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全力推動智創體系建設
臨汾新聞網訊 日前,曲沃縣縣委書記楊保春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就曲沃智創園項目進一步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建設智創體系是在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中,結合曲沃實際明確的發展方向。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省委書記樓陽生“走老路只能是歧路、死路,探新路才能贏得出路”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不斷創新,勇于探索,走出曲沃的轉型之路。
會議要求,曲沃各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智創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拿出積極行動;要對標先進,加強學習跟進,結合曲沃實際,強化工作研判,體系化穩步推進;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組織服務水平,在工作思路、方法和機制上求創新,全力推進智創體系建設;要進一步落實責任、細化分工,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要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
據悉,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和省委《關于加快構建山西省創新生態的指導意見》要求,認真落實全市黨政代表團赴浙陜考察學習總結交流座談會會議精神,曲沃縣以智創“1+N+X”體系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縣域創新生態。曲沃智創“1+N+X”體系建設即:建設1個智創園,建設N個域外協同創新基地,引進建設X個科研工作院(所、站);融匯智創展示、人才服務、信息匯集、眾創平臺、入園(寓)評審、聯絡推介等功能,總建筑面積16600平方米,包括智創中心、云展中心、大數據中心、教培中心、人才服務中心、評審中心、直播中心以及人才公寓、餐飲、健身、超市、書吧等附屬設施,承擔信息政策匯集、組織推進創新、中介聯絡服務等三大平臺功能。 (張濤)
活力曲沃 智創之城
席鐵鑄
曲沃,一方智慧創新的熱土,這里春潮涌動,千帆競發。沃國大地上,以“三大中心、八大園區”為基礎的“智慧菜谷”,以“兩大鋼企、六大產品”為主導的綠色鋼鐵,以“六大景區、四大園林”為核心的全域旅游齊頭并進,產業轉型蹄疾步穩。
2020年,曲沃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乘勢而上,提出了“推進智創‘1+N+X’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創新生態”的意見,強力打造1個智創園、N個協同創新基地、X個駐沃科研院(所、站),以此構建智創新體系,啟動發展新引擎。
一園區夯基
鋼鐵工業、智慧菜谷、現代農業、文化旅游是曲沃的四大優勢產業,縣委以此為依托大手筆實施了智創園項目,為智慧發展打牢基礎。
智創園位于曲鄭路中段8號樓及臨街兩層商鋪共計16600平方米建筑內。項目將高標準打造“智創樓”和“智匯樓”,功能劃分為“1寓7中心”。1寓即人才公寓。包括80套初、中、高級人才公寓,10套居家式眾創空間以及餐飲、健身、超市、書吧等附屬設施;7中心即智創中心、云展中心、大數據中心、教培中心、人才服務中心、評審中心、直播中心。
“1寓7中心”采取政府管理、專業團隊運營的模式。在運營中發揮中樞紐帶作用,打通人才、技術、產業互通“最后一公里”,實現產學研有機融合。通過組織開展創業大賽、智創直播、離岸孵化、人才直聘、金融支持、智創論壇等活動,營造全社會濃厚的智創氛圍,實現信息技術應用服務的新突破,產業新材料、新技術研發應用的新突破,農業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新突破,人才引進數量質量的新突破,創新企業孵化落地的新突破,金融、信息服務創新創業的新突破,進一步夯實曲沃智創基礎。
N基地蓄勢
智創范圍有多廣,互聯互通是關鍵。為了延伸智創體系的寬度和廣度,曲沃縣在2020年的智創規劃中設定了4個域外協同創新基地,后期還將根據產業發展需求,進一步拓展建設。
4個域外協同創新基地分別是由通才工貿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學合作建設的西安協同創新基地,由通才工貿有限公司、意大利達涅利ABS公司研發中心合作建設的天津協同創新基地,由立恒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旦大學合作建設的上海協同創新基地,由閩光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廈門鎢業集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合作建設的廈門協同創新基地。
四大基地將聚焦縣域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在鋼鐵產業鏈優化、新材料研發、新工藝應用等方面深化產學研合作,推進人才柔性引進。協同創新這一模式集聚起了科研院所(高校)創新資源,與產業要素實現無縫銜接,為打造產業特色鮮明、規模集聚明顯、產學研合作緊密、科技服務體系完善、產業競爭優勢顯著的創新要素和產業要素集聚區積蓄了能量。
X機構賦能
智創的關鍵在于科研,目的在于發展。曲沃以縣域重點企業、重點產業為依托,吸引科研院(所、站)駐沃科研,建立科研、中試、推廣基地,實現科研-技術-產業的有機融合,為縣內重點企業技術革新、重點產業創新發展賦能添彩。
按照規劃,2020年曲沃縣將引進建設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曲沃果蔬產業研究院、全球中醫農業黃河金三角·曲沃科技創新(果蔬)基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蔬菜生理生態與生物技術團隊曲沃工作站、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工作站、山西農業大學技術人才曲沃培訓基地、北京農學院技術轉移曲沃工作站、山西省設施蔬菜提質增效協同創新中心曲沃基地、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曲沃實訓基地、太原理工大學“現代冶金研究院”、“晉南產業學院”、臨汾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基地等11個科研院(所、站)。后期還將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拓展建設。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科研機構基礎設施完善,人員配備到位,科研方向明確,推進成效明顯。屆時,曲沃將以科研機構為依托,借腦施策,解決重點項目、重點工作中的技術難點,引進更多的專業人才;通過精準出擊、靶向創新,為綠色鋼鐵、智慧農業等產業注入活力;通過推廣應用,讓曲沃的創新成果走出去……那時,曲沃的信息技術應用會有新突破,新材料新技術研發會有新突破,人才引進數量質量會有新突破,創新企業孵化落地會有新突破,曲沃孜孜追求的高質量發展會有新突破。
創新之要在于人才,智慧發展唯有實干。智創“1+N+X”體系建設,將激發起全社會濃厚的智創氛圍。該縣將乘著智慧創新的快車,奮勇爭先、蹚出新路,為把曲沃建成創新活力充分涌流、創業潛力有效激發,創造動力競相迸發的創新生態縣區級新標桿而不懈努力。
縣長直播帶游帶貨
連日來,領導干部化身網紅主播,走進直播間帶貨,受到廣大群眾一致點贊。領導干部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想方設法強力推介地方農業特產和文旅產品,線上叫賣、線下叫好,網絡銷售常態化成為全縣農旅產品走向市場的重要手段,也成為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圖為曲沃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孫惠生,副縣長魏波、崔永慧在直播間帶游帶貨時的情景。陳一銘 攝
天賜玫瑰種植,因勞動強度小、效益明顯,受到農戶的歡迎。曲沃縣南柴村以土地流轉方式集中連片發展天賜玫瑰,把它當作一項農民增收致富的朝陽產業。圖為農戶在玫瑰園采摘玫瑰鮮花。姚俊麗 攝
農業托管利萬家
曲沃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帶領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這一目標,大力推廣農業托管服務,有效解決了外出打工農民地沒人種、沒人管的問題。
因為夏收夏播,6月份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今年同樣是6月,曲沃縣秦崗村78歲的李志剛卻悠然自得地站在地頭,他定氣神閑地看著地里玉米播種機作業,三下五除二便完成夏播,切身體會到了農業托管的便利和高效。
老李說,以前種十幾畝玉米很熬煎,現在讓托管站把地托管了耕種,以后別說十幾畝,地再多也不發愁了。
“你外出掙錢,我代你種地。”這些農業托管服務標語讓老李看著心里就感覺很踏實。老李還說,雖然地讓托管所管了,但實際土地所有權還是自己的,也不是說人家想給你種啥就給你種啥,而是咱個人想種什么給人家說一句人就給你種上了。這種方便是以前想不到的。
在曲沃,像老李這樣享受農業托管便利的人還有很多。由于外出務工人員多,小麥產量高,秦崗村被確定為全縣小麥托管的第一個試點村。合作社從小麥播種、施肥、病蟲害統防、收獲、秸稈還田實行全過程作業,每畝地只需交納204元的服務費,就可以當甩手掌柜,而且國家每畝地還補貼86元。秦崗村民李白義說,現在村里大部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種地呈明顯老齡化,農業托管服務給農戶代耕、代播、代收,大大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和作業費用,農戶一是省力二是省錢三是省心,也促進了農民對種地的熱情,而且收益上也有了保障。秦崗村村委會主任李軍玲介紹,自從2018年實行農業托管,全村從開始連片作業到現在全覆蓋,今年已經達到3000畝左右,畝產量都在1000斤左右,增產增效明顯。這就是農業生產托管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永利農機合作社是曲沃縣農業生產托管試點之一,該合作社從2018年開始實行小麥托管模式,托管面積由原來1000畝擴大到如今2000余畝。據永利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劉斌介紹,今年合作社出動3臺玉米播種機和3臺小麥收割機為老百姓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后隨著托管服務的拓展,作業機械數量還會大幅度增加。
農業托管是農戶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的耕、種、防、收全部或者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的經營方式。曲沃縣結合實際,出臺了《曲沃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實施方案》,一是縣托管辦與各服務組織分別簽訂《曲沃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合同》和《目標責任書》。二是各服務組織與被服務農戶簽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合同》,作業時填寫《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作業單》,共簽訂服務合同2.98萬份,每份作業單上有服務農戶簽字摁手印予以認可。形成了以集體經濟組織為主,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為輔的生產托管服務模式。
曲沃縣農村經營服務中心副主任梁棟說,今年全縣夏季小麥機收6萬余畝,玉米機播4萬余畝。往年全縣麥收工作需要20天,玉米播種需要24天。通過托管后,分別減少了7天和10天時間,小麥從原來的畝產700斤增到現在的1000斤以上。托管后,服務組織可以集中機械、集中時間規模作業,既節約了作業時間,又做到了適時收獲、播種,不誤農時。兩年來,全縣累計服務農戶4.52萬戶,通過電話抽查和入戶調查,共回訪農戶3218戶,占服務農戶的7.1%,農民滿意度達100%。
從2018年開始農業托管以來,曲沃縣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以村集體經濟為主導的服務模式,在農業生產中發揮巨大作用,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效益,而且已經逐步開始在大蒜、蘋果等經濟作物上進行了一部分試點。下一步,曲沃縣繼續將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從部分環節向供種、耕種、防、收到銷售全程托管運作,從糧食作物向果蔬作物拓展,使全縣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俊麗 鐵鑄)
以晉系青銅之名
話中國成語故事(六)
青銅酒器——爵
夏商周三代,是酒與禮制結合最為密切的時代,這一時期的酒禮,造就了形制豐富、變化多樣的古代酒器,今天介紹的是青銅酒器組合中的代表性器物——爵。
爵
這件爵出土于晉國第一代國君燮父夫人的墓葬,前面有傾酒用的流,便于里面的液體倒出,后面有尖銳的長尾,旁邊有獸首形鋬(把手),口沿上還有兩個傘形的小立柱,高冠長尾,舒展不拘,整體造型像一只欲展翅高飛的雀鳥,可以說爵是青銅器群體中最具動態美的杰作了。
那青銅爵上形若傘形的立柱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文獻中未見記載,因此引人遐想、有很多猜測。不過據專家考證,青銅爵的立柱其實是用來掛濾網的。因為夏商周時期的酒并非后世所用的清澈的蒸餾酒,而是釀后連糟混置的黃酒,因而酒體渾濁,在飲用或祭祀之時需要用網狀物把殘留的酒糟和植物渣滓分離出來,澄濾干凈,再加上爵是用來祭祀的禮器,那敬神自然要用最純凈的酒,過濾之后方能“用獻用酌”。
接下來給大家講的這個故事,就與青銅爵有關。
加官晉爵
《左傳·莊公二十一年》載:“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鑒予之。虢公請器,王予之爵,鄭伯由是始惡于王。”
西周末年周幽王上演“烽火戲諸侯”的鬧劇,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鄭國國君曾會同晉文侯、衛武公等各路諸侯勤王救駕,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陽,立下了汗馬功勞。到了周惠王在位時,鄭國國君鄭厲公設宴招待周惠王,惠王將王后使用的鞶(pán)鑒(一種用銅鏡裝飾的帶子)賞賜給了鄭厲公。不久,另一位諸侯國虢國的國君向惠王要賞賜時,惠王賞給虢公一件青銅爵。鄭厲公聽說這件事后勃然大怒,對周惠王心生嫌隙。之后,鄭國干脆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還把周王派來的使者給扣壓了。
聽到這,大家肯定疑惑了,為什么一件銅爵會引發這么大的矛盾呢?這是因為商周時期的貴族祭祀和飲酒所用酒器有著十分嚴格的制度規定。依據當時的禮制要求,貴族們使用的酒器,根據身份的高低貴賤有著嚴格的區別,只有身份尊貴的人才能使用銅爵。
所以鄭國國君在聽說周王賞賜了虢公一件銅爵之后才會勃然大怒。爵在當時,絕非普通的禮器,它代表貴族的等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爵位”。《禮記·王制》中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凡五等,謂公侯伯子男也。”就是說,周朝有五等爵制,從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以后各代的爵稱和爵位制度則因時而異。爵代表著身份和地位,并由此衍生出了今天的成語——加官晉爵。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