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堯都區縣底鎮的一片田地里,連翹、黃芩等中藥材長勢良好,這是村民馬鵬的一處中藥材種植基地。短短數年時間,從最初的100畝發展到2000畝、種植區域從家鄉擴展到其他鄉鎮,馬鵬迅速成長為當地的中藥材種植大戶。談起這些成績,馬鵬總會說:“農商銀行是我致富的靠山,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
“雪中送炭”筑夢未來
堯都農商銀行縣底支行副行長梁冬琴腦海里清晰記得:數年前的一個冬日早晨,馬鵬手里攥著一面錦旗,走進縣底支行大廳。當時的他,剛剛在縣底支行支持下種植生地嘗到甜頭,因此特意來感謝農商銀行的“雪中送炭”。
2018年,馬鵬偶然得知市場對生地等藥材需求旺盛,而家鄉的土壤、氣候非常適合種植生地。這個發現讓他找到了致富的好路子。可冷靜下來后,他卻犯了難:沒有種植經驗,沒有啟動資金,也沒有足夠的承包土地。尤其是資金問題,讓他愁得整日唉聲嘆氣。“那時候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眼看著好機會就在眼前,自己卻抓不住,如果放棄了真是太可惜了。”馬鵬回憶起當時的窘境,依然感慨萬千。
就在馬鵬一籌莫展的時候,他聽說農商銀行能給提供資金支持,于是找到了縣底支行。起初他還有些猶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符合貸款條件、該怎么開口申請貸款……好在客戶經理一眼就看出了他的難處,熱情地把他迎進了大廳。馬鵬把自己的想法和困難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客戶經理不僅沒有絲毫不耐煩,反而立刻跟著他去實地考察。經過詳細測算,縣底支行很快就為他發放了8萬元的“藥材貸”。
接力支持開拓前行
拿到貸款的馬鵬在村民手中流轉了100畝土地全身心投入到藥材種植中。他四處拜師學藝,請來種植專家現場指導,自己則整天泡在地里,研究怎么讓藥材長得更好。“那時候他蹲在地里一待就是一下午,曬得黝黑也不在乎,看自己的孩子都沒這么上心過。”馬鵬的媳婦笑著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批生地喜獲豐收,緊接著連翹、黃芩也陸續產出。依靠著良好的品質,馬鵬的藥材銷路十分順暢。
有了縣底支行的支持和第一次創業的成功,馬鵬的膽子越來越大,信心也越來越足,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和種植品種。2022年,馬鵬又有了新的計劃,繼續擴大縣底鎮流轉土地的面積,并且在劉村鎮流轉土地,種植金銀花、黃芪、苦參等藥材,并建設藥材烘干廠。這一次,他面臨的資金需求更大。為支持他的發展,堯都農商銀行小微事業中心參與進來,與縣底支行無縫對接,為馬鵬辦理了98萬元的貸款,并且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務。“馬鵬的產業越做越大,我們的服務也要跟上。”小微事業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在堯都農商銀行的持續助力下,馬鵬的藥材種植面積陸續發展到了2000畝,成了當地名副其實的藥材種植大戶。
產業興旺帶動一方
如今的馬鵬,已經不再是那個為了幾萬元貸款發愁的普通農民。他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廠,招募了周邊的村民來工作,按日結算工資。“這些人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年齡大多在60歲左右,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挺好的。”馬鵬說。
不僅如此,他還成了鄉親們的“創業導師”,經常有村民上門向他討教種植經驗,他總是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得。“農商銀行當初幫助了我,現在我也要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有夢想的鄉親們一起致富。”在馬鵬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藥材種植的行列中來。
從縣底鎮到劉村鎮,從單一種植生地到多種藥材,再到開展深加工,馬鵬的藥材產業越做越大,而堯都農商銀行的金融支持也始終如一。在堯都農商銀行金融活水的滋潤下,越來越多的“馬鵬”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實現致富夢想。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