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中都有桿秤”
——記市行政審批大廳發改窗口星級服務標兵王慶梅
臨汾新聞網訊 市行政審批大廳發改委窗口是最早進駐市行政審批大廳的單位之一,承擔著固定資產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等職責。2004年5月,王慶梅因勤奮上進、業務精湛、樂于奉獻被安排到發改窗口工作。十多年來,她始終能夠做到耐心接待、微笑服務、禮貌待人,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勤勤懇懇的工作作風為發改委窗口贏得了廣泛贊譽。
發改委作為綜合性的職能部門,工作涉及面廣,接觸的部門多,特別是近年來,市發改委全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工作,將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核準、備案職能集中到審批科,所有審批業務從受理到辦結,全部都要集中在審批大廳完成。“真是忙得頭都抬不起來。每天除了現場業務外,還會接到許多咨詢電話,說話太多了,嗓子經常是啞的。”王慶梅如是說。
2016年1月,分布式光伏發電備案權限從省里下放到了市里,同年12月,備案權限又下放到了縣(市、區)。在此過程中,因業務對接不暢,也給一些辦事群眾帶來了不便。“入網電價一般以批文年度為節點,為了不影響企業或農民的收益,我們會盡可能地不跨年度審批。”2016年12月的一天,安澤縣一位村民打電話咨詢光伏發電備案事宜,言語中透著焦急和迷茫。“我對他說,‘你先不用來臨汾,我通過電話或微信給你指導著辦,實在不行你再來。’”幾經周折,事情終于辦妥了。今年元旦,王慶梅的微信里來了一條消息:“慶梅姐,我們村正在并網呢,這里也有您的一份功勞!謝謝您耐心細致的服務!祝您元旦快樂。”看到信息后,王慶梅心里感覺暖烘烘的,她說:“我是一個極易被感動的人,一句‘謝謝’足以讓我忘掉一路跟蹤服務的辛苦。”像這樣貼心服務的事例在王慶梅的工作中不知道還有多少。“我不想讓群眾跑冤枉路,尤其是縣里的,來一趟不容易,既耽擱時間又浪費錢財。作為一線服務者,我們必須多為群眾著想,才不會辜負群眾的信任,百姓心中都有桿秤啊。”
日常工作中,王慶梅對自己要求十分苛刻,她坦言:“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有時候,同事們會說,和你一起干工作比較累,太較真了。”有一次,某審批事項手續辦妥了,王慶梅最后給項目單位發文時,發現地址一欄出現了“3#號樓”的字樣,她立刻嚴肅地說:“這不規范!要么是3#樓,要么是3號樓。不行,咱們得重新出文,這不僅體現了我們工作人員的素養,更關乎發改窗口的形象。”工作中,王慶梅始終是一絲不茍、有條不紊,辦事干凈利落。多年來,她還總結了一些工作心得:資料齊全馬上辦、資料不全指導辦、拿捏不準的請示領導想法辦。總之,盡可能讓辦事群眾不跑冤枉路,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最近,王慶梅又投入到了市投資項目在線并聯審批監管平臺的建設工作中。先是全市發改系統的培訓,然后是市直部門的培訓,之后是操作中的指導。面對瑣碎繁雜的業務,她依然充滿熱情、不辭勞苦。曾經整整一個星期,她都是在接打電話中度過的,這種奉獻精神讓許多同行肅然起敬。為了交流方便,她又建了一個微信工作群,借此平臺讓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十多年來,王慶梅憑著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和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贏得多任領導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多次被市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模范個人”“文明使者”榮譽稱號。
記者 陳華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