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襄汾:堅持“153”工作思路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03-06 09:42:24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主要經濟指標

  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1%左右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左右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1%以上和6.5%以上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54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各項約束性指標力爭超額完成省定任務


2020總體要求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搶抓“臨汾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這一時代機遇,做好“開發區建設、產業轉型、項目建設、改革創新、民生改善”五項重點工作,實施“現代農業大縣、新型工業強縣、研學旅行名縣”三大戰略工程,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確保全縣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贏得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153”工作思路

  ★搶抓“一個時代機遇”

  積極搶抓“臨汾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這一時代機遇,全力推進大縣城建設,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縣城品質;立足提升縣城綜合實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新型工業、文化旅游等優勢產業,持續做大經濟總量,不斷增強縣城綜合承載力、輻射帶動力和區域競爭力。

  ★做好“五項重點工作”

  開發區建設。充分發揮開發區建設對經濟發展的牽引作用,加快“三化三制”改革,加速推進完善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全面優化“六最”營商環境,切實把開發區打造成為全縣招商引資的主平臺、工業經濟的聚集區、改革開放的主窗口、轉型發展的新高地、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產業轉型。把產業轉型作為經濟發展的綱,擺在經濟工作的核心地位,加快轉型、主動轉型,優化結構、轉變方式、轉換動能,推動襄汾經濟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努力走出一條產業優、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新路。

  項目建設。按照省委、市委要求,樹立“年年都是轉型項目建設年”的理念,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大力營造大抓項目、大上項目、大建項目的濃厚氛圍。

  改革創新。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徹底擺脫路徑依賴和思維慣性,拿出更多順應時代要求、契合襄汾實際的硬招實招。堅持“補考”“趕考”一起抓,善于用創新思維謀劃工作,推動體制機制、管理方式、考核體系等方面創新,以今天的創新贏得明天的發展。

  民生改善。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既追求效率又注重公平,正確處理好財富分配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紅利,實現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實施“三大戰略工程”

  壯大特色產業,打造“現代農業大縣”。壯大特色產業,發展精深加工,推動農業由生產型向市場型轉變、由家庭型向融合型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突出高端智能,打造“新型工業強縣”。下大力氣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橫下一條心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堅決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道路。

  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研學旅行名縣”。整合全縣旅游資源,突出“最初中國”品牌,提升營地建設品質,打造精品旅游路線,著力打造“全國研學旅行第一縣”。


2020年經濟工作的“八個堅持”

  (一)堅持聚焦聚力,高效推進開發區建設

  創新機制改革。復制推廣“三化三制”改革制度性安排,創新破解體制機制中的突出矛盾。打造一支市場化管理團隊,激活開發區內生動力。

  建好基礎設施。健全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加快“九通一平”、園區主干道路和標準化廠房建設、開發區水源配套和“5G”網絡全覆蓋等基礎設施建設。

  緊盯項目落地。加快無人機驗證基地、國藥控股醫藥物流等項目的立項、審批,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

  (二)堅持竭盡全力,積極培育新動能

  加快工業高質量發展。提高裝備水平,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深度對接985高校、國家級科研院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瞄準新產業、新項目,主動轉型、加快轉型。大力發展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前沿產業,構建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工業體系。整合鑄造企業入園改造,著力打造全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點集聚區。

  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扶持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積極開發功能農業、功能食品,推動農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積極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推進農產品進超市,建立農產品營銷體系。大力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

  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在建成10個研學營地的基礎上,創新課程設置、聘請專家教師、打造精品路線,加快形成研學產品體系,全力打造“最初中國研學旅行第一縣”。加快陶寺遺址、丁村民居、汾城古建等重點景區建設,統籌推進龍澍峪、荷花小鎮等景區建設,加強與湖南中惠旅集團的全方位合作,因地制宜發展休閑旅游、體驗旅游、鄉村旅游,打造“互聯網+全域旅游”襄汾樣本。加快建設以晉作古典家具、平陽麻箋、磚雕木雕石雕、仿古青銅器等展示交易研發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園。

  (三)堅持不遺余力,抓好項目建設

  深入挖掘產業發展的空間和潛力,用足用活用好農業生態資源、土地礦產資源、文化旅游資源等資源優勢,把握國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和規律,論證、包裝、儲備一批獨具地方特色、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大的好項目、大項目。采取上門招商等多種形式,與企業進行實質性接觸,善始善終抓好承諾兌現,打造安商、富商的項目建設新高地。

  (四)堅持多點發力,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實施創新發展戰略。打造創新生態。建立健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合理容錯機制,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打造創新體系。積極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鼓勵企業創辦研發中心,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和科技創新成果轉變。培育創新主體。持續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搭建銀企橋梁,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管道,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發展主體。

  深化各項改革。持續深化黨政機構、田園綜合體、垃圾分類處理等重點改革任務。

  發展開放型經濟。積極融入區域經濟圈,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平臺經濟、總部經濟、飛地經濟,主動參與區域分工協作,實現信息、資金、人才等要素的“乘數效應”。主動對接京津冀等發達地區,加強交流合作、區域互動和資源共享。

  (五)堅持集中火力,打贏三大攻堅戰

  精準脫貧攻堅戰。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四個不減”重大要求,著力在鞏固提升脫貧成果上下功夫,突出抓好產業就業扶貧,提升群眾“造血功能”。

  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環保倒逼轉型,堅定不移調整產業結構。緊緊圍繞“治污、控煤、管車、降塵”要求,扎實推進工業企業深度減排、“兩散”整治、清潔取暖改造、面源污染防治等重點任務。重點抓好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強水源地保護。強化工業固廢和城鄉垃圾治理,著力構建土壤污染防治體系。

  風險防控攻堅戰。加強監測研判,嚴防安全風險,推動事要解決,確保社會穩定,提升輿情應對本領,妥善處置突發事件。

  (六)堅持開足馬力,加快推進大縣城建設

  大格局規劃。把縣城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規劃體系。高標準建設。按照“東改、西優、南延、北推”的工作思路,做好縣城“擴容”工作。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

  (七)堅持傾心傾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

  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吸引一批產品品質優秀、技術含金量高、資產實力雄厚的企業投資入駐。持續開展干部入企服務,構建又“親”又“清”的政商關系,著力打造投資興業的高地、優質服務的洼地。

  (八)堅持綿綿用力,持續做好民生實事

  優先發展教育。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著力解決“擇校熱”“大班額”、城市中小學課業負擔、弱勢群體子女上學等問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提升就業創業水平。實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依托“晉襄酥”等勞務品牌,積極開展再就業培訓;打造一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中高端人才。

  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健全救助體系,提升救助水平,提高城鄉低保標準。

  打造大健康格局。充分發揮縣醫療集團的作用,加快推動縣醫院河西新院和中醫院室內設施建設,不斷提升醫療服務和保障水平。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劃出”部分重點項目與民生實事

  ◇ 投資3億元,完成開發區一期占地300畝、面積13.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建設。

  ◇ 投資9.5億元,完成現代服務產業園中央大道、公園大道和高端裝備制造園5條主干道路,全長10公里建設任務。

  ◇ 實施泰富重裝散料輸送裝備、九九智能環保等重點智能制造項目。

  ◇ 加強與蘇州綠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對二氧化碳進行資源化利用,制造新型碳材料和發泡材料,打造百億級產業。

  ◇ 實施華基建筑垃圾及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博利士納米級硅溶膠、山西誠華彩色瀝青與預制構配件、眾隆3600噸保溫材料等項目,逐步形成產業集群。

  ◇ 實施云鵬制藥等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項目,打造有襄汾特色的中成藥加工生產體系。

  ◇ 搶抓山西創建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機遇,打造福壽康康養產業標桿。

  ◇ 以北京至誠網絡有限公司為依托,推進5G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縣域內5G網絡全覆蓋、無盲區。

  ◇ 加快中升和萬鑫達氫冶金熱模、壓力熄焦兩個中試基地建設。

  ◇ 用好同上海大學合作的聯合創新中心平臺,組建鋼焦鑄新能源聯合體,實現主營變副營、副營變主營的結構性反轉。

  ◇ 推進中升鋼鐵155噸轉爐和100萬噸高速線材項目。

  ◇ 加快萬鑫達與馬鋼500萬噸焦化項目建設步伐。

  ◇ 實施國電投100兆瓦風電項目和100兆瓦光伏項目。

  ◇ 完成7.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

  ◇ 建設年產10萬噸液態預消化全價飼料、1萬噸飼料酶制劑、存欄2000頭液態飼料生豬養殖試驗場、年處理50萬噸畜禽養殖糞污處理中心。

  ◇ 以荷花小鎮、林鄉四季、廣奇農業為標桿,著力建設濱河路休閑農業觀光長廊。

  ◇ 按照“3+X”模式,加快丁村、陶寺、汾城3個主營地和林鄉四季、唐人居、荷花小鎮等分營地建設。

  ◇ 辦好“最初中國·研學襄汾”全國首屆研學實踐教育目的地論壇和無人機嘉年華。

  ◇ 完成陶寺遺址博物館深化設計和陳展設計,力爭啟動主體建設。

  ◇ 完成陶寺遺址公園(一期)建設工程前期準備,建成觀象臺臨時展廳,力爭年底投入運營。

  ◇ 加快推進汾城古鎮景區開發,實現景區專業化、公司化、市場化運營。

  ◇ 完成陶寺旅游公路下穿南同蒲鐵路框構橋工程和國道108交叉口路改橋工程。

  ◇ 啟動丁陶大道南延和國道108線襄汾過境一級公路改線工程建設。

  ◇ 完成20座生活垃圾中轉站建設和轉運設備配置,建設544個農村垃圾投放收集點,使垃圾收集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

  ◇ 實施65個村“煤改氣”“煤改電”清潔取暖供熱工程,年底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

  ◇ 全力打造3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年底前改造無害化廁所2萬座。

  ◇ 加快推進第五小學建設,全面啟動義務教育薄改與能力提升工程,實施農村中小學改廁工程。

  ◇ 加強縣醫療集團信息化建設,加快縣醫院河西新院建設,完成縣中醫院搬遷。

  ◇ 啟動公共體育場標準田徑跑道、足球場等項目建設。

  供稿:襄汾縣新聞網絡中心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阿克苏市| 安化县| 华安县| 鄂托克前旗| 西安市| 富川| 资阳市| 礼泉县| 应城市| 西盟| 水富县| 牡丹江市| 阳东县| 鹤壁市| 高青县| 扎兰屯市| 邹城市| 宽甸| 新密市| 安陆市| 沙坪坝区| 修文县| 云南省| 楚雄市| 宁津县| 宣武区| 吉隆县| 孙吴县| 游戏| 封丘县| 大洼县| 桃江县| 台南市| 塘沽区| 清水河县| 布尔津县| 阜阳市| 新竹县| 麟游县|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