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種子是一切綠色生命之源,是不可替代的農業生產資料。趙玉山自從踏上工作崗位,就把自己當做一粒種子,深深植入農村的這片沃土。
1980年9月,趙玉山進入我市農業種子管理站工作,現任市農業種子管理站副站長、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30多年來,趙玉山一直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從事種子試驗、繁育、推廣、管理等專業工作。制定實施全市種子發展規劃,主持全市農作物品種試驗工作,大力推廣優質、高產、高效品種。
區試工作是新品種轉變為生產力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基礎工作,趙玉山主持我市主要農作物品種區試工作以來,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試點區域進行技術指導。九十年代初,趙玉山曾代省品審委負責南部薄旱地、中水肥小麥區試項目,他克服交通不便、路況不熟、試點復雜等困難,從選點到播種,從田間設計到品種考察,趙玉山風里來雨里去,對每個試點、每個品種都心中有數。他堅持在播前、返青期、抽穗期深入試點考察品種,篩選出在小麥生產上應用時間較長的臨汾50744、臨汾51379等品種。這次區試工作徹底改變了我市試點散而不穩的局面,為我市農業生產發展篩選出一大批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其中小麥品種16個、玉米品種20個、大豆品種5個、油葵品種6個、谷子品種3個。
眾所周知,品種更新更換是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的有效途徑。在實施全市第5-7次品種更新更換工作中,趙玉山率先在全省提出“小基地、大供種”“三三制輪換供種”“實行綠箱補貼政策”“一年兩次審定”等新的推廣模式,加快了品種更新更換速度。
作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趙玉山深感科學推廣優種責任重大,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考察每個品種生長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制定出適宜我市的品種區劃種植意見。圍繞我市科技創新工作,引進、試驗、篩選了一批優質小麥品種,每年推薦優質品種推廣面積上百萬畝。近年來,他通過與有關單位協作推廣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有臨優145、晉豆36、晉單34、晉麥47、晉單63、中麥175等品種,增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8.85億元。
糧食豐產,良種是關鍵。在做好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工作的同時,針對當地農業生產存在的問題,趙玉山經常深入一線,與有關科研單位合作選育優良品種。
癡心育種三十多年的趙玉山收獲頗豐:選育了早熟、抗病的晉豆36,在我市及周邊地市大豆產區大面積推廣種植;2009年-2011年晉豆36號選育推廣項目列入我市星火計劃項目,3年時間使農民應用優種增收10584萬元;協作小麥專家進行田間雜交工作,選育了小麥品種臨協98-1、臨優145、晉麥78號等品種,并通過省級審定;協作有關單位通過品比試驗、抗病鑒定,選育了玉米新品種君實6615和金玉18號,合作選育了臨高油1號、臨玉2號、臨單15號、豐達1號等品種,均通過省級審定;與相關人員合作,從安澤農家大豆品種中選出臨豆1號新品種,通過省級認定;參加選育晉大麥(啤)2號、紫蘇品種、晉芝8號,均通過省級審(認)定。
多年來,趙玉山扎扎實實從事育種工作,創造性地推廣農作物優良品種,為我市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做出突出貢獻,先后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省科技廳“12396”科技信息服務專家團專家,省科協頒發的“金牛獎”特等獎、“科技奉獻”一等獎、省農業廳授予“種子先進工作者”和“百好個人”稱號,市委、市政府授予“優秀專業人才”稱號、市委農工辦授予“農業專家”突出貢獻獎、市委授予市委聯系高級專家等20多個獎項。趙玉山于2002年起擔任我省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委員,2006年被聘為首屆臨汾市委聯系高級專家,2008年獲國家農業部、人社部通過的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任職資格,2015年被聘為第二屆臨汾市委聯系高級專家。根據從事品種試驗工作多年的實踐,趙玉山出版專著3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89篇,獲優秀學術論文獎24篇,連續12年考核為優秀。
榮譽的背后是腳踏實地的默默堅守和不懈努力,三十多年過去了,趙玉山依然奮戰在農業生產第一線。每年農作物生長期間,他都會深入有關縣試驗點,向農民傳授試驗設計、田間觀察、病蟲害識別等知識,風雨無阻,用一腔熱血澆灌著這片他摯愛的土地。
記者 荀丹薇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