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麗鄉村 樂享幸福生活
——喜看襄汾縣新城鎮蒙亨村新變化
蒙亨村黨群服務中心
美麗蒙亨全景圖
鼓舞士氣,振奮人心,鄉村振興宣傳標語處處可見
定期為70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
鮮花綻放 街靚人美
豐收的年畫掛起來,幸福的日子美起來
蒙亨村公共浴室
蒙亨村干凈整潔的通村公路
蒙亨村供水工程管理站
“七一”前夕,走進襄汾縣新城鎮蒙亨村,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圖景讓人心生向往。
干凈整潔的通村公路,排列整齊的路燈,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圖文并茂的政策明白墻、文明和諧墻,盛夏時節,一道道靚麗的鄉村風景線呈現在眼前。
蒙亨村與曲沃縣接壤,全村有380戶1120口人,耕地面積3300余畝,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村莊。
企業家出身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孟憲峰務實沉穩,身上有一股子踏實的韌勁。初見他時,他正在村子里忙活。他說:“我們蒙亨村是襄汾的南大門,也是縣委書記劉春林包聯的村子。劉書記多次來我們蒙亨村,給了我們很多支持、指導和建議。”
領導的殷切關懷和真心幫扶,讓這個上任不久的年輕人堅定了帶領大家加快發展的信心,他決心讓蒙亨村美起來,讓蒙亨人的日子甜起來。
村委會副主任黃偉用一串數字道出了蒙亨村的新變化。“5月9日全縣干部大會召開以來,我們村著力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籌資100余萬元,對村內三級路以東人畜飲水和排水系統進行了修建和改造,新增應急水井1座,水表井11個,更換智能水表87塊,更換主管道3200多米,入戶管道9000多米,實現了集中供水智能化。修建污水主管道1420米,入戶管道1200多米、污水井29個、恢復水泥路面1150平方米、柏油路面520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300平方米,進一步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數。”
今年以來,蒙亨村以黨建為引領,凝聚群眾力量,推動基層治理與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村民幸福指數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共同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基層治理開新局
入戶走訪是田建剛的日常工作之一,他是村里的微網格員,也是二巷的巷長,巷里19戶60多口人的大事小情,他心里都有一本賬。
像這樣的“網格員+巷長”,全村有14個。
蒙亨村“兩委”根據村民居住地域分布,實行“黨建+網格+巷長”網格管理機制,建立起“村黨支部—二級網格員—網格黨小組—微網格員”四級體系,推行“支部牽頭、按戶定網、黨員入網、專兼結合、全科運行”網格管理機制。
全村被劃分為4個網格黨小組,由黨員和群眾代表組成的14名微網格員下沉各巷,充分發揮各自特長,在電信詐騙防控、公共安全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疫情防控等平安建設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黨建+網格+巷長”網格管理機制,把黨組織的力量延伸至基層治理的每一個微單元,把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變成了服務群眾的“最美零距離”。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
村里的垃圾不落地也是微網格員的管理范圍。
微網格員帶頭入戶宣傳、大街每天專人清掃、保潔員每天固定時間專車收集生活垃圾,保障了全村垃圾不出門、出門不落地。
62歲的延學宏既是村里的微網格員,又是衛生監督員。他說:“我們這個‘兩委’班子從去年上任以后,外塑形象,內強素質。在外塑形象方面,主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環境衛生,使我們村的環境衛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年來沉睡的垃圾,終于把它清理出去了。環境的改善不是一時的,我們要建立一個長效機制,垃圾不出門,出門不落地,三個人掃,一個人運。在管理方面,制定了一些制度,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鄉村美景入畫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換來了鄉村環境面貌的嶄新容顏,村頭巷口綠樹環繞、清新整潔,“眼見為實”的變化,得到群眾的一致點贊和支持。
曾當過多年村干部的王春茂感慨地說:“親戚朋友一來了村里也說,哎呀,蒙亨變了,又干凈又漂亮。”
迸發鄉村“新活力”
一道水分成7股,先到高處、再到低處,全村300多戶分著吃,這是多少年來蒙亨村吃水的現狀。加之管道老化、承壓能力差,水量不敢過大,家家只好建水窖,十天半月才能放一次水,常年存水吃。
為改善村民生活條件、打破吃水難的困境,今年4月,蒙亨村“兩委”想方設法籌資100多萬元,實施了村內三級路以東人畜飲水安全改造工程。
今年5月,蒙亨村的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完工,村東的87戶村民用上了24小時不間斷供應的自來水。
王春茂便是其中的一戶。“現在24小時都有水,老百姓非常高興,都覺得新班子確實有能力,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大難題,大家伙兒不僅有水吃了,而且吃得既安全又放心,水質也好。”
用水難題解決了,污水處理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今年蒙亨村實施污水處理“一事一議”項目,投資30萬元進行了污水處理改造工程。夏天臭氣熏天、冬天污水結冰的現象徹底成為歷史。
“以前我們的生活用水都從地面上排,夏天氣味特別重、冬天結冰路滑,老人們騎車都怕滑倒,現在整改了以后,生活用水直接都進了排水管道了,又干凈又環保特別好。”
污水工程完工,村民毛淑會的心里說不出的高興。
與此同時,蒙亨村還大力推進農村改廁、天然氣入戶、路燈安裝等工程,村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畫好幸福“同心圓”
鄉村振興為民而振,鄉村振興為民而興。
在蒙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收獲了群眾的滿意和點贊。
村里建起了全縣首批公共浴室,安裝了6套洗浴設施、兩種洗浴系統,每周六日開放,解決了65周歲以上的老人以及低保戶、五保戶的洗澡難題;每月10號左右,70歲以上的老人、殘疾人、五保戶、低保戶還可以免費理發;村“兩委”積極給村里的舞蹈隊提供音響設備和服裝……
貼心的服務暖到了村民的心坎里,群眾的認可度不斷攀升。
84歲的黃玉連每月都會到村委會理發,她說:“不用操心出去理發了,每月到時候人家就來給理發。以前頭發長,理發困難哩,現在真好,方便得很。”
穿著村里新買的舞蹈服,王俊桃跳得分外起勁。“這屆年輕人干勁特別大,他們不畏嚴寒酷暑,只要是老百姓的事兒都放在第一位。比如我們這個舞蹈隊,以前買個服裝、器材費老大的勁了,現在這些問題都及時地解決了,我們的幸福指數高得很啊。”
激活經濟“新引擎”
蒙亨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業村,收入來源單一,村集體經濟薄弱。
鄉村要全面振興,首要基礎就是依托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造血功能,為黨建引領農村治理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蒙亨村根據鎮黨委發展思路,組織村干部、黨員、群眾代表召開專題會議,多方征求意見,決定通過回引能人、引回商機來壯大集體經濟。
在距蒙亨村一公里的地方,晉陽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占地66畝的5000型瀝青砼拌合站建設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廠房。這是今年蒙亨村抓住108國道改線機遇,回引的第一個項目。
“黨支部+機械設備+土地入股”的村企共建模式,將讓蒙亨村集體經濟煥發出新的活力。
“實踐證明,只要能給老百姓干實事,老百姓就會擁護你。只要你維護老百姓,老百姓就會感恩你。”延學宏的一番話道出了群眾的心聲。
對蒙亨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孟憲峰充滿信心:“下一步,我們將以黨建為引領,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之路,真抓落實、苦干實干,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諧魅力蒙亨,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李潔 郭帆 蔣永波)
圖片:襄汾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