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戰東是吉縣中垛鄉中垛村一位頗有頭腦的年輕小伙子,30歲出頭的他勤勞好學,辛勤勞作,積極發展規模生態養殖業,探索出“豬-沼-果”生態種養新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2006年他創辦了吉縣天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科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現已形成年出欄生豬1萬頭的養殖規模,成為臨汾市規模較大的生態養殖企業。他創業致富不忘鄉鄰,走“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模式之路,主動積極幫助他人脫貧致富,形成了生態養殖群體,受到當地群眾的交口稱贊。
強戰東高中畢業后,到太原市的一家摩托車經銷部當推銷員,他好學上進,起早貪黑工作,表現非常出色,深得老板的稱贊,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積累資金后2000年他回到家鄉自己搞起了摩托車經銷,由于他頭腦靈活、誠信經營,收獲了他創業后的第一桶金。但強戰東天生是個不甘寂寞的人,在經銷摩托車的同時,他看到了吉縣發展蘋果產業的機遇。他承包了20畝果園,3600畝生態林地,兼職蘋果經紀人,搞起了多種經營。吉縣是聞名全國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吉縣蘋果被評為“中華名果”,蘋果栽培面積達29萬畝,產量17萬噸。強戰東承包的20畝果園也取得了較好的收益。但他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吉縣蘋果品質逐年下降,他多方求教專家,找到了是因為有機肥匱乏的癥結。近年來,由于封山禁牧,全縣牲畜養殖急劇下降,有機肥源匱缺。這一現象在吉縣相當普遍,已制約到蘋果產業的發展。強戰東認識到有機肥在蘋果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而有機肥的供應離不開畜牧業的發展,他尋覓到了商機,萌發了探索生態種養的現代農業模式。
2009年,他多方籌資800萬元,成立了集養殖、果園、生態林開發為一體的生態循環型綜合性養殖企業,探索出了“畜-沼-果(林)”循環經濟模式。公司養殖占地30畝,圈舍面積3000平方米,現存欄能繁母豬達180頭,堅持自繁自養,堅持“品種是基礎、飼管是保證”的原則,以嚴格的管理制度、科學的飼養方式、程序化的防疫消毒,為生豬提供安全有效的生長發育保障。商品豬存欄保持在2000頭以上,年出欄商品豬5000頭以上,年經濟效益達100余萬元,帶動中垛鄉乃至全縣的生態養殖業快步發展。
強戰東致富不忘家鄉人,以自己的養殖場為陣地,將自己的生豬養殖技術和經驗無償傳授給村民,并積極扶助農村困難戶養殖良種瘦肉型豬。在他的帶領下,中垛鄉很多的農戶都開展了生豬養殖業,使該鄉養豬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帶動了附近周邊的村民一齊走上養豬致富的道路。強戰東也因此而被村民一致推選為縣人大代表。對于個別特困戶,不但給他們傳授種養技術,而且還把豬苗賒給他們。中垛村村民強連成,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為了幫助這戶村民,他一方面送去資金和豬苗,一方面手把手地傳授養豬方面的知識,經過2年的努力,這戶村民不但擺脫了貧困,而且還發展了一個小型的養豬場,年產值10多萬元。現在以中垛為中心的生態養殖迅速發展,形成了每戶幾畝蘋果園、幾頭豬、1個沼氣池的“小規模、大群體”的生態種養循環圈。中垛垣現在豬存欄量超過12000頭、新建沼氣池600余個,蘋果品質也大幅提升。
強戰東十分關注政策走向。中央1號文件和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他反復研讀。國家、省市縣對農業特別是對生態農業的扶持鼓勵措施令他大受鼓舞。去年,他又籌資1800余萬元,對養殖場進行擴建,新增豬舍8000余平方米,引進杜洛克等優良品種,建立牧草基地3000畝,建起了施設齊全、工藝先進的現代養殖企業。在規劃中,他特別設計了建設100余立方米的大型沼氣池,產生的沼氣不但滿足企業使用外,還能為100余戶村民提供清潔能源。目前,企業改擴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一個現代化、生態化、產業化的生態養殖企業正在成為牽動農民致富的強大引擎。(通訊員 王彥章)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