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努力實現浮山高質量轉型發展

2021-06-12 15:42:44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辦好“三件大事” 做好“五篇文章” 打造“一地一區一城”
努力實現浮山高質量轉型發展

堯山森林公園一角

四好農村路

群眾在傳統古村落游園休憩

丞相河大橋施工現場

第二屆廚師人才暨浮山刀撥面“廚師之星”評選活動現場

廚師培訓

搶抓時機奪豐收

堯田雜糧醋生產車間

輕工科技園區威盛達通防火建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學生們集體朗讀《弟子規》

張莊現代農業設施蔬菜示范園區

寨圪塔鄉藥茶生產基地連翹采摘現場

農業技術培訓現場

群眾用傳統工藝制作手工粉條

易地移民搬遷新村

四十嶺風力發電

  臨汾新聞網訊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6月的浮山大地,一片欣欣向榮。

  浮山是堯嗣故都,霍光故里,“弟子規”作者賈存仁的故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彭德懷、鄧小平等在此飲馬屯兵,抗擊日寇。這里曾是抗日戰爭前哨,又是解放戰爭大后方。太岳區岳南辦事處、岳南二地委、太岳二地委機關和軍分區司令部長期駐地。近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歷經革命戰爭年代的淬煉,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洗禮,古老的神山大地煥發勃勃生機,社會事業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日益幸福。

  近年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浮山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推動黨的建設和黨領導的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

  經濟轉型在創新驅動、結構調整中邁出新步伐。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能。積極發展蔬菜、干鮮果、養殖等農業特色產業,提升張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收入增速連續五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改造提升傳統鐵礦產業,設立產業集聚區,威盛達通新型防火建材、華潤風電等新材料、新能源項目落地投產。電子商務、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全縣三次產業比由2015年的9.9∶66.4∶23.7調整為2020年的11.9∶50.2∶37.9,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

  建設小康在精準施策、聚力攻堅中取得新成就。“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貧困縣順利摘帽,現行標準下7328戶2138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污染防治攻堅戰效果顯著,持續推進“散亂污”企業治理等污染防治,累計完成造林綠化12.3萬畝、生態治理修復5936畝,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成效明顯,統籌做好各領域國家安全工作,扎實開展“三零”單位創建,毫不松懈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狠抓安全生產,先后開展了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城鄉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等系列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形勢穩中向好;不斷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縣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城鄉設施在協調發展、基礎改善中發生新變化。大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農村旅游公路33公里、“四好農村路”497公里,鄉村交通條件明顯改善;完成了集中供熱擴建、 防洪排澇設施建設、部分街巷改造等系列城市建設工程,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加快推進引沁入汾浮山供水、臣南河水庫、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建設項目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農村建設項目,保障性住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成效明顯,城鄉電網、通信網等建設都有新的進展,全縣基礎設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深化改革在先行先試、突破藩籬中煥發新氣象。統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一些重大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階段性成效。認真做好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試點工作,黨政機構改革、事業單位改革、鄉鎮機構改革深入推進。監察體制、群團、公立醫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事項順利完成,國企國資、收入分配制度、文化旅游、司法體制等改革事項都取得了新的成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全面開啟“一枚印章管審批”,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全縣改革推進態勢更加強勁,改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引作用更加凸顯。

  民生福祉在靶向發力、補齊短板中得到新增進。堅持每年實施一批民生項目和惠民工程,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持續攀升。就業規模穩定增長,城鎮累計新增就業5702人,農村勞動力累計轉移就業8369人。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實施了浮山中學和臨汾一中集團化辦學,第四、第五幼兒園建成投用。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愛國衛生運動深入持續開展,醫療集團管理水平、基礎設施、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縣內就診率逐年增長。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民健身氛圍日益濃厚。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基本達到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

  民主法治在加強領導、凝聚力量中實現新發展。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工作監督、法律監督等工作進一步加強。支持和保證人民政協開展工作,切實發揮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作用。創新統戰工作方式方法,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聯系,做好宗教工作,團結各方力量助推浮山發展。圓滿完成“七五”普法任務,法治浮山建設穩步推進。工會、共青團、婦聯、黨史、檔案等工作卓有成效。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雙擁共建成效顯著,國防動員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黨的建設在從嚴從實、固本強基中開創新局面。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切實增強。全面加強意識形態工作,深化精神文明建設,保持了意識形態領域健康向上、思想輿論環境平穩向好的態勢。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建設,順利完成縣鄉換屆及村(社區)“兩委”換屆試點任務,機關、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領域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加大干部交流和年輕干部培養力度,加強干部日常監管,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不斷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一體推進“三不”,充分運用“四種形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扎實做好省委巡視、市委巡察整改工作,實現十三屆縣委任期內巡察全覆蓋,持續鞏固發展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作出了“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重要指示。堅決扛起“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歷史使命,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浮山義不容辭。

  作為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必將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既要找對路子,形成有力支撐,還要持之以恒走下去。

  聚焦發力,著力辦好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改善縣域交通條件、打造廚師勞務品牌“三件大事”。

  產業集聚區是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是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主戰場。浮山產業集聚區規劃布局為“一區兩園”,包括雙新產業園區和輕工科技園區。

  雙新產業園區規劃面積5.51平方公里,為承接沿汾板塊產業轉移,園區規劃以煤化工、精細化工為主導產業,發展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業。目前,園區總體規劃、產業規劃和規劃環評已編制完成并通過審查,已有5家企業入駐。總投資11.58億元的園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同步實施,園區道路、供水、供電等要素配置循環到位,可滿足入駐企業的生產要求。

  山西臨汾染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型染料遷建項目是今年浮山落地的第一個項目,山西臨汾染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響應臨汾市委、市政府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號召,早日“退城入園、退川入谷”,初步確定搬遷至浮山雙新產業園區后,浮山縣縣委書記扈新起親自部署,成立以縣長王興為組長的工作專班,落實項目具體進度,在兩個月內完成了項目落地,目前項目可研報告已經專家評審,用地進入出讓程序。該項目的成功落地,為浮山今后的招商引資提供了積極的經驗。

  進入六月,輕工科技園區山西漢中洋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較之前更加繁忙,公司副總經理丁鵬正指揮工人將5000箱沙棘汁、唔嘿飲料裝箱打包發往廣東。丁鵬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今年銷售任務的百分之九十,隨著銷售旺季的到來,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刷新。這些訂單量的增加,不僅解決了周邊50多名群眾的務工問題,更帶動了全縣小雜糧產業的發展。

  連同山西漢中洋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目前已有10家企業入駐輕工科技園區,該園區位于浮山縣城北,規劃面積4.22平方公里,城區經濟區位明顯,產業定位為農副產品加工業,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

  “一區兩園”積極構建“三產聯動、產城融合”的循環產業發展體系,進一步促進煤、焦、化、工等傳統產業轉移,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帶動農副產品加工、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產業協同發展,對于優化產業結構、發揮資源優勢、加快經濟轉型,將起到極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要想富,先修路。日前,臨汾至沁水高速公路臨汾至浮山段(一期工程)項目捷報頻傳,經過前期大量的準備工作,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線位方案評審。環評報告、水土保持方案、防洪安全評價報告、征占用林地報告、壓覆礦報告、地質災害評估報告等也已編制完成,待可研報告批復后即可上報對口部門審批。

  大力實施“交通先行”戰略,修建高速路、改造現有路,構建內暢外聯、四通八達、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從“交通死角”變“交通樞紐”,交通這個制約浮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即將被打破。

  同時,繼續推進省道230縣城至浮山界拓寬改造、丞相河大橋建設項目,對全縣各行政村道路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加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力度,確保每個行政村道路都能達到雙向通車,每個自然村都能通硬化路。同時嚴格落實農村公路“路長制”,加大“三亂”執法力度,確保農村公路不失養、不失管。

  發展產業,帶動就業,是強縣富民的重中之重。浮山縣從事廚師行業人數達上萬人,遍布全國22個省市,其中不乏獲得“中國烹飪大師”“中華金廚獎”“山西省烹飪大師”等榮譽的名廚。浮山燒麥、刀撥面、“六六宴”、面塑等更是位列臨汾市非遺文化保護項目,享譽全省。

  浮山籍廚師王登紅從事餐飲行業已有30多年歷史,今年他將自己在臨汾市環城南路的一家飯店升級為浮山刀撥面加盟店,“現在每天店里的營業額都基本達到了3000元,單日營業額比之前要多1000多元。”王登紅說。

  今年以來,浮山著力打造廚師勞務品牌,在人口小縣改革中新設正科級事業單位——浮山廚師勞務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具體推動落實。同時,重點做好廚師專業化培訓、餐飲規模化發展、產銷鏈條化運營工作,繼續開展廚師大賽活動,積極申報“浮山廚師”省級勞務品牌,加強廚師培訓基地建設,先后在太原、臨汾等多地創建“浮山刀撥面”加盟店,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加盟店掛牌正式運營,預計到2021年年底將發展到100家以上,廚師勞務品牌帶動餐飲業規模發展,拉動蔬菜、干鮮果、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全環節流通,推動種植業、運輸業、制冷業、餐飲服務業等協同發展,把傳統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形成“一業興、百業旺”的良好局面。

  突出重點,全力做好轉型發展、城郊經濟、惠民富民、深化改革、安全穩定“五篇文章”。

  做好轉型發展文章。強化“轉型為綱”理念,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縣、人才強縣戰略;通過扶持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改造升級鐵礦企業裝備和技術、做強做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促進一產二產蓬勃發展;超前布局新業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

  做好城郊經濟文章。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規范城市建設秩序,提升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生態文明、踐行綠色生活的濃厚氛圍。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加快補齊補強農村飲水等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農村生活設施便利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積極推進東陳古村落項目建設,以太皇峪自然生態旅游景區為依托,結合八路軍總部舊址等紅色旅游資源,聯合打造生態康養與紅色文化于一體的旅游項目,提升鄉村文化內涵。

  做好惠民富民文章。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點圍繞“一老一小一青壯”全生命周期,全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養老事業產業統籌發展、教育全面振興、醫療衛生健康持續發展、“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工作,進一步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做好深化改革文章。突出抓好人口小縣機構改革試點工作,牢固樹立“大部制、扁平化、強基層、重實戰”理念,著力解決“成本高、程序多、運行慢、人浮于事”問題,真正實現“1+1>2”的化學反應,探索出浮山經驗和浮山特色。同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能源革命綜合改革、“三塊地”改革等改革事項。

  做好安全穩定文章。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以鞏固、深化、拓展“三零”單位創建工作為抓手,統籌抓好政治、社會、生態、糧食、網絡、食品藥品等一系列安全。堅決有力抓好安全生產,扎實推進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百日行動”,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用情用力抓好信訪維穩,落實好領導接訪制、包案制,維護全縣大局和諧穩定。

  百舸爭流,破浪者領航;千帆共進,奮勇者當先。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臨汾市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關鍵之年,浮山將切實擔負起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任,全力打造一地:省域副中心輻射地,一區:優勢產業集聚區,一城:綠色宜居品質城,在新起點上開創新局面,在歷史性趕考中交出新答卷。

  文圖由浮山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修水县| 疏勒县| 苗栗县| 连城县| 乌什县| 绥滨县| 长治县| 台中县| 勃利县| 铁岭市| 千阳县| 方城县| 赤峰市| 志丹县| 望江县| 蓝田县| 莲花县| 合江县| 石家庄市| 海盐县| 凭祥市| 海伦市| 庄河市| 安化县| 房山区| 临西县| 建德市| 乐昌市| 古蔺县| 孝感市| 佛山市| 六安市| 宁安市| 财经| 陵水| 祁阳县| 通城县| 西丰县| 社旗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