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10年時光能夠做些什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對于吉縣農商行信貸管理部工作人員張敏來說,是從一名普通金融工作者成長為鄉村振興標兵的過程,這其中有辛酸、有感動,有挫折、更有成功!作為保障吉縣農商行信貸系統穩定、高效運行的一名“幕后人”,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吉縣農信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勤”字著力
敢拼才成長
今年33歲的張敏,2013年成為農信系統的一員。“之前一直在基層工作,只需要做好自己負責的一塊工作就好。在2018年被調到總行信貸管理部后,我發現面對困難挑戰,每個農信人都能被激發潛力?!睆埫魟傂萃戤a假就進入了新的崗位,一面是紛至沓來的工作壓力,一面是身體節奏還未完全調整好,心中充滿了焦慮。
“拼一把,我一定不能辜負領導和同事的信任。”張敏一邊這樣告訴自己,一邊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利用下班空閑時間加強信貸理論及業務知識的學習,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動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作為負責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的服務人員,張敏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和領導工作安排,協調總行有關部室,積極督促各支行開展貧困戶的對接、入戶調查、評級授信以及貸款發放工作。定期對各支行的進度情況進行統計,對進度緩慢地進行電話督促,不定期下鄉實地督促,對在貸款發放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溝通協調整改……工作煩瑣、枯燥,卻容不得出任何錯誤,一絲不茍成為張敏做好工作的第一法寶。
雖然信貸管理人員的工作不需要直接與群眾打交道,但為了積累經驗,張敏會經常下村走一走、看一看,把情況記錄在本上、銘記到心里。她說只有實地了解群眾的需求和經營情況,才能更好地落實好各項金融政策,把簡單的工作重復做,重復的工作用心做,才能讓自己在這個崗位更快地成長,成為信貸管理部門那顆必不可少的“螺絲釘”。
從“精”字入手
自強破萬難
“你好,這個客戶的貸款利息還未歸還,請盡快提醒。”“提醒一下,你這邊操作有誤,所以導致貸款申請不成功?!薄粋€接一個電話的打出接通,成為張敏工作的日常,在全縣信貸工作穩定、高效運行的過程中,像她一樣的信貸管理人員成為重要的銜接紐帶,終身學習、熟練掌握業務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學習是提升素質、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睆埫羯钣畜w會地說。多年來,她始終把加強業務學習和增強知識儲備放在首位,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學習掌握金融扶貧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工作最新政策及制度;按照上級要求,協調相關部室,督促轄內各支行開展工作;組織全轄各支行開展金融扶貧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培訓工作……首先要求自己學好、再帶著同事一起學精,向周邊農商行同行借鑒經驗、邊學邊練,張敏學習的腳步從未停止。
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進入關鍵階段,張敏也迎來了參加工作以來最大的挑戰?!凹h是國定貧困縣,貧困人口多,我行作為支持‘三農’的主力軍,需要管理全縣2000余戶的扶貧小額貸款,工作量巨大,那年我幾乎有半年時間沒有休過假,而且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張敏說,想起回到家看到熟睡的孩子,心中充滿愧疚。但工作穩步推進,能夠及時準確地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業務難題,讓她覺得一切都值得。
從“?!弊殖霭l
用心再突破
在脫貧攻堅階段,張敏和同事加班加點認真統計、分析,發現問題及時匯總,金融扶貧方面的工作多次接受國家、省、市檢查,均順利通過,全行扶貧小額信貸無逾期、無欠息、無不良。在進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工作階段后,張敏則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積極的工作態度,更加精湛的業務技巧,立足本職工作,開拓進取,把各項工作做到更好。2022年,吉縣農商行榮獲“鄉村振興主辦行”稱號,張敏也被省聯社臨汾審計中心評為“鄉村振興標兵”。
“我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只要有了工作不論什么時候都要第一時間解決,這是職責所在。”張敏說,臨時加班對她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經常是忙完手頭的工作,才發現天色已晚。正是有許多像她一樣的“幕后人”默默工作,才有了信貸支農的豐碩成果。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