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召開“鞏固脫貧成果 完勝收官之年”工作推進會
任天順主持會議
7月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汾西縣委書記任天順主持召開全縣“鞏固脫貧成果
完勝收官之年”工作推進會,傳達貫徹全省鞏固脫貧成果推進會精神,對如期完成攻堅任務、鞏固脫貧成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汾西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安文,市委脫貧攻堅駐汾西縣工作組組長元福明,在家的副縣級以上領導出席會議。
任天順傳達了全省鞏固脫貧成果推進會精神。他要求,要強化“交總賬”意識,思想上務必重視重視再重視,行動上務必堅持堅持再堅持,收好官、交好賬,兌現“軍令狀”,確保決戰完勝、全面收官。要從嚴從細從實做好迎接“普查”各項準備工作,所有幫扶責任人全部深入下去,幫扶責任和幫扶措施務必牢記在心,務必落實在行動上,確保不落一戶、不缺一項、不漏一人,確保所有群眾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確保所有硬性指標全部達標。要緊盯經濟運行,做好市政府經濟運行督導調研組交辦6月份問題清單和任務清單的整改。要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加快推進汾西新中學、汾西新醫院等各項城市項目、交通等各項民生工程建設,29項重點工程建設責任單位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深入項目一線,堅持一線辦公,協調解決問題,保質量、保安全、保環保。要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緊盯集聚區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積極協調幫助解決,確保各在建項目按照序時進度順利推進。
張安文要求,各鄉鎮(社區)、縣直各單位都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普查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政策措施落實到戶到人,把數據信息核細核準,全面、準確地展示全縣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講好“汾西的故事”。要抓好易地扶貧搬遷評估核查工作,各鄉鎮要結合工作實際,對照評估內容,補齊短板弱項,按照時間節點,做實做細工作,切實打好易地扶貧搬遷收官之戰,確保順利通過評估核查。要抓好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主動扛起整改責任,舉一反三、延伸擴面、細化措施,確保整改工作扎實有效。
會議還對脫貧攻堅普查工作進行了培訓學習,部分鄉鎮、縣直單位、村支書、第一書記就普查工作進行表態發言。
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汾頤堂,各鄉鎮(社區)、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等會議室設分會場。
重溫入黨誓詞 回顧莊嚴承諾
任天順參加縣委辦黨支部黨日活動
圖為黨日活動現場 侯建兵 攝
7月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汾西縣委書記任天順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縣委辦黨支部“踐行領袖囑托 率先蹚出新路”主題黨日活動,與大家一同重溫了入黨誓詞,回顧入黨時的莊嚴承諾,并帶頭交納了黨費。
任天順指出,開展以“踐行領袖囑托 率先蹚出新路”為主題的黨日活動,主要目的和意義是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引導全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進一步在決戰完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各級各部門要在進一步拓展主題黨日活動上下工夫,以不斷探索主題黨日的多樣性和有效性,引領黨員干部在一次次具體的活動中錘煉黨性、升華提高。縣委辦公室作為縣委的重要工作部門,既是樞紐機關,也是示范窗口,是服務最直接、聯系最廣泛、保障最關鍵的部門。工作中要講政治、講學習、講紀律、講奉獻,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在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上當標桿、作表率。
完善功能規劃 提升服務品質
張安文調研窯洞文化旅游景區項目
圖為調研景區項目現場 侯建兵 攝
7月13日,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安文深入師家溝現場調研指導汾西縣窯洞文化旅游景區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他要求,要完善功能規劃,提升服務品質,更好地推介汾西旅游,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
張安文實地查看了項目建設情況,詳細聽取了項目規劃實施和建設進度情況匯報,并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張安文強調,旅游景區公共服務設施是提高旅游服務水平、打造旅游品牌、展示汾西形象的重要抓手,項目建設一定要堅持科學嚴謹的態度,高起點規劃,高標準管理,高質量建設,突出汾西縣窯洞文化品牌,更好地吸引游客、服務游客,滿足游客需求,讓游客進得來、留得下。
張安文強調,旅游景區建設對提升城市形象,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各施工單位要明確目標,倒排工期,加快進度,安全施工,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并將項目建設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確保窯洞文化旅游景區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早日竣工投入使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
省級平安縣揭曉 汾西縣榜上有名
近日,省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命名2018、2019年度省級平安縣(市、區)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太原市杏花嶺區等49個縣(市、區)入列,汾西縣榜上有名。
2018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平安建設的決策部署,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深入開展平安山西建設各項工作,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太原市杏花嶺區等49個縣(市、區),圍繞平安山西建設,不斷深化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系統治理,扎實開展掃黑除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各項工作,為全省平安建設提供了典范。
《決定》指出,被命名的省級平安縣(市、區)要珍惜榮譽、戒驕戒躁,進一步鞏固創建成果,發揚成績,在深化平安山西建設的過程中再接再厲、再創佳績,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全省各級各部門要以被命名的省級平安縣(市、區)為榜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關于平安建設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創新思路,強化措施,努力使人民群眾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記者 王德政)
“平安汾西”抖音短視頻、微電影創作大賽成功舉辦
近日,“平安汾西”抖音短視頻、微電影創作大賽決賽在縣應急管理局舉行,汾西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趙志紅,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雙花,縣政協副主席魚晶明參加并為獲獎作者頒獎。
2020年6月是全國第19個“安全生產月”。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整體安全水平,扎實推進安全宣傳工作,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和疫情防控工作,縣安委會舉辦了“平安汾西”抖音短視頻、微電影創作大賽。大賽以“消除事故隱患 筑牢安全防線”為主題,各鄉鎮、縣直各行業領域部門選送,共征集作品58個,經過網絡公開投票,專家組資格評選,決賽等環節,現場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10名,網絡人氣獎10名,優秀組織獎6名,優秀創意獎5名。
趙志紅在講話中說,安全生產是一項造福人民的偉大事業,責任重于泰山,事關穩定大局。各級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本著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態度,迅速行動起來,嚴格按照活動要求,廣泛動員,積極參與,為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建設美麗新汾西營造和諧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
福建圣農集團與洪昌公司進行項目對接洽談
月加工量可達到900噸以上
生產車間一角
7月9日,福建圣農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總監席軍帶領技術團隊深入洪昌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就肉雞熟食產品加工合作事宜開展對接洽談。
圣農團隊首先對洪昌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的肉雞屠宰線和熟食加工生產線分別進行了調研,隨后就雙方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度對接洽談,初步達成“熟食”產品代加工協議。
下一步,圣農集團將派駐熟食研發團隊、技術團隊和銷售團隊進駐洪昌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對公司“熟食”產品生產、加工進行精準指導,確保洪昌熟食生產線滿負荷生產,月加工量達到900噸以上。
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拆舊復墾復綠工作任務
7月2日,汾西縣召開易地搬遷復墾復綠推進會。會議通報了當前全縣拆舊復墾復綠工作總體進展情況,指出并研究了當前復墾復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狠抓落實,把省委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作為當前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相關鄉鎮要落實主體責任,保持整村拆除決心不變,緊盯拆遷、復墾、驗收三項任務,把問題摸透、時序排好、責任劃清,抓緊制定實施方案,按時序進度推進完成。縣自然資源局要落實指導責任,成立工作專班,與上級部門多對接、多研究,把底數摸透、標準弄清、時序排對,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拆舊復墾工作任務。
數說脫貧成果
汾西縣轄8個鄉鎮1個社區,總人口14.56萬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109戶40779人,截至2019年12月底,累計減貧13899戶40284人,12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從32.4%下降到0.4%。
駐村幫扶團隊
選派駐村工作隊120支,第一書記、第一副書記、工作隊長、工作隊員387人,3759名幫扶責任人“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貧困戶。
產業發展帶動
建成肉雞養殖大棚373個;
核桃總面積達19.6萬畝,掛果8萬畝,年產值6000萬元;
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186.7兆瓦,年產值2.2億元;
發展玉露香梨1.7萬畝,掛果4000畝,年產值3200萬元;
發展黃粉蟲、食用菌等“一村一品一主體”產業項目92個;
實現了“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幫扶”的目標。
移民搬遷安置
投資3.8億元,實施6個鄉鎮63個自然村2897戶8527人的易地移民搬遷工程,規劃建設9個集中安置點。
生態工程補償
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5.3萬畝,補助3416.37萬元,組建39個造林合作社,吸收貧困社員701人,聘用貧困護林員288人。
教育扶貧資助
累計投入2.02億元,受益學生11.15萬人次,確保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不讓一個家庭“因學返貧”。
社會保障兜底
享受農村低保貧困戶4211戶,特困供養貧困人口382人;
健全救濟救災、孤兒和殘疾人保障等救助保障體系,發放救助1.55億元;
投資1841萬元,為貧困戶全額代繳醫療保險,補償救助1.8萬人次1.45億元,實現農村低保應保盡保,特困人員應養盡養,孤寡殘疾應助盡助,貧困患病應補盡補。
基礎設施提升
投資8.76億元,實施大型集中聯片供水工程16處、農村供水工程160處;
實施農村“四好路”545公里、建制村到自然村道路改造195公里、村內主干道改造37公里;
接通120個行政村互聯網寬帶;
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87.56公里;
配套建設120個村級醫療衛生室;
新建改造行政村文化廣場86個3.8萬平方米。
汾西縣永安鎮澗底村澤宇光伏發電站
文圖除署名外均由汾西縣新聞網絡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