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養豬業之前,46歲的曹安貴曾做過二十多年的焦炭生意。在這一領域,他靠著精明的頭腦和善于抓住市場機遇,完成了個人財富的原始積累。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后,曾經供不應求的焦炭風光難續,呈嚴重滯銷態勢。這時,曹安貴并未自亂陣腳,憑借浸淫商海多年的經驗,他清楚轉型發展的重要性,更深諳未雨綢繆之道。早在2006年3月,瞅準了養殖產業潛在的巨大商機,他投資800萬元,在老家永固南五村創辦了一家金昌養殖有限公司,主打養豬產業。經歷了起步伊始一直賠錢的怪圈,曹安貴調整思路,重新布局,終于在今年扭虧為盈。時至今日,襄汾縣金昌養殖有限公司已經成長為當地規模養殖的龍頭企業,占地面積50余畝。豬場設施先進,環境宜人,嚴格按現代化標準落實到位,豬舍里全部安裝了空調、水簾、自動供料、供水系統,并配有一套專業的飼料加工機組。
踏進金昌公司的生產區,無論是在豬舍、采精室,還是在防疫室、產房內,都能看到技術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產房內,數十頭重達五六百斤的老母豬在產床上怡然側臥,任憑身旁十幾頭小豬崽盡情地吮吸。得益于自動供水系統的引入,豬口渴時只需將嘴對準水龍頭,清水就會自動噴涌而出。“我們廠上了一套1噸的飼料加工機組,豬飼料全是自己采集加工成的,原料主要有棒子、豆粕、水等。算下來每斤要比市場上的飼料便宜兩三毛呢!”參觀之余,曹安貴不忘向記者介紹企業的經營“寶典”。
由于豬肉價格長期徘徊于低位,公司自成立后運轉狀況難言樂觀。單單是2010年上半年,公司就虧損了50多萬。“當時真有點扛不住了。”曹安貴告訴記者,“我的性格很要強,骨子里是個不愿服輸言敗的人。幾年下來投了這么多錢進去,還沒干出點名堂來就抽身而退?這不是我的性格。最終我決定還是咬咬牙堅持下去。”正所謂否極泰來,從今年5月開始,全國豬肉價格扶搖直上。作為規模養殖大戶,曹安貴的執著與堅持終于收獲了回報。
“現在豬場里共有大白、長白、杜洛克等優良原種豬350余頭。初步估算,今年出欄種豬及商品豬總數有望突破5000頭,公司預計年收入在200萬元以上。”曹安貴告訴記者,公司出欄的商品豬全部遠銷太原、北京、四川等全國各地。能夠實現銷售環節的高枕無憂,商品豬的質量和口碑自然功不可沒。2009年11月,經過考察公司在北京國家原種豬場引進了優良種豬150頭,完成了種豬核心群的組建;2010年,又從廣東一公司采購了全套的采精設備,每年給當地養殖戶提供優質的種公豬精液6000余瓶,拓展了企業的創收盈利途徑。
為進一步提高養殖效益,帶動周邊養殖戶共同致富,曹安貴還伙同周邊村莊的100余戶農民建立了合作對接關系,為他們提供低于市場價格的優良仔豬400余頭。同時還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到養豬戶無償提供技術咨詢,為其提供優良種豬、配套雜交咨詢、分娩指導和仔豬培育技術輔導等全方位服務。在解決困擾養殖戶技術難題的同時,曹安貴還幫助農戶代理銷售商品豬,徹底打消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現在干什么都得講科學,養豬自然也不例外。”曹安貴清楚,只有堅持走科學養豬的道路,方可在市場競爭中牢牢占據主動地位。公司成立后,從原料、飼養到繁育,各個環節都設有一套嚴格科學的程序。他還格外重視養殖知識的更新與專業人才的培養,每年都自費派技術人員到北京、四川等地進行培訓。
“質量是生命,信譽是人格。”是曹安貴一貫秉持的企業經營理念。為了保障出欄豬的高品質,他不惜重金聘用了兩位專業技術人員和3名獸醫師,還成立了專業的采精室、化驗室和檔案室,為每一頭豬建立數據庫,從落地至分娩、出欄進行全程追蹤。身為村里提早富裕起來的一批人,曹安貴深感責任在肩,他一直致力于為村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廠區內現有200平方米的沼氣池一座,因地制宜變廢為寶,為周邊村子送去了環保、清潔的能源。
作為襄汾規模養殖的領頭羊,2009年,公司在被襄汾縣確定為重點養殖企業后,又被省畜禽繁育工作站授予“省重點良種豬擴繁場”的稱號。著眼未來,曹安貴沒有太多的豪言壯語,他只想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將自己的養豬產業真正做大做強。
記者 王小庚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