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我已完成了每年1000萬斤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進入北京市場的小目標。”說完這句話,郭小安長長舒了一口氣。
今年已經56歲的郭小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吉縣人,雖已在北京打拼了15年,但依舊一口濃烈的地方口音,讓這位在黃河邊長大的漢子直言“鄉音未改、鄉情更濃。”
果敢 漫漫征途從頭始
沒有從事蘋果銷售工作之前,郭小安的工作、生活安逸且重復,每日固定時間上下班,閑暇時光舞文弄墨發表一些文章,也因此成為周圍朋友眼中的“才情少年郎”。
郭小安經常在報紙上看到,外地水果、農特產躍然紙端,被更多讀者熟知,從小家里種蘋果樹且對家鄉愛得深沉的他,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吉縣蘋果被更多人熟知。因此,借著常去外地開會的機會,郭小安每次都背著一大袋子地道的吉縣蘋果,分給因會結緣的朋友們品嘗。
“他們吃了都說好,還有很多朋友問我在哪里能買到?”每每聽到這樣的贊美,郭小安喜憂參半,喜的是家鄉水果被認可,憂的是,自己能干點啥才能幫助吉縣蘋果走出家鄉、走向全國。
有了想法就付諸實踐。“我準備暫停工作,去北京考察市場。”這一大膽的想法,引起了家人朋友的強烈反對。“大家都求安穩,你就別瞎折騰了……”即使周圍有不少反對聲,但郭小安的內心卻無比堅定,一心想著讓家鄉特產走出去。
2010年,郭小安開啟了前往北京考察水果的路。一年間,他先后20多次往返北京、吉縣、隰縣三地,腳步走遍了上百家北京農貿水果市場、大小超市以及水果店。每次去,他都背著很多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讓批發商、水果零售店老板免費品嘗,回程時,也會在市場采購很多外地水果作比較。
“經過一年多的考察,我發現吉縣蘋果、隰縣梨在北京市場具有極大潛力,原生態、純天然、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而且咱們水果的品質好、口感好,價位也有優勢。”于是,2011年,郭小安決定正式開啟吉縣蘋果的北京銷售之路。
執著 守得花開見月明
當他滿載著高品質的家鄉水果進京后,更多難題接踵而至。“以前考察市場是一個人,吃住好湊合,但咱要開拓市場,必須招兵買馬,資金、吃住、人員、推銷、配送都是擺在面前的一道道難題。”也就是在此刻,原本反對他的家人,一個個都變成了他的助手。
2012年,第一批跟隨他來到北京的侄兒郭豐瑞說:“去北京之前我在飯店端過盤子、干過服務員,當時,叔叔就鼓勵我,你能把洗盤子這件小事干好,那大事也一定能干好,因為大事都是從小事做起的。”
“叔叔這個人,就是不管順境逆境,他都會給大家很足的動力,提供滿分的情緒價值。”在郭豐瑞看來,叔叔一直在努力拼搏,他也要迎頭趕上。
于是,郭豐瑞跟著叔叔郭小安的腳步,開啟了北京大小農貿水果批發市場、超市以及水果零售店的推銷之路。“當時抱著幾箱蘋果擠公交和地鐵,一家家上門推銷,即使被拒絕,我們叔侄倆依然不放棄,相互鼓勵,繼續堅持。”郭豐瑞笑言,當時沒微信計步功能,要不每天他和叔叔郭小安都能占據朋友圈步數排行榜首位。
郭小安的另一個侄兒郭豐華,也曾在大學期間短暫跟著叔叔干過推銷蘋果的工作,如今回憶起來,郭豐華說:“叔叔的耐力和執著令我欽佩。2012年暑假,我去幫叔叔推銷蘋果,當時天氣熱,我在農貿水果市場走了兩個多小時就累得汗流浹背,而且還被拒絕了很多次,當時已經想放棄了,但回頭看見叔叔還是繼續保持笑臉一家店一家店推銷……”說到此處,郭豐華有些動容,“我記得特別清楚,叔叔當時穿著的酒紅色襯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粘在后背上。”
正是憑著這份“執念”與“執著”,以及一年多的地毯式推銷,2013年,吉縣蘋果在北京的銷售渠道逐漸打開,這也讓郭小安初次嘗到了“成功”的甜頭。“當時已經有50多家合作店鋪和檔口,蘋果的需求量也很大,即使忙到連軸轉,都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郭小安說,認準一件事,就要踏實努力地干下去,一口井打到底,才能做成一件事。
那時,“吉縣蘋果隰縣梨,一個電話送給您”這句郭小安提出的口號,也風靡在北京水果銷售圈。
堅守 品質力量贏信賴
“當時咱吉縣和隰縣的領導,幫助我們對接果農,并且在縣里組織果商大會時也邀請我們參加,幫助達成合作。市里有關部門領導也多次關心關注,介紹北京客戶,助力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在北京的銷售之路越走越寬。”在郭小安看來,正是有家鄉領導的大力支持,給了他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十五年如一日,郭小安帶領他的團隊通過多種舉措,擴大臨汾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影響力;同時借助其他品牌銷售網絡,進入高端市場,想方設法開辟各種銷售渠道。
期間,郭小安成立了山西名優特產北京展示直銷中心,將臨汾的紅棗、核桃、小米、雜糧等囊括其中,助力臨汾更多農特優產品走向全國。同時,他還積極對接北京山西商會以及各級駐京辦等,希望打開更多市場。
如今,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成為繼汾酒、陳醋后,在北京叫得響的山西名片,也是山西老鄉在北京訪親拜友、商務往來、公務活動的首選。
近幾年,隨著網絡的發展,購物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善于學習的郭小安也開通了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的網銷渠道,讓臨汾農產品被更多消費者熟知。
“即使銷量再好,品質第一位。”郭小安堅信,“堅守品質,才能行穩致遠。”于是,他再次安排侄子郭豐瑞回到家鄉,負責蘋果和梨源頭的收購與把關,并在吉縣、隰縣先后成立了果品專業合作社,統一供應物資,統一果樹修剪,統一配方施肥,統一購置果袋,統一包裝,統一品牌銷售,從根本上保證了進京水果的優良品質。
“水果好不好吃,消費者最有發言權,加之叔叔要求很嚴格,所以我一刻也不敢松懈。”郭豐瑞也不負眾望,他的足跡遍布吉縣、隰縣大大小小果園。“哪個塬上的蘋果、梨口感好、水分足,哪個塬上的果面好、糖度高,我都一清二楚。”郭豐瑞直言,任何事做精做細,才能做成。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臨汾人在北京的形象。所以,我們更應該有一種社會責任感,遵章守紀,誠實守信,路才能越走越寬。”郭小安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一客戶買了20箱蘋果10箱梨,當時冷庫停電,有幾個蘋果和梨有一點軟傷,裝貨人員沒有看清,送到客戶手中,再次驗貨才發現,客戶一直說沒有關系,不用更換,但送貨人員堅持返回冷庫進行更換。“其實不影響什么,也看不出來,沒必要來回折騰。”事后有人這樣對他說。郭小安卻很認真地回答:“講誠信不是做樣子,做食品就是做良心,要發自內心地為客戶負責。”
誠信與堅守的背后是一項項耀眼的榮譽。吉縣蘋果連續6年被評為“中國頂級果品”、“中國十大蘋果品牌”。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以其優良的品質被定為全國兩會指定用品。
這樣的高光時刻,數不勝數。15年來,郭小安有13個春節都堅守在北京忙著銷售臨汾特色農產品,擴大臨汾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
15年的堅守,郭小安穩扎穩打。他直言,期間受大市場環境影響,銷售也幾經波折,但他對臨汾農產品的信心越來越足,不僅僅是因為產品品質過硬,更因為臨汾的發展越來越好,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矚目的城市一定會賦能農產品闊步前進,同時農產品也會為提升城市形象助力。
如今,吉縣、臨汾、太原以及北京等地都有了他們的冷庫以及水果提貨點,開通的電商渠道銷量也很可觀。“我已經完成了每年1000萬斤蘋果、梨進京的小目標。”郭小安說,“堅守品質,相信時間的力量,以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為代表的臨汾特色農產品市場會越做越寬廣,越來越多的臨汾品牌將會走出家鄉、走向全國。”
記者 趙俊 王凱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