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實干踐諾,拼搏爭先,情系百姓,勇于創新的優秀黨支部書記。
他就是先后擔任了五屆中共霍州市黨代表、四屆市人大代表、連續任職23年的霍州市師莊鄉師莊村黨支部書記朱生管。
1988年8月,剛剛30出頭的朱生管擔任了師莊鄉師莊村黨支部書記。師莊村地處鄉政府所在地,是全鄉最大的行政村,其形象直接影響和代表著全鄉。他深知,一定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群眾的期望,暗暗在自己心中立下誓言,寧愿自己傾家蕩產,也要讓百姓過上富裕生活。于是,上任后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多年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以及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組織村民,對全村所有低壓線路進行規范整修,將全村所有腐爛的木頭桿全部更換成標準的水泥桿,不但改善了村容村貌,而且從根本消除了不安全的隱患,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稱贊。第二年,在林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根據本村實際因地制宜,帶領廣大村民,利用荒坡大力栽植花椒樹,既綠化了荒山,又改善了環境,而且還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推動全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工作實踐中,他始終堅持從科學出發、從實際入手、殫精竭慮、排難攻堅,踏踏實實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先后蓋學校、鋪油路、抓養殖、辦企業,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強村富民,爭創一流的目標上。就這樣,通過艱苦努力,短短3年,將一個多年“老大難”的后進村,躋身于全鄉的前列。
2008年,省委、省政府確定師莊村為全省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在新的形勢下,他和支部村委班子共同研究,提出了“構建和諧新師莊,共享美好新家園”的奮斗目標,努力打造全鄉,乃至全市一流村。在此基礎上,堅持“針對本地特點,突出優勢特色,體現時代特征”的指導思想,按照建設新農村的要求,本著“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要求、高質量實施、高速度推進”的原則,自加壓力,負重拼搏,從高標準新農村建設入手,在立足連續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基礎上,2009年又投資25萬余元,實施了全村安全飲水工程,整個工程共動土方7000余立方,鋪設管道1.45萬米,使全村250余戶村民和住村各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全部都用上了安全清潔的自來水,通戶率達百分之百,徹底解決了廣大村民期盼已久的人畜飲水問題,群眾高興地說,咱們今后再也不用為吃水發愁了。這真是:“喜看碧玉開富路,笑迎銀龍奔小康”。為了使村民出行方便,去年又投資15萬元,硬化了村里家家戶戶的街巷道路3140米,從此徹底改變了以往“晴天土飛揚,雨天泥水漣”的狀況。隨著村容村貌的日益變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村民總是發自內心地說:“咱們的這個當家人真是沒選錯”。
工作中,他始終遵循“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的理念,時刻關注民生,心中常系百姓,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經常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近幾年來,在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上,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積極鼓勵和引導村民,大力發展家庭養殖業,并為養殖專業戶提供場地、資金、防疫、政策等方面的重點扶持,從而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村民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使全村出現了朱貴喜等一批養殖專業戶。與此同時,村里還辦起了集體養殖場,出現了以個人、聯戶、集體三位一體,多輪驅動的良好的發展態勢,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為了改善村容村貌,近年來,從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入手,發動群眾,治理臟亂,并在村里主要地點,建起了10多個固定垃圾點,配備專職清潔員,常年進行清掃,確保全村干凈衛生。同時,還在全村的主要街巷共安裝了40余盞路燈,方便了村民夜間出行。今年春季,又組織村民在村里各重要路段栽植樹木3000余株,綠化了村莊,美化了環境,提升了對外形象。為了富裕群眾文化生活,最近投資興建了村文化活動室,維修了劇場。并改造修建敬老院一座,確保了鰥寡孤獨的五保戶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2006年開始,連續幾年來,他組織帶領全村黨員干部,村民代表,先后到革命圣地延安、新農村建設典型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中國首富村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以及改革開放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等地參觀學習,使大家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增強了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路艱辛,一路歡歌。從2006年開始,該村黨支部被霍州市委授予“紅旗黨支部”、“明星黨支部”的榮譽稱號,他本人也先后多次被市、鄉評為“模范黨員”和“優秀黨支部書記”。今年“七一”,他又被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這一塊塊沉甸甸的獎牌,這一串串金燦燦的榮譽,無不折射出他對全村傾注的精力、心血和汗水。當談到今后的打算時,朱生管說:“我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將繼續帶領全村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再接再厲,奮力拼搏,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為轉型跨越、先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征途上,師莊村在黨支部書記朱生管的帶領下,一定會朝著更新的目標奮力拼搏,一路高歌。
通訊員 董雙鎖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