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也許是一個非??斩吹脑掝},而鄉寧縣管頭鎮花家山村的王智民,結蜂緣,研蜂經,逐蜂夢,癡迷于中蜂養殖,走出了一條中蜂養殖的獨特之路。2011年他成立了鄉寧縣智民中蜂養殖產業協會,2016年1月,注冊成立鄉寧縣圣醞蜜坊蜂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雙層蜂箱”創新了傳統中蜂養殖技術,“防盜防敵害蜂巢門”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智民中蜂養殖協會被中國科協、財政部授予“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
筆者深入高天山系大山深處,走近王智民,走近圣醞蜜坊蜂業有限公司,感受清香芬芳的中蜂世界,傾聽中蜂人的“創業緣份”、“創業故事”、“創業夢想”。
結蜂緣 兩次走上養蜂路
中蜂喜臨門,再結養蜂緣。2008年春天,一大早,王智民“開門見喜”,門前樹上的兩個黑圪塔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眼球,憑著以前養蜂的經驗,王智民斷定這是兩窩土蜂,走近一看,果不其然,他內心欣喜,把這一消息忙回房告知了家人,心想自己與蜂太有緣了,這也許是上天賜給自己的一條致富路。他拿出以前養蜂的舊箱子,把兩窩蜂收回來,重操舊業,再次開啟了中蜂養殖之路。
說起養蜂,王智民談到第一次養蜂的經歷。他說:“十余年前我也養過中蜂,也就是俗稱的土蜂??稍趺匆拆B不成功,要么死,要么逃走,要么生病。想了許多辦法,請教了很多專家,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得已只好放棄?!钡谝淮勿B蜂的失敗,曾引起了他深深的反思,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雖然不養蜂了,但他喜歡土蜂,閑暇翻看了不少養蜂的書籍,常常與周圍養蜂人交流探討養蜂技術。
哪兒跌倒,就要從哪里爬起,樸實無華、不服輸的王智民與蜂這次結緣,使他再次走上了養蜂路,決心要把小土蜂養成大產業。距家不遠的高天山系深處的馬頭山,空氣清新,野花繁多,蜂蝶飛舞,是釀造百花蜜的圣地,他選擇這里作為基地,開啟了養蜂創業。
研蜂經 成了養蜂“土專家”
再次踏上養蜂路,王智民如癡如迷,與蜂朝夕相伴,掌握中蜂的生活習性,一心撲在養蜂上,周圍的昌寧、雙鶴等養蜂戶他基本都跑了個遍,各地中蜂養殖基地也去過不少,通過內外兼修,他日漸精通了中蜂的養殖技術。
王智民是個能人,早年干過木工。傳統的中蜂養殖單層箱,每箱只能裝五六個蜂脾,每年產量平均10公斤左右。他潛心研究,在蜂箱上做文章,不斷試驗設計,將“單層箱”改造成了“雙層箱”,一箱可提升到18個蜂脾,產量成倍增長。改造后搖上繼箱的蜜,不會打擾下邊主箱的子脾蜂王和工作蜂,增加了蜜蜂的繁殖能力。臨近的雙鶴鄉一個老蜂農,聽王智民說:一箱可分18個蜂脾,認為不可思議,就慕名來訪,參觀后非常佩服。雙層蜂箱采用的是南方杉木,氣味非常吸引中蜂,養蜂幾年來,再也沒有出現蜂群集體出逃的現象。
養殖中,王智民發現其他蜂種或者小老鼠時常從蜂巢門進入蜂箱,破壞蜂巢、傷害蜂群,這一問題困擾著他。他采取多種方式,不斷嘗試,最終成功地研發了防盜防敵害蜂巢門,這一技術,徹底攻克了養蜂敵害難題,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證書,這更加鼓舞了他科學養蜂的信心和底氣。
一時間,王智民出了名,成為了方圓幾十里的養蜂土專家。他想把獨到的技術傳授給更多人。2011年,王智民倡導成立了智民中蜂養殖產業協會,吸納蜂農入會,定期給蜂農做技術培訓,并不定時地到養蜂戶現場指導,先后培育了馬泉、蒿地溝、石窯、神角四個中蜂養殖基地,養殖達300余箱。改良了下善村、灣里兩戶40余箱土蜂。雙層蜂箱實驗成果后,他及時向養殖戶推廣,僅此一項,每戶一年可增收10余萬元。
傾聽著王智民蜂群分家、共御外敵、辛苦勞作等娓娓動聽的養蜂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蜂生活的奧妙,也領略了王智民養蜂文化。
逐蜂夢:做大中蜂養殖產業
圣醞蜜坊所產的中蜂蜜采集百花之蜜源,蜜色深黃、味道甜潤,余味清香,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王智民誠信做人做事,他說:自己的蜂蜜不摻半點假,成熟度高,易結晶,不加熱熬制,堪稱“蜜之珍品”。
但如何把這一產業做好做大,光憑技術還不行,管理、市場營銷是短板。此時,王智民想到了自己的兒子王青坪,王智民動員兒子聯手致力于這一事業,自己負責養殖技術,兒子負責公司管理、銷售。在王智民的鼓舞下,兒子王青坪決心成就父親的事業,購置了自動罐裝機、封口機,正式注冊了“圣醞坊”商標,設計定型了產品的內外包裝,系列產品已推向市場。“父子連心,其利斷金”,王青坪思維超前,將產品搭上了互聯網銷售的“快車”,并建立了微信平臺,展示基地生態,傳播中蜂文化,宣傳企業精神,著力打響“圣醞坊”中蜂蜜品牌。
每天王智民都把養蜂的點滴積累,記在本子上,他想寫一本《中蜂養殖實用技術》書籍,促進中蜂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王智民還有更多的想法,他想通過招商引資,建立起蜂產品研發、生產加工、銷售、蜂具加工為一體的中蜂養殖產業,把這一產業做好做大,更好地服務更多的養蜂戶,帶動更多的人脫貧致富。用王智民的話說:“他要扎扎實實,一步一步來,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完成這一心愿。”(張金安 杜文勇)
小蜜蜂成就大事業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改善,人們對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標準越來越高、對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蜂蜜這一純天然的滋補上品自然有著其廣闊的發展前景。瞄準這一商機,王智民根據縣、鄉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養殖,依托自然資源優勢,組織成立了鄉寧縣智民中蜂養殖產業協會,吸納蜂農入會,定期給蜂農做技術培訓,把獨到的技術傳授給更多人。協會在成立之初就提出“科學養殖、精心管理、瞄準市場、打出品牌”的發展理念,力爭用2年至3年的時間,把中蜂養殖工作做到集約化、規?;⑿б婊?、品牌化,使天然、營養、健康、綠色的蜂蜜走出大山、走向市場。
本版主持人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