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蘋果花授粉
加工蘋果花茶
電子商務
馬連灘果園
托管服務
矮化密植標準示范園 梁建祥 攝
核心閱讀
吉縣是我國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栽植面積28萬畝,年產量超過22萬噸,年產值超過12億元。蘋果生長所需的緯度、海拔、土壤、溫差、光照、空氣質量等條件都最適宜,成就了吉縣蘋果“三個好”,即:好看、好吃、好存?!笆讓弥袊r博會蘋果類唯一金獎”“中國農博會名牌產品”“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中華名果”等一項項榮譽讓吉縣蘋果的品牌形象大大提升。
吉縣以建設全國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為目標,持續推動蘋果產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現有蘋果倉儲冷藏企業48個,果品包裝企業16個,深加工企業2個,實現電商服務7個鄉鎮全覆蓋。吉縣充分發揮“吉祥吉縣 吉地吉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拓展蘋果精深加工,開發出果汁、果醋、果酒、果干、蘋果花茶等系列產品,形成了生產有基地、加工有企業、營銷有渠道的產業化發展格局,讓蘋果產業真正成為全縣的特色產業、主導產業、富民產業。
臨汾新聞網訊 黃河岸邊,人祖山下,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古邑新城——吉縣。這里,黃色瀑布蜚聲世界,綠色生態享譽全國,紅色蘋果暢銷海內外。如今,這“三色品牌”已成為吉縣縣委、縣政府傾力打造的靚麗名片。
滿園秋色關不住,更有果香撲鼻來。初秋時節,早熟的蘋果開始采摘,全國各地的客商絡繹不絕涌入吉縣,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果農的臉上。近年來,吉縣縣委、縣政府圍繞蘋果主導產業,堅持走“特”“優”路線,持續推進吉縣蘋果全產業鏈發展,讓蘋果成為百姓的幸福果、致富果。
立足優勢 推進園區化建設
吉縣有海拔適宜、晝夜溫差較大、光照足、無污染、無霜期長、土層深厚等得天獨厚的蘋果種植自然條件,是農業農村部果樹專家評定的“全國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素有“中國蘋果之鄉”的美譽。目前,吉縣種植蘋果28萬畝,農民人均3畝以上,幾乎家家有果樹、戶戶有果園。
立足“優生區”區位優勢,吉縣以蘋果生產托管孵化園建設為抓手,促進蘋果產業園區化和標準化生產,有效解決制約吉縣蘋果產業發展的生產瓶頸,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為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蹚出一條有效途徑,奠定了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近年來,吉縣捷報頻傳。先后榮獲省級果品產業集群優勢區,全縣柏山寺鄉、壺口鎮、吉昌鎮、車城鄉、文城鄉、中垛鄉、屯里鎮7個鄉鎮的特優蘋果種植基地全部入選省級特優原料基地,一批加工企業榮獲省級“示范加工園區”等榮譽。
2022年3月10日,吉縣舉辦了蘋果生產托管孵化園啟動儀式,加大了園區化建設步伐。
5月,經省政府批準,省級開發區吉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設立,總規劃面積380平方公里,涉及6個鄉鎮、22個行政村。示范區由“一核四園”組成,定位為全國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全國有機旱作農業示范試驗區。
吉縣果業服務中心主任黨建明介紹,吉縣扎實推進蘋果生產基礎建設,重點推進吉縣蘋果孵化園工程建設,生產托管孵化園覆蓋全縣7個鄉鎮。為實現技術規程統一、物資采供統一、機械作業統一、包裝宣傳統一、產品銷售統一,有效解決制約蘋果產業發展的生產瓶頸問題總結經驗,發揮托管孵化園示范帶動作用,為吉縣蘋果全產業鏈發展奠定基礎。
蘋果托管 助推標準化生產
“蘋果托管后實施了機械化作業,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省了人力、物力,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蘋果品質,增加了蘋果收入。”提到蘋果托管,柏山寺鄉西石泉村果農袁建明高興地說。
袁建明種有20畝果園,為了減輕負擔,他把20畝果園的除草、施肥、打藥等環節交給吉縣安果途遠果業專業合作社進行托管,閑暇時間外出務工增加收入。
近年來,吉縣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因園簽約,實行“家政式”蘋果生產托管。由企業、合作社等組織專業服務隊對托管果園進行植保、修剪、施肥、割草等生產作業,為果農提供專業服務、節省投入成本,促進果農增收。
為了推動吉縣蘋果的標準化發展,吉縣縣委、縣政府針對吉縣果樹生長的地域條件和果樹管護的復雜性,制定了《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實施方案》,聚焦蘋果主導產業,通過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著力解決小農戶缺技術、缺資金、缺渠道的生產難題。經過認真實踐和探索,形成了“五方聯手建體系、目標管理下訂單、六統六降優服務、全程參與強監督”的蘋果生產托管模式。
五方聯手建體系,就是建立“龍頭公司牽頭主導、政府部門監督指導、鄉村基層組織協調推動、金融保險機構保障支持、果農積極參與”的生產托管工作體系;目標管理下訂單,即將蘋果生產管理細分工序,并按照關鍵工序、次關鍵工序和一般工序三個等級進行劃分;六統六降優服務,就是統一技術標準,有效降低技術誤差,提高果品品質。統一物資供應,降低農資成本。統一勞動作業,降低農戶勞動強度。統一信息服務,降低果品質量信息追溯成本。統一資金服務,降低違約風險。統一果品銷售,降低農戶推銷成本;全程參與強監督,專門成立了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領導組辦公室,對項目實施主體的項目內容開展情況、實施效果、驗收情況、資金兌付等進行檢查,開展績效考核,并根據項目實際實施情況,給予總體評價,評價結果作為下年度資金分配和項目實施主體確定的重要依據。
吉縣果業協會會長楊朝輝介紹,今年吉縣選定了22家合作社作為蘋果生產托管實施主體,每個合作社托管500余畝,全縣托管果園面積1萬余畝,涉及7個鄉鎮600余戶,為全縣蘋果產業的標準化生產提供了示范和樣板,大大加快了吉縣蘋果提質增效步伐,實現了政府、企業、果農多方受益。
綠色為基 打造有機化品牌
秋日的早晨,行走在群山環繞的祖莊果園里,植被豐茂,空氣清新。漫步其中,蜂飛蝶舞,花香撲鼻,禽鳥鳴聲上下,群鵝覓食其間,牛羊悠閑吃草,妙趣橫生、美不勝收。
祖莊果園位于文城鄉大圪塔村,共1059畝,地處海拔1200米的黃土高原上,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山多地少,水資源匱乏,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
2017年,楊朝輝和他的團隊積極探索蘋果有機旱作生產,打造出我市第一個生態智慧果園,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循環經濟發展之路,為全市蘋果產業發展提供了“吉縣樣板”,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第一批國家級生態農場。
祖莊果園設計了中間低兩邊高、便于雨水收集的路面,并在拐彎或坡路較長的路段修建了旱水池、軟體水窖等路面集雨蓄水設施,成功解決了蘋果有機旱作的缺水難題。通過坡改梯田、修筑地埂、深翻改土、中耕通氣、種植綠肥、測土配肥等措施,把一片荒廢的閑置土地,打造成了春來百花開、夏至綠滿山、秋到果香飄、冬臨雪紛飛的“世外桃源”。
在祖莊果園,蓄水池、地塊、有機肥堆漚處、氣象和病蟲害監測點均安裝了信息采集傳感器,這些數據實時自動傳入信息采集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制定精準的生產計劃,及時預防自然災害和病蟲災害。同時,準確地把生產記錄傳入吉縣“蘋果云”信息化大數據平臺,保證蘋果優質、穩產、豐產,實現產品質量安全追溯。
尊重自然,保護生態,打造循環經濟,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在祖莊果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隨處可見。果園田間地頭種植了各種作物,作為野生動物的隔離帶和寄生帶。格?;ㄚ叡莛はx還美化環境;油菜吸引瓢蟲、抑制蚜蟲,減少了果樹危害;除草機將間作的黑豆青苗粉碎還田,為土壤提供了天然有機肥料……
2020年,祖莊果園憑借“農地質量環境提升、農水集約增效利用、新品種新產品引進適用、農機農藝融合配套、綠色低碳種養循環、生態有機智慧科技”等技術集成,榮獲山西省農業創新創業項目創意大賽一等獎。同年,被環境保護部評為國家第一批有機食品生產示范基地。
楊朝輝表示,下一步將在“生態智慧果園”的基礎上,打造集蘋果有機旱作研學、黃土高原文化產品創作、農業休閑觀光旅游、自然生態康養于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新業態,全面構建蘋果產業化全要素服務鏈、供應鏈、利益鏈,孵化中國蘋果有機旱作的“吉縣樣本”。
多鏈齊抓 加快產業化步伐
8月19日,記者走進屯里鎮太度村吉縣產業集聚區內的山西吉美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區,機械車輛來往不斷,施工現場如火如荼,處處一派繁忙景象。
山西吉美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宏勇介紹,該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高科技食品加工企業,將依托當地的蘋果、蔬菜等產業,生產蘋果脆片、脫水蔬菜等產品。
太度村是吉縣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典型。這里以“山上蘋果、川地蔬菜”為布局,引進玉露香梨、特色養殖、農光互補等項目,夯實了一產發展基礎。引進了新吉縣金智農業光伏有限公司等企業落地建設,以二產調整經濟結構。依托毗鄰人祖山景區的優勢及蘋果生產和加工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包含特色小吃、土特產、趣味活動、民俗體驗等內容的“如意太度村”,并建成芃籬人家特色民宿院落33座,帶動了本村及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春賞花,夏避暑,秋采果,冬踏雪。一年四季風光不同,春夏秋冬景色醉人。這是游客眼中的柏山寺鄉特優蘋果種植基地——西嶺千畝果園,是吉縣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典型之一。
柏山寺鄉黨委書記葛吉平介紹,西嶺千畝果園不光是優質蘋果種植基地,是柏山寺鄉黨委、政府精心打造的旅游觀光園區,還是吉縣縣委、縣政府承辦“果花映秀,探春吉州”蘋果文化旅游節等活動的主要場地之一。這里建設有文化廣場、果樹培訓基地等基礎設施,西嶺觀禮臺、有機蘋果示范基地、休閑小樹林、抗戰遺址等旅游資源,文旅融合在這里具有天然優勢。
近年來,吉縣不斷加大蘋果系列產品研發力度,開發了蘋果花茶、蘋果脆片、蘋果汁小饅頭、蘋果酒、蘋果醋系列產品,呈現出一派蓬勃發展之勢。蘋果系列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國內一線城市果品市場,并出口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外高端市場,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
產業興則鄉村活。吉縣縣委、縣政府依托蘋果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帶動蘋果種植、加工、物流、銷售、文旅、康養等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頭活水。
科技賦能 助力高質量發展
果樹成排成行,錯落有致,蘋果香氣誘人、掛滿枝頭……在永固鄉永固村的吉縣蘋果試驗示范站永固基地,科技引領下的果園煥發著勃勃生機。
“今年蘋果長勢不錯,收獲后我們將進行分析研判,以科技引領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帶領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助力全縣鄉村振興。”吉縣蘋果試驗示范站站長葛成穩介紹。
永固基地始建于2020年4月,總面積160畝,其中蘋果矮化密植標準示范園120畝、喬化稀植標準示范園40畝,共有瑞陽、瑞雪、愛妃、富士優系、魯麗等11個品種。該基地隸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吉縣人民政府院縣共建吉縣蘋果試驗示范站,由吉縣果業服務中心具體運營管理,特聘魏欽平教授等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形成了一個集品種實驗、技術示范、智慧果業平臺建設于一體的試驗示范基地,也是吉縣蘋果矮化密植標桿示范園。
基地園貌整潔,鳥語花香,園中栽植授粉樹雞心海棠2000株,建設優新品種試栽及砧穗組合試驗基地20畝,推行“行內鋪設防草布、行間種植油菜”有機旱作栽培模式。這里建設有大數據服務平臺和智慧果業系統,包括支架扶持系統、全自動防雹網系統、水肥藥一體系統、大數據監測系統、蟲害物理捕殺系統、安全防護隔離系統等。運用了物聯網技術、基地可視化監控、大數據信息收集等多項前沿科技。平臺通過云計算智能分析、遠程專家會診等手段,可以實現科學指導病蟲害防御、智能水肥一體操作、自然災害防控、農特產品追溯等功能,基地引領全縣蘋果產業逐步實現智能化、現代化,為全縣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蹚出了新路徑。
吉縣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牛永福介紹,8月26日,吉縣將在四川德陽舉辦吉縣蘋果品牌戰略·城市符號發布暨招商引資大會,發布吉縣蘋果品牌戰略和城市符號,進一步提升吉縣蘋果品牌知名度,更好地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8月23日,在吉縣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暨全產業鏈建設項目匯報會上,吉縣縣委書記趙松強擲地有聲,他指出,吉縣要堅定蘋果產業發展信心不動搖,圍繞蘋果全產業鏈發展要求,創新思維觀念,用市場化理念、互聯網思維,持續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單純種植向產業集群轉變。
記者 鄭紅衛 張春茂
圖片除署名外由吉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