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華為患兒診治
臨汾新聞網訊 “金眼科、銀外科,千萬別干小兒科。”若干年來,這樣的調侃在醫學界廣為流傳。據統計,我國每萬名兒童中僅配有6名兒科醫生。相對于龐大的人口基數而言,兒科醫生可謂珍稀,所以兒科醫生忙、累、不好干已是行業內的共識。從醫24年,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院副院長、兒科主任、主任醫師郭建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將兒科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來做。在他的影響下,一大批年輕醫生帶著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執著地堅守在兒科醫生這個崗位上,守護著全市兒童的健康。
能吃藥的絕不打針
今年46歲的郭建華,1995年山西醫學院(山西醫科大學)兒科系畢業后,一直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010年,郭建華剛任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時,醫院的知名度低,兒科醫生少,醫療水平相對較低,來就診的患者也較少。面對這種情況,郭建華從提高服務質量與醫療技術方面著手,要求醫護人員時時為患者著想,本著“凡是能吃藥的絕不打針、能打針的絕不輸液”的原則,盡量讓患者在花錢最少的情況下看好病。
2013年春季,兒童病毒性腦炎高發,郭建華將患者的住院費用降到了最低,患者僅花費3000余元即可痊愈出院,再加上醫護人員服務周到,許多患者慕名而來。
2015年冬天的一個深夜,浮山縣70多歲的老夫婦抱著僅9個月大的小孫女前來就診。據當地醫院初步診斷為肺炎,正在值班的郭建華診斷后發現,孩子不僅得了肺炎還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趕緊住院治療。此時,老人卻遲遲不去繳納住院費,看到他們為難的樣子,郭建華將老人叫到一旁小聲詢問情況,得知其家中十分困難,而且小孫女的父母均為殘疾人,他們身上僅有500元錢……郭建華說,先趕緊讓孩子住院,錢的問題他來想辦法。
第二天,郭建華向院領導反映了患者的情況后,醫院減免了孩子的住院費用。隨后,郭建華又在全科室發起募捐,為孩子湊了住院期間的生活費及其他開支。經過十幾天的精心治療,孩子痊愈出院,老夫婦拉著郭建華的手哽咽地說:“你真的是老百姓的好醫生、好大夫……”
“不管付出多少,能看好病才是最關鍵的。”郭建華說,技術過硬、能醫好病才是老百姓評判醫院好不好的根本所在。為了提高兒科的整體水平,郭建華不僅自己言傳身教,還將科室的醫師輪流送到省內、國內的知名兒科醫院進修,并聘請各醫院的知名專家前來坐診,進行教學查房,使得整個科室的醫護人員受益匪淺。與此同時,該院還面向各大院校引進了不少本科、碩士等高學歷人才,擴充了醫師隊伍,進一步提升了服務水平。
幾年下來,郭建華的努力沒有白費。目前,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院兒科門診高峰時一天達到600多人,日住院病人最多時達到150余人。
“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努力”
兒科被稱為“啞科”,做好兒科醫生,最難的是面對孩子,因為大部分患兒無法自主描述癥狀,特別是嬰幼兒,他們往往沒辦法準確表達病情和自己的感受,而家長的描述也未必準確,醫療風險相對增加,對于這樣的現狀,郭建華經常告訴自己的團隊,醫者擔當的是生命的重托,從醫之人必須要有一顆仁愛之心,不可輕言放棄和退縮。
“每一次救治,都像是一場生命的接力。我們唯有一萬分的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才能更好地把握住‘火候’,挽救回一條條幼小的生命。”行走在兒童的世界,郭建華覺得兒科醫生身上的責任沉甸甸的,在這里,果斷、耐心、細致,一個都不能少。
2017年7月28日11時40分許,1歲3個月的患兒安安(化名)因發燒兩天并伴有抽搐入院,被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
14時40分許,安安再次出現反復抽搐,意識喪失,自主呼吸微弱,血氧飽和度迅速下降……安安的家長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出現不測,他們愿意捐獻安安的部分器官。
“只要有1%的希望,我們都要盡100%的努力!”經過一天一夜的緊張搶救,第二天18時許,安安自主呼吸慢慢恢復;之后的幾天,醫護人員寸步不離地輪班守護,密切關注安安的病情變化。功夫不負有心人,8月3日,安安雙眼轉動靈活,吸吮吞咽有力……看到孩子轉危為安,所有醫護人員感到特別欣慰。
8月10日,安安初愈后回家。隨后,安安繼續定期來醫院做復查和康復訓練以及頭顱核磁檢查;今年3月份,安安再次來醫院復查,主治醫師告訴家長,孩子預后良好,無明顯后遺癥。為了感謝救命之恩,安安家長將兩面寫有“醫術高超 仁心仁術”“白衣素雅 微笑天使”的錦旗送給了郭建華及其醫護團隊。
“一面面錦旗,就像是軍人的軍功章,是患者對我們醫護人員的肯定,也是對我們醫者的鞭策,激勵我們在醫學的道路上繼續前進……”郭建華說。
用精湛醫術,托起兒童健康明天
“以前兒科主要的常見病是感染性、營養性、先天性等疾病。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科的病種也在發生著變化,比如營養過剩、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逐年多發……”面對出現的新狀況,郭建華和他的團隊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該院兒童哮喘規范化管理、兒童哮喘纖維支氣管鏡等技術在全市獨占鰲頭,在全省名列前茅。
從醫24年以來,郭建華在兒科的崗位上,從一名普通醫師,到主治醫師,再到主任醫師、副院長。在他的帶領下,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院的兒科一步一個腳印,逐漸壯大起來。該院從2011年年門診量不足20000人次,年出院人數700余人,到2018年門診人數增加至160000人次,年出院人數4000余人。
天道酬勤,業道酬精。年屆天命之年的郭建華,被聘任為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基層兒科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科疾病與保健分會委員,山西省醫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等。因其在兒科領域造詣及豐富的臨床經驗, 先后獲得山西省衛計委“百千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高端領軍人才”“臨汾市五一勞動獎章”“臨汾市衛生應急醫療救援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而兒科醫生則是“滅蟲除害”保障花朵健康成長的辛勤園丁。兒童醫療不僅事關小家幸福,更關乎國家未來。“讓一個個患兒走向康復,綻放天使般的笑容,這是所有兒科醫護人員的心聲,也是每一個兒科醫生的責任。”郭建華說,在一個家庭中,孩子的健康總是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兒科醫生,作為家長的依靠,必須承擔起守護小生命的職責。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院兒科作為全市集醫療、急救、保健、科研于一體的兒童醫學專科,將以更加專業的醫療技術、優質的服務,為孩子們拉起一條健康服務鏈條,筑牢一道安全防護網,用愛托起孩子健康的明天。
記者 郝海軍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