幫著分析行情,最終10萬元“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到賬,父子倆買了輛貨車,開始自己跑周邊縣市的批發市場。
為了保證品質,王凱凱父親每天天不亮就去果園采摘,確保每串葡萄都新鮮飽滿。王凱凱則專注拓銷路,后備廂里總裝著樣品,見超市就進,遇市場就問,銷路漸漸打開。王凱凱發現單純賣自家葡萄規模有限,周邊村鎮還有不少農戶面臨“豐收愁銷路”的難題。于是,王凱凱的“葡萄收購點”就在村口開張了。他們按品質分級定價,父親成了“質檢員”,嚴格按照品質收購,憑著這份較真,他們收的葡萄在市場上打響了名氣,收購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
雖然收購生意潛力巨大,但王凱凱更看重的是如何從源頭把控品質。為了收購到好的果子,他會自己試種受市場歡迎的品種。2015年,王凱凱瞄準了“陽光玫瑰”的市場,于是進行試種,沒想到耐旱、易儲存的多種優點讓這一品種扎根在方城村。“試種成功后,我們把育好的苗銷售給周邊種植戶,并且提供技術指導,帶動周邊種植戶種植,陸續達到了上千畝。”王凱凱表示,技術的把控加上種植面積的增加,為收購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王凱凱又盯上了冷鏈物流。2017年,他計劃建一座500立方米的冷藏庫延長葡萄保鮮期。2020年,隨著“陽光玫瑰”收購量的增加,王凱凱面臨著需要新建儲藏型冷庫,但建設費、收購資金和日常運營等投入又讓他犯了難。曲村支行得知后,立刻為其評估資料,推薦了“經營貸”信貸產品,并很快辦理了30萬元的貸款,還幫著聯系了性價比高的施工隊。“貸款辦理比以前更快捷了,而且銀行的客戶經理比我們還上心,跑了三家建材市場幫我們比價。”王凱凱笑著說,冷藏庫建成后,葡萄保鮮期延長了,能錯峰上市。
在決定投身農業之初,王凱凱就成立了曲沃縣兆豐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從單純的種植,到如今的種銷一條龍,他們把好的品種推薦給種植戶,再把好產品售出好價格,現在他們不僅收紅提,還收周邊的“陽光玫瑰”“夏黑”等品種,年收購量達上百萬斤。
王凱凱的父親如今主要負責協調農戶,哪家的葡萄該摘了,哪家需要技術指導,他都一一記在本子上。“凱凱這娃腦子活,我就幫他守好源頭,讓收上來的葡萄個個都合格。”王凱凱和父親站在冷藏庫前,看著滿載葡萄的冷鏈車駛出廠區大門。從幾畝果園到年銷百萬斤的葡萄收購商,從跑集市到進商超,王凱凱父子的葡萄事業里,始終有曲村支行金融活水的滋養。正如他們常說的:“這銀行就像葡萄架的支柱,撐著咱農民往高處走,結出更甜的果。”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