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會議形成的統一意志轉化為擔當作為的自覺行動 把鼓舞人心的奮斗目標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具體實踐
奮力開創新時代侯馬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
——侯馬市“兩會”精神解讀
2019年工作亮點紛呈
4月22日-24日,侯馬市“兩會”成功召開。會議期間,各位代表、委員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負責的精神,牢記人民囑托,依法履職盡責,共商發展大計,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侯馬人民群眾的新風貌、新擔當、新作為。大會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等各項報告,凝聚著代表、委員的智慧和力量,反映了侯馬市人民的共同意愿,對做好侯馬今年和今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會議開得成功、很圓滿,是一次高舉旗幟、維護核心的大會,是一次振奮精神、凝心聚力的大會,是一次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會議的勝利召開必將極大鼓舞和激勵侯馬人民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投身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
過去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侯馬上下保持發展定力,集中精力謀轉型,堅定不移抓項目,全力以赴惠民生,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發展。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經濟發展,持續提升了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連續兩年獲評全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市、連續三年蟬聯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市;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正大制管為代表的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承諾制改革在全省創出經驗,在全國創出品牌;注重打基礎、謀長遠,多方協調、克難攻堅,推動高鐵西站擴建、108國道改線、澮河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等一批事關侯馬未來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相繼啟動;積極回應民生關切,奮力決勝脫貧攻堅,全力推進農村“六個全覆蓋”,加速了新醫院搬遷、文體活動中心建設的實施進度;牢固樹立鮮明用人導向,選拔使用了一批勇于擔當作為的干部,充實到吃勁的工作崗位,全市黨員干部進一步振奮了精神,激發了干勁。
經濟運行呈現“穩增長”
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長1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7%、9.1%。
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以“深化轉型項目建設年”為抓手,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常態化開展入企服務,爭取省級債券資金1.9億、技改扶持專項資金2660萬元,推動項目建設步入快車道。41個重點項目,9個前期工作穩步推進,20個建設步伐加快,12個竣工投產,特別是正大制管一期、東鑫數字化生產車間等新建項目投產運行,彰顯了項目建設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侯馬速度”。
深化改革闖出“新樣板”
機構改革順利完成,健康城市試點建設綜合評估成績優異,省財政直管縣、開發區“三化三制”等各項改革扎實穩健,“三供一業”改革有序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正式啟動。“減稅降費”專項行動成效顯著,累計減免各項稅費兩億余元。持續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優化形成新的“21221”服務機制。《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媒體先后對侯馬市承諾制改革成果予以新聞介紹。
產業集聚積蓄“新動能”
以湯榮、平陽等骨干企業為支撐的裝備制造業,主導優勢進一步凸顯,東鑫衡隆引領全國球墨鑄鐵曲軸鑄件行業標準,新廣機械等6家企業實現“小升規”,新型產業基地的集聚能力、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三園區一中心”物流體系不斷完善,傳統商貿市場進一步轉型提檔,“赤焰辣椒”訂貨會簽約金額達2.05億元,公路樞紐貨運中心、振通電商產業園進入試運營階段,山西方略陸港口岸直達青島鐵海專線成功開行,現代物流高地基礎更加牢固。
農村環境又有“新提升”
“六個全覆蓋”工程高標準、大力度推進,城鄉垃圾集中收集清運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城市自來水基本實現全覆蓋,新增4個村接通城市大暖、1個村實施“煤改電”,天然氣主管網持續向農村延伸,10個村和1個農村社區建成污水處理站并投入運行。全市共有47個村實現集中供熱,28個村接通天然氣,32個村實施污水治理,旱廁改造完成8875戶,18個村整體實現“六個全覆蓋”,走在全省前列。
脫貧攻堅實現“再鞏固”
2017年率先在臨汾乃至全省全面脫貧的基礎上,脫貧攻堅機制進一步完善, 139支幫扶工作隊、70支駐村工作隊,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常態化開展幫扶工作,并持續加大對特殊人群、邊緣人口跟蹤關注力度,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
生態環境有了“新改善”
全力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嚴格落實“秋冬防”各項管控措施,積極響應全省“1+30”聯防聯控聯治,與南開大學專家團隊合作引入“環保管家”,PM2.5、PM10、SO2等指標同比大幅度下降,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以澮河水質改善為重點,加快水污染治理,壓緊壓實河長制,加快推進澮河上下游一系列深度治理工程,澮河西曲斷面水質階段性考核達標,退出了劣五類水體。
民生福祉躍升“新指數”
堅持開源節流,壓縮一般性支出,在可用財力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籌措8775萬元清償歷史欠款。繼續加大民生投入,侯馬新人民醫院啟動搬遷,程王路東延工程完工通車,侯張街拓寬改造工程南段主車道修建完成,上海拜米共享電動單車落戶侯馬。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升,新建3個高標準社區服務中心,新增兩家日間照料中心,增加城鎮就業6109人。各項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紅色旅游文化活動”、第二屆中國軟式飛鏢公開賽、第四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相關活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平安侯馬”建設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斷深化,“七五普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民生幸福指數不斷攀升。與此同時,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雙擁共建、退役軍人事務等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統計、審計、科技、檔案、市志、物價、老齡、殘聯、紅十字、婦女兒童、民族宗教、住房公積金等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
今年工作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和臨汾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以著力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為牽引,加快開發區、綜保區“兩區”建設,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不斷拓展“五大興市戰略”和“四個侯馬”建設新境界,以責無旁貸的交賬意識、只爭朝夕的擔當精神、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奮力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侯馬答卷”。
主要預期目標
今年侯馬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1%和6.5%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各項約束性指標不折不扣完成上級下達任務,6月底前汾河上平望、澮河西曲村國考斷面水質退出劣五類,之后穩定達標。
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
堅定信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防控成績,繼續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總結疫情防控以來的好經驗好做法,扎實做好防境外輸入、防反彈和防無癥狀感染者工作,嚴格“3+2+3”閉環管理,狠抓進京人員管理和學校防控,毫不放松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
穩中求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兜住民生底線;準確把握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深入分析研究市場消費趨勢、經濟培育熱點,積極謀劃招引與國家導向、市場需求相契合的“新基建”等產業和項目,把一切政策機遇、市場機遇,轉化為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領先優勢和強勁動能,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轉型為綱,推進產業聚集
加快建設新型產業基地。轉變過去的思維定勢,整合各方要素,傾力向開發區傾斜,按照 “一區三園”思路,抓好開發區建設,著力發展以汽車零部件為主的裝備制造、生態循環產業,打造澮南產業園;著力發展以高科技、智能制造、健康醫療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打造香邑產業園;著力發展以冶金、鑄造、建材為主的傳統轉型升級產業,打造侯北產業園,努力構建特色鮮明、定位精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協同發展格局。做大做強新興產業,做精做深特色產業,做優做綠傳統產業。
加快打造現代物流高地。積極申建綜保區,優化物流格局,提升市場活力,加快電商發展。
加快打造游購休閑目的地。運用市場經濟思維,深入實施文化崛起戰略,加快侯馬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整合,培育壯大文旅融合產業,抓好旅游規劃,精準產業定位,突出品牌建設。
加快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創新社區活動載體,做靚“老街大媽”“愛心志愿超市”“城市黨建紅色聯盟”等社區特色服務品牌。進一步提升農村基層文化活動中心標準化水平,挖掘傳承傳統文化,積極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化村。推動非遺項目接續傳承,繼續開展送戲下鄉、戲曲進校園等活動,同時積極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鼓勵引導群眾自編、自創、自演“侯馬故事”,弘揚自信、融和、尚美、奮進的“侯馬精神”。
項目為王,增強發展后勁
今年侯馬共謀劃重點項目82個,總投資339.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2億元,前期推進項目11個,重點實施項目71個。加大推進力度,抓落地、抓建設、抓達效;加大服務力度,建立健全項目調度機制,加快標準化廠房建設,推進“標準地”建設,開啟項目建設全新模式;加大招引儲備力度,明確招引方向,創新招商理念,吸引更多客商來侯投資興業。
改革為要,夯實“四梁八柱”
充分釋放開發區改革“紅利”,加大行政許可授權力度,理順財稅管理體制,整合要素資源,確保開發區今年各項考核指標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擦亮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金字招牌”,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力爭做好示范、做成典型、做出樣板。
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能級,堅持“兩手抓”,引進來,支持昱賢磁電、好利閥引進瑞典、德國外資;保持與美國核桃市的友好城市交流,擔當起全省國際化交流的“侯馬紐帶”;走出去,支持方略、建邦、湯榮、東鑫、風雷等企業擴大對外交流協作;圍繞中外園區建設,建立與德中創新聯盟、德中工商大會等國際組織長效合作機制,承辦好北京中外合作推介會,打造國際交流合作的“侯馬窗口”。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21221”運行模式和國家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優勢,全面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切實把“一枚印章管審批”落到實處。持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進一步深化“五減”改革,推動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線上線下服務深度融合,推動審批服務“自助辦”、便民服務“就近辦”;進一步完善市鄉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的聯辦機制,積極推行“網上辦”“手機辦”,切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創新為上,促進高水平崛起
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集聚創新人才;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提升創新能力;鼓勵經營模式創新,推動創新升級;落實幫扶引領舉措,促進創新發展,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鞏固雙創成果,加強“小升規”企業培育。
補齊短板,決勝全面小康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發揮駐村幫扶隊伍作用,重點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交總賬、總交賬目標,夯實脫貧攻堅基礎,提高精準脫貧質量。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圍繞“澮河蓄清水、南山披綠裝、城市精細化、農村六覆蓋、工業減優綠、區域聯防治”目標,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持續改善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不斷增加綠的底色,積極倡導綠色出行。
堅決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對意識形態、經濟、科技、社會等領域的重大風險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強化金融風險防范,強化食品、藥品和疫苗安全監管,堅決守好安全生產底線。
協調共享,推進城鄉共建
做靚做精城市品牌。不斷提升交通樞紐承載力,進一步鞏固侯馬“旱碼頭”優勢地位;不斷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大力實施靚城提質“六大行動”,通過“三建”“三拆”“三進”“三下”“三綠”“三亮”,營造優美、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為迎接國衛復審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促進鄉村產業興旺,抓好農資市場供應、防災減災、重大疫情防控等工作,大力培育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大力發展半夏、遠志、黃芪等中藥材種植產業,實施農田基礎設施提標工程。拓寬農民增收路徑,建設美麗文明鄉村。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以城鄉“六個全覆蓋”工程為抓手,深化提高垃圾集中處理、自來水入戶、集中供熱、天然氣入戶、農村生活污水綜合利用、農村改廁,統籌謀劃各項工程管道、管網鋪設工作,確保一次開挖、同步建設,不斷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民生為本,創造高品質生活
全面推動教育優質發展。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繼續保持中高考在臨汾市的領先地位,努力打造周邊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職業教育基地。
大力發展衛生體育事業。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揮醫療集團優勢,延伸醫療服務,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實現城鄉共享。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積極創建“健康城市”,推進全民健身運動。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積極籌辦第三屆中國軟式飛鏢公開賽、第五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扎實推進環境衛生達標提升,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驗收。
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全面推進就業政策落實,繼續實施全民技能提升培訓工程,做足就業崗位開發及儲備工作,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持續提升社會保障水平。繼續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參保覆蓋面。健全關愛服務體系和救助保護機制,扎實開展“無欠薪”行動,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
積極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深入開展“三零”單位創建,加快智慧城市建設速度,深化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積極開展第八次“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進一步完善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依法做好信訪穩定、社會輿情風險防范工作,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重點做好十大民生實事:
1、投資1.64億元,推進大西高鐵站房擴建工程建設;
2、投資3400萬元,完成侯張街改造工程,6月份通車;投資1820萬元,啟動實施澮濱街北延道路建設,9月份竣工;投資5000萬元,啟動晉都西路至高鐵站道路改造工程;
3、投資9300萬元,大力實施靚城提質 “六大行動”“三建、三拆、三進、三下、三綠、三亮”工程;
4、投資9400萬元,加快開發區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
5、投資2.5億元,實現農村集中供熱全覆蓋;
6、投資2400萬元,實施香邑、河東、北莊、太秦、上馬、驛橋6個村農村生活污水綜合利用工程;
7、投資5000萬元,建設晉都廣場,即原東城公園;
8、投資1.48億元,建設新二中、市府路幼兒園、張村辦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
9、投資800萬元,將城市公交車全部升級為綠色新能源車輛;
10、投資8200萬元,實施公共文體設施建設工程。
統籌:侯馬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