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感染村民,巾幗不讓須眉;她是汾西縣文化局駐李家坡村“第一書記”郭小英,村民們說她——
點滴實事暖民心
臨汾新聞網訊 “天上不會掉餡餅,勤儉持家最光榮。咱們老百姓一定要勤快、能干,敢于去學習最新的知識,同時了解運用好國家最新農業政策,才能過上好日子。”在文化墻邊,“第一書記”郭小英正在向村民們講解新農村發展理念。7月25日,記者來到汾西縣團柏鄉李家坡村委會院內。
郭小英給圍觀的村民講解農村發展新理念以及脫貧政策。村民張生燕說:郭書記經常給大家講解黨的脫貧政策,為大家脫貧增加動力,相信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村民張生彥聽后受益匪淺,他感慨道:“郭書記講得通俗易懂,激發了我內心脫貧的動力。她經常給我們梳理思維、講脫貧政策,還為我們找活兒干,提供一些致富的好點子。在她的幫扶下,我們村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地,如今變成了功能齊全的活動中心,大家看書、下棋、跳廣場舞,還舉辦了文藝比賽。郭書記用這一件件、一樁樁實事溫暖著我們,大家都信任她!”
黨家莊村貧困戶韓平平是異地搬遷戶,今年11月底他們家將喬遷新居。郭小英上門了解她的生活情況時說:“大媽,有困難您說,我會盡力為您解決。”
李家坡村轄李家坡和黨家莊兩個自然村,耕地2880畝,有357戶1320口人,全村以種植玉米、小麥為主導產業,目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
在郭小英的幫扶下,貧困戶郭旺從最初的50盤黃粉蟲發展到現在1000盤。在郭旺的帶動下,全村發展了8戶,解決了部分貧困戶脫貧難題。圖為郭小英在貧困戶家中了解黃粉蟲的繁殖情況。
駐村兩年來,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幫助下,她協調各項資金27萬余元,建成集黨員活動室、兩委辦公場所、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村級服務點、群眾健身場地于一體的黨建陣地;實施異地扶貧搬遷,將黨家莊104戶整村移民搬遷至霍州賈村和團柏鄉灘里村;申請64名貧困戶參加縣扶貧局“千村萬人”培訓;幫助貧困戶協調金融扶貧貸款發展產業,20戶發展畜禽養殖;組織30人到山西農大學習黃粉蟲養殖技術,現已發展10戶養殖;協調100KW光伏發電項目;組織全村婦女同文化館一起舉行趣味文體活動;幫助電影放映員郭福虎協調辦理老電影放映員補助……一個個使全村脫貧奔小康的發展規劃正在逐步形成、逐步實現。
郭小英和村“兩委”班子在查看黃芪生長情況。村民黨志生發展黃芪12畝,他說:種植黃芪雖然辛苦,但比種玉米收入翻番。”
村黨支部書記張三彥說,郭書記巾幗不讓須眉,村里的大事小事都離不開她。她到咱村,讓百姓不僅在生活上得到她的真誠幫助,還在精神上得到更大的支撐。她真正走進了百姓的心里。她讓我們這個曾經落后的黨支部,一躍成為全縣的先進黨支部,現在村民人心齊、村風正,已有23戶82人實現了穩定脫貧。兩年任期快到了,我代表全體村民與村委主任專程到縣文化局希望她能夠留任在咱村,大家都說,咱村不能沒有郭書記。如今,村里的道路改造、橋梁建設、休閑旅游已列入發展規劃,相信在她的幫助下,我們村會越來越來好!
記者 劉靜 王婧 實習生 高望晉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