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她進入市傳染病醫院工作,成為一名護士,經過多年的努力,她從一名普通的護士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護士長。就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她卻面臨著轉院分配,而且要從神經外科的普通護士做起,那一年她30歲。有人勸她:“換個科室吧,神外的護理可不輕松!”她說:“再辛苦也不會比臨紡的紡織女工一個夜班走8個小時累!”
她就是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葉海棠,管理三個病區的護理工作。在她的帶領下,神經外科的護理團隊兩次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多次獲得“優質服務護理病區”等榮譽稱號。
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共有3個病區,62名護士。翻身叩背、口腔護理、尿道口護理、留置胃管、吸痰、輸液、宣教……神經外科特殊的工作性質使護士們面對著更繁重的工作壓力,患者情緒不穩定、護理難度大、液體量大……許多時候還要面對不被患者家屬理解的尷尬處境,在這里工作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素質,更需要一顆能夠理解和包容的心。
誰跑了我們也不能跑!
在神經外科,患者由于顱內壓增高引發的噴射式嘔吐,常常會濺在醫護人員的身上甚至臉上,嘔吐物散發的腥臭,家屬有時也會捂著鼻子“敬而遠之”。“誰跑了我們也不能跑!”這時的葉海棠常常會協助病人呈側臥姿,防止嘔吐物堵塞呼吸道……“有時一個夜班接三四個新病人,忙一晚上也是常有的事,回到家后腿腳都是腫的,長年下來習慣了也就不覺得了……”
由于神經外科的患者住院時間較長,長期受病痛折磨加上經濟負擔重,很容易有負面情緒?!斑@個時候他們可能會急躁,會對我們發脾氣,我們都能理解。”葉海棠解釋說醫院有明確規定,對與患者及家屬發生口角的行為“零容忍”,護士們一般都會耐心傾聽家屬的訴求和意見,然后再耐心講解。
為了使患者能夠更好地休息和康復,新醫院開診后,開展了一陪一護制度,但是很多家屬因為擔心,總是扎堆守在病房里?!皳Q位思考就能理解家屬的心情,站在門外直接呵斥不僅不近人情,也容易讓家屬產生抵觸情緒。如果能先問問患者的恢復情況,比如體溫如何、休息的好不好、有沒有哪里不舒服,你先盡心盡責了,再委婉地跟家屬溝通陪護制度,他們自然會配合……”對大家普遍反映不好溝通的家屬,葉海棠也總有她的一套大道理:“家屬也不是來醫院添堵的,如果你覺得患者或者家屬有情緒、不配合,那一定是因為我們的服務還不到位!”
“嚴師”+長輩” 打造優質護理團隊
神經外科是各項操作最集中的地方,很多小護士剛開始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工作強度。
“新來的護士工作經驗少,面對突發情況無法獨立處理,必須要年長一點的護士手把手地教?!庇浾邅淼结t院時,葉海棠正在監考新來的小護士們進行操作?!吧习鄷r間工作量比較大,基本沒有時間帶她們,一般都是下班后集中培訓、集中測試,回到家經常已經過了飯點了。”
在神經外科工作了10余年的護士張卜蓮對記者說,“葉護士長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把患者當成你的家人、朋友,你的心情和你的態度就有了?!痹谌~海棠的言傳身教下,神外的護士們真真正正把優質護理落到了實處。
提起葉海棠,1992年出生的“小”護士王文玫說:“葉護士長就是神經外科的‘大管家’,三個病區都要事無巨細地照顧到。除了管理病區和患者外,還要時時處處操我們的心,所以,我們都努力以她為榜樣,想盡量讓她少操心?!?/span>
患者的康復是我最大心愿
在葉海棠心里一直有一件記憶猶新的事情,當時她還在老院區,一個小伙子騎摩托出了意外,送來神經外科時還處于昏迷狀態。在醫院住了40多天,醒來之后情緒一度不穩定,情緒煩躁,成天鬧騰,出院后神經外科護士全員一直很惦記他,擔心他回家后的康復程度。一段兒時間以后,小伙子來醫院復查時,來到護理站向護士們表示感謝,看到他出現時已完全康復的狀態,護士們有的發出了尖叫,有的興奮地奔走相告,歡欣喜悅的場面持續了很久。
看著小伙子和護士們有說有笑的場景,葉海棠深受感染?!盎颊呓邮苤委煏r,我們精心護理;患者出院時,我們仍然惦記;患者康復了,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成就感。說實話,那個小伙子康復以后來看我們時的笑臉,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我們的動力來源?!?/span>
患者南麗梅在神外三病區(老院區8樓)住院已經一年半之久了,從生命垂危到已經有了基本的意識,這個過程比想象中還要難熬。南麗梅的愛人劉成新回憶說,“我愛人有一次呼吸驟停,鮮血從切開的氣管中不停地往出冒,我自己嚇得都不敢在跟前站。護士們從上午7點守到下午3點,硬硬地把我愛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眲⒋蟾缜榫w激動地說。面對稱贊,葉護士長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說實話,從事護理行業這么多年,不管多苦多累,看見患者一個個好起來就有了堅持的動力,就會覺得中間所有的委屈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記者 段碧蓉 安月琦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