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福在寫隸書
臨汾新聞網訊 衛東福不是書法名家,但老百姓喜歡他的字,因為他編寫的對聯貼近百姓生活,撰寫的隸書書法美觀易識,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為人忠實厚道,在洪洞縣明姜鎮一帶被百姓喻為“草根書法家”。
65歲的衛東福,是洪洞縣大槐樹鎮辛堡村人。現為洪洞縣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明姜鎮書畫研究會會長、中國老年書法家研究會員,書法作品以隸書見長,并在國內各類大賽中獲獎。近年來,他先后策劃舉辦過地方性個人書法展,并為當地機關、百姓書寫對聯不計其數,有“草根書法家”“愛心書法家”“對聯書法家”“接地氣書法家”等口碑。明姜鎮地屬丘陵山區地帶,村民居住較為分散,交通也相對閉塞,凡是鎮上村民,只要家中有紅白喜事,都要去找衛東福寫對聯,他在鎮上經營的一家書法門市部成了方圓村民常來常往的地方。一些文化素養較高的村民,對對聯的書寫要求會更高一些,這也給衛東福帶來一定的壓力,有村民調侃地說:“沒有好人寫就怕有好人看。”而對于一些不識字的農民朋友,衛東福要求自己把握好對聯的內容要通俗易懂。衛東福認為,隸書之所以被老百姓認可,是因為隸書講究一破三折,秀美厚重,不管是筆法或內容出現瑕疵,老百姓一看就懂,隸書最大眾化、平民化易被接受,這也是他選擇用隸書服務老百姓的主要原因。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衛東福一副對聯平時只賣兩三塊錢,僅僅是一張紙的成本價,如果遇到一些村民沒有零錢給的話,衛東福干脆不收錢就讓把對聯拿走。也有人看他辛苦,想多給點筆墨費,但他總是說:“咱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目的又不是掙錢。”
有一年除夕晚上,一個年輕人急匆匆地敲開了衛東福的家門,懇求地說:“衛老師,我們全家剛從北京打工回來,家里還沒有貼對聯,街上也沒賣的了,不管多少錢您趕緊給我寫副吧!”衛東福此時絲毫沒有猶豫,拿起筆認真地給年輕人寫了一副對聯,并且還是往常的價格“兩元錢。”當年輕人硬是塞給衛東福100元錢時,衛東福堅決地將留給孫子的壓歲錢抽出98元找給人家,年輕人在歡喜和感激中回家過年去了,而衛東福卻因半夜起來寫對聯受了涼,不得不在感冒中度過春節了。
在洪洞這塊沃土上,衛東福用筆墨真情服務于老百姓,他對老百姓的這份鄉情被傳為佳話,用真誠書寫了一位“草根書法家”的無私情懷。 (范韶華)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