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熱愛書寫傳奇
——記建行臨汾分行票據中心主任戴玉紅
臨汾新聞網訊 當我們對身旁每一個優秀團隊悄然崛起一枝獨秀的精彩故事報以心悅誠服的掌聲之際,最容易忽略代過的,往往就是核心個體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誠然,中國建設銀行臨汾分行票據中心(下簡稱分行票據中心)自誕生之日起,就命中注定不是泛泛之輩。4載砥礪逾越,4載櫛風沐雨。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分行票據中心在建行臨汾分行的歷史上書寫刷新著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奇跡。
起步伊始區區20個億的累貼量,3年來迸發出如核裂變聚變效應一般的驚人爆發力——現如今高達1234億元的驚人規模體量;連續3年,各項主要指標均在全省系統和當地同業排名第一;去年買入返售轉貼現業務量更是在全國系統獨占鰲頭,坐穩頭把交椅……
風雨彩虹,鏗鏘玫瑰。奇跡的誕生,輝煌的鑄就,與幕后運籌帷幄卻又鮮人知曉的“領航員”——建行臨汾分行票據中心主任戴玉紅實則攸關始末,密不可分。
掐指一算,今年已是戴玉紅走上建行臨汾分行票據崗位的第13個年頭,絕對無愧于行業“元老”之稱。自參加工作以來,她沒有要求休過一天假,委實不易。
原因無二,只因為戴玉紅對票據這一“相濡以沫”如影隨形的“陣地”愛得深沉、愛得濃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之類的辭藻或許都無法匹配那份早已扎根內心的執著熱愛。
頭一單審慎無誤
做成第一筆買入返售轉貼現業務的點點滴滴每個細節,雖已時隔3年有余,戴玉紅依然記憶猶新印象深刻。2012年3月,與交易對手興業銀行石家莊分行達成合作意向后,戴玉紅令旗一揮,攜手下兩位得力干將驅車趕赴近千里之遙的石家莊。待抵達石家莊后早已是皓月當空華燈初上,戴玉紅隨便扒拉了幾口,便返回酒店為第二天的“關鍵一役”繼續張羅準備。
因為之前的溝通和準備非常到位,次日的驗票環節順風順水早早完成。不過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面。畢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談成這么大一單交易,踏上歸程的戴玉紅不敢有絲毫麻痹大意。那件載有價值兩億票據的牛皮公文包,從上車伊始就須臾不曾離開過她的“懷抱”。“一路上根本不敢撒手,就是在服務區吃飯時我也是包不離手,生怕稍有差池”。直至下午回到臨汾將票據入庫完畢,戴玉紅心底一顆懸而未決的大石頭才算真正落地。
待下屬勝似親人
去年3月,MH370客機失聯事件持續發酵。分行票據中心王峰、邢崢二位常年飛來飛去的客戶經理,無疑最能體會“規避風險”與“義無反顧”間的抉擇之痛。
馬航事件浮出水面之際,恰逢票據中心業務漸有起色迎來轉機的關鍵節點,兩人的出行安排更加頻繁緊湊,甚至達到“一周四飛”的高頻輸出。說實在的,此時此刻就連戴玉紅也頗感糾結——眼瞅轉貼現業務漸入佳境,但搭乘飛機跑業務無疑更需一種勇者無畏一往無前的執著與堅持。
3月10日,太原飛上海的一個航班因天氣緣故被迫推遲起飛近一個小時。按照正點時間推算飛機本應抵滬,這邊毫不知情的戴玉紅幾乎已將電話打爆,就是跟王峰聯系不上。心焦火燎的戴玉紅無可奈何,最終只能撥通航空公司的客服電話。電話那頭,客服一句航班因故推遲的答復傳來,戴玉紅悸悸不安的心此時才如釋重負,緊繃神經隨之松弛下來。
在票據中心工作,加班可謂家常便飯。既是領導,更像大姐的戴玉紅十分體恤手下兄弟姐妹的各種辛苦,每次都自己買單叫快餐外賣。在營養補給的同時,又大大提振了士氣。
將創新融入血液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IT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惟有保持一顆“奔騰”的心,才能跟上時代的前行腳步和飛轉節奏。曾經,信貸規模調控幻化成制約建行臨汾分行貼現業務做大做強的“瓶頸”,戴玉紅眼看辛苦營銷的票據流入他手,即將到手的利息收入裝進他行腰包,又郁悶又痛心。
求師問路,曲徑通幽。戴玉紅專程造訪堯都農商行,“票據周轉盤活規模”的“殺手锏”讓她豁然開朗恍然大悟。然而沒有轉貼牌照,一切都無從談起。戴玉紅首先向省分行領導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并得到了省分行的大力支持。由于轉貼現資格需要總行審批,她又同省分行領導一起連夜打報告上北京。前后歷經與總行的數次溝通,終于在2011年11月,順利拿下轉貼現牌照,戴玉紅的轉貼之旅正式開啟。
轉貼現平臺不但為建行臨汾分行解決好瓶頸騰挪出規模,同時還引領全省其他兄弟行改變了經營模式加快票據周轉,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從此全省建行票據貼現業務步入了良性的可持續發展軌道。
隨著票據業務量的大幅激增,耗時長、效率低的單筆放款越來越不合時宜。“探索新的放款方式,為擴大業務量奠定基礎。”戴玉紅的語氣沒有商量余地。票據中心不斷跟省分行、項目組及同系統的兄弟行進行溝通,并不斷進行CBD系統試驗,尋找各種可以實現“批量放款”的辦法。歷經一周時間,經過反復嘗試,遭遇無數失敗,2013年1月16日,臨汾分行票據中心研發實現省建行系統的第一次批量放款。當天就買入32筆轉貼現業務,耗時僅6分鐘,省出了90分鐘的大把時間!批量放款操作研發成功,攻克放款耗時的技術壁壘,實現“來者不拒”初心的戴玉紅信心更足了。
善調度跑贏時間
“省里信貸規模超了,務必壓一個億的規模……”2013年6月28日,省建行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徹底打亂了戴玉紅的通盤計劃。是時距月末結賬只有一天,各行早已卡住規模不再收票。經多方聯系,戴玉紅終于與沈陽一家銀行取得聯系,對方答應收票,但務必29日上午起息。
時針指向28日中午12時,離最終交易日只剩不足12個鐘頭。然而還要先去晉中建行拿票再趕往沈陽,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戴玉紅馬上派人驅車趕往晉中取票。始料未及的是,太原飛往沈陽的機票已經售罄。怎么辦?從北京飛!關鍵時刻,時機稍縱即逝,不容片刻遲緩。天降大雨,任保江和李春領命連夜趕往北京機場,乘坐29日早晨的航班順利抵達沈陽。當日上午11時,他們順利完成1個億的交易,信貸規模得以釋放,省建行指派的特殊使命圓滿完成。之所以能化不可能為可能,與戴玉紅知人善任、靈活應變的嫻熟調度水平是分不開的。
大數據為我所用
如何方能進一步做大做強買入返售業務?戴玉紅深感亟須向交易對手汲取營養。在做業務時,她要求大家主動和對手套近乎,幫著整理、復印資料等贏得好感,在交易對手那里多看、多聽、多學、多聊天,回來之后再學習、再消化。就這么一點一滴,對手的制度規定,業務怎么做,產品怎么組合,怎么和交易對手談判,他們的客戶群分布等,漸漸地,這些“大數據”戴玉紅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爛熟于心。
懷揣“多個交易對手多條路”的思路,戴玉紅囑咐大家在做業務時有意識地跟不同的金融機構交易,這樣在學習上一來可以博采眾長,二來在業務上又有了更多選擇余地。兩年下來,分行票據中心的交易對手已達到56家,業務覆蓋23個省市。
為順應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大勢所趨,去年起建行總行引入買入返售額度競價機制。競價對戴玉紅而言,是機會更是挑戰。為競得更多資金規模,戴玉紅身先士卒,廣泛聯系交易對手多方詢價,對得到的“大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同時結合資金市場、票據市場及價格走勢,匡算預判出比較可行的價格區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一年,中心累計競價辦理549億元,業務量躍居全國建行首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戴玉紅又打了一個漂亮仗——中心成功辦理全國第一筆電票買入返售業務后10天內,又接連辦理了4筆45.5億元的電票返售業務,在全國樹立起建行臨汾分行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典型形象。
記者 王小庚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