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邁新步 鄉村振興再加力
——隰縣全力打造“全國梨果產業發展示范縣”
梨果豐收采摘忙
電商直播銷路暢
在秋日晨光沐浴下,走進隰縣城南鄉唐戶塬智慧果園示范基地,如同進入一個“綠色智能方艙”。在占地500余畝的玉露香梨園里,既有負責安防的定點“千里眼”,又有檢測水肥智能噴灌的“及時雨”,還有探知風霜雨雪的“氣象站”……通過遠程“數字大腦”精準測算,無論是氣象災害還是土地缺水少肥,智能系統都能及時預警,第一時間啟動“能量輸送”。此外,掛滿枝頭的一顆顆玉露香梨,不僅有智能系統護航,還有專屬“身份證”,走遍大江南北,只需一鍵掃“碼”,梨果一年四季的成長歷程清清楚楚。
小小一顆梨,為何這么“?!?在隰縣,這顆梨可是全縣百姓的“致富果”。多年來,該縣狠抓梨果產業不動搖,久久為功,特別是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特優戰略,把發展壯大梨果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根本支撐,按照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全政策鏈扶持思路,全力打造“中國玉露香梨第一縣”。如今,該縣已發展玉露香梨23萬畝,品牌價值達到87.43億元,所產玉露香梨榮獲“中國大美梨”稱號和“后稷特別獎”,規模產量和知名度、影響力穩居全國第一,實現了用“一顆梨”托起鄉村振興和農民群眾的小康夢。
“果樹革命”,讓梨鄉破繭成蝶
“咔嚓”,伴隨著酥脆的開裂聲,汁水溢出,滿口香甜,這是咬上一口玉露香梨的直觀感受。隰縣的玉露香梨,品質為何如此好?
“這都得益于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壁艨h果業中心負責人王一波介紹,這里晝夜溫差較大、日照充足、海拔適宜,是名副其實的優質梨果產業帶。
可好地未必就有好產值。曾幾何時,隰州農民大量種植皇冠、酥梨等品種,市場競爭力不強,經常是豐產不豐收,有些年景兒,一斤梨只能賣幾毛錢。
十年前,午城鎮陽德村村民李月平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帶動下,第一批引入種植玉露香梨,完成了梨樹的高接換優,梨果豐收賣出了過去好幾倍的價格,一時間收益頗豐。李月平說:“玉露香梨口感好,市場價格也高,相當于普通酥梨價格的3倍。家里種了26畝果園,現在也實現了果水配套,逐步走向現代化果園。”
之后,同村村民瞧著李月平的日子越過越好,也開始跟著干,周邊的兄弟村也開始引進……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玉露香梨”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果樹革命”。
十年間,一棵棵梨樹不斷進行“新老交替”,一個個老果園完成了蝶變。
“好梨果還得有好技術?!崩钤缕秸f,“縣里每年都要舉辦多次農技專業培訓,梨果技術員也經常駐村入戶,手把手教農民,從剪枝、施肥到打藥。現在梨園已從原來的‘粗放式’管理走上了綠色生態的發展模式,殺蟲劑、除草劑都不用了,園子里換上了殺蟲燈,用上了電動割草機,效果非常好?!?/p>
“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無激素不打蠟”的種植方法,讓玉露香梨有了品質保證。經過幾年發展,隰縣玉露香梨打出了響當當的名氣,成為“中國第一梨”“中國大美梨”。
“好品質源自天然,更能創出好‘錢’景?!?月中旬,一場干貨滿滿的隰縣玉露香梨銷售洽談會如期舉行,來自全國大型水果營銷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品玉露香梨、話發展前景,為隰縣梨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
洽談會上,全國知名客商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玉露香梨品質贊不絕口。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道,果子肉脆汁多、色鮮味美,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足。
為激發梨果產業發展活力,隰縣采取“政府主導、群眾參與,共同投資、統籌發展”的融投資機制,加大對果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大力倡導社會資本和企業參與開發,積極給予政策支持和技術幫扶,多維度實現梨果產業由分散粗放型向集約精細型轉變。
此外,在這場銷售洽談會上,該縣縣委、縣政府對玉露香梨產業未來發展提出要求,在有產量的同時更要有質量意識。一方面要做好宣傳工作,縣果業局和各鄉鎮要引導果農科學采摘,及時貯存,繼續強化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要嚴格實行玉露香梨種植戶“一戶一碼、一碼終身”制度,真正做到玉露香梨生產可追溯、管理可追查、流通可追蹤。另一方面,作為銷售商也要嚴把質量關,堅決杜絕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同時,縣果業局要全面規范玉露香梨品牌包裝標示,嚴格按照《隰縣玉露香梨區域公用品牌使用細則》授權使用。
這場含金量十足的銷售洽談會,在場所有人都收益頗豐,商家們在充分了解玉露香梨優勢的同時,也提出了“智慧錦囊”,這讓隰州人民意識到,好梨更要做好“叫賣”工作。縣委、縣政府更是明確發展思路,要不遺余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文章,推動全縣梨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賦能,給梨果穿上“金嫁衣”
以前種梨靠經驗,現在靠科技。如今,隰縣將數字技術應用在玉露香梨種植上,讓農業生產更加精準化,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更強。
“通過縣域內氣象、水文、地形、土壤等數據采集、處理,對農事操作提出管理措施和產業決策建議,實現農業生產降本、提質、增效和增收,這也是全縣梨果園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力量?!蓖跻徊ㄕf,“我們采集玉露香梨的種植情況、生長條件等數據信息,構建大數據平臺,分析出它現階段的濕度、土壤條件,并依托云數據庫進行全面精準分析,由智能系統判斷哪塊地需要澆水、施肥?!?/p>
除了種植模式,玉露香梨的銷售模式也在轉變,從過去的“論堆兒賣”到如今分等級出售,隰縣玉露香梨在市場上闖出一條獨特的路子。
在隰縣北緯三十六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玉露香梨智能分揀線上,工人師傅們將玉露香梨放在輸送平臺上,梨果通過自動化流水線通向選果設備,再由數據模型、信息自感知、全透過型光譜檢測功能模塊的協調作用,系統自動采集每一顆玉露香梨是否存在缺陷、糖度情況等內部生理指標信息,自動將梨果產品分為多個等級。
“按照糖度、大小以及相關標準,分出特級果、一級果、二三級果和次果,讓果農分類保存,可實現玉露香梨產值增加20%以上?!痹摴矩撠熑藦埨菡f。
穿上“金嫁衣”的玉露香梨不僅進入一線城市,而且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地,年出口量持續遞增。
與此同時,隰縣大力推進電子商務,讓“互聯網+玉露香梨”成為銷售的新力量。李月平依托互聯網銷售,每年都能創佳績。他告訴記者:“線上銷售僅三分鐘就賣出6000箱,銷量極快,一次就能賣5萬多元?!?/p>
如今,電商途徑已經成為隰縣銷售玉露香梨的大趨勢。“互聯網銷售不僅市場更大、范圍更廣、客戶更多,而且進一步提高了品牌知名度,讓隰縣玉露香梨馳名省內外,走向全國?!睆埨菡f。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隰縣縣委、縣政府把做優做強玉露香梨產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圍繞梨果產業標準化、品牌化、優質化,推動高科技突破、高素質生產、高品質上市、高效益回報、高頻率宣傳、高質量發展的“三化六高”要求,全面推進“梨果示范縣”建設。
“五聯共建”,釋放產業最大動能
“我已經連續三次參加隰縣玉露香采摘節了,每次都感覺收獲滿滿?!? 外地游客呂建民仍難以忘懷暢游梨園的感受,“既能在地頭吃到最鮮嫩的梨果,又能在村子里吃到純正農家菜,趁著收獲時節在地頭轉轉,心里也暢快?!?/p>
“梨果+采摘+旅游”活動,是隰縣依托綠色生態優勢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經典實例,以玉露香梨示范基地為引領,周邊的美麗鄉村各有特色、可圈可點。
在城南鄉上友村,村里引入山西仁道生物科技公司,共同開發玉露香梨膏加工項目,集體以恒溫庫和廠房入股,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實現了村民就近務工。
如今,一個個相關項目重磅落地、企業真金白銀投入,隰縣梨產業已形成規模。同時,該縣還成立“店小二”民企服務專班,采取“訂單式”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開辟“綠色通道”,引入技術和金融“活水”,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今年9月,為釋放玉露香梨產業發展動能,有效構建良好的黨建共融圈、產業生態圈和企業朋友圈,隰縣縣委、縣政府通過組織聯建、資源聯合、工作聯動、服務聯手、產業聯創的“五聯共建”方式,建起了玉露香梨產業黨建聯盟,推動黨組織與產業鏈同步延伸、組織活動與經濟活動同步開展。該聯盟堅持區域化黨建理念,突破地域限制、體制障礙和行業壁壘,聯合職能部門、企業、合作社等單位,構建“一帶三聯”工作機制(龍頭帶動、部門聯動、企業聯手、網店聯營),推動實現聯盟成員“黨建強、隊伍強、發展強”的目標。
“黨建引領,多部門融合發展,產業鏈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壁艨h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負責人馮海清介紹,目前隰縣正逐步成為玉露香梨集散地,帶動儲運、餐飲、農資經營等服務產業?,F在,依托玉露香梨產業黨建聯盟,組建的“優產、優加、優銷、優儲、優服”五個子聯盟,可覆蓋種植、加工、銷售、儲存、服務等環節,促進聯盟成員單位凝聚共識、整合資源、共同行動,拓展玉露香梨產業集群式發展空間。
日月輝映,在隰州大地這片沃土上,寓意豐收和成熟的梨果點綴其間。這里榮獲一個個“國字號”殊榮,從黃土高原水果優勢產業區到“一縣一業”玉露香梨生產基地縣,再到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一項項含金量十足的獎項已成為隰縣響當當的“城市名片”。隨著隰縣玉露香梨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它從熱土中捧出,向更遠處揚名,帶著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圖景,未來可期。
記者 祁欣
隰縣納才引新為鄉村振興注“活水”
為解決基層人手不足、人才比例失衡問題,近期,隰縣把招聘大學畢業生到村(社區)工作作為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重要抓手,突出嚴謹性、規范性、適配性,全力做好招錄及培養管理工作。
全盤統籌、細致謀劃,嚴把招錄關口。該縣拉高標準,看齊標桿,嚴格按照市級要求,做好前期調研、資格審核、細化環節、崗前培訓工作。在對縣域三鎮四鄉及73個行政村(社區)村(社)情、人員進行摸底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需求確定招錄對象及具體條件,打破戶籍限制,廣納縣域內外人才。同時,嚴把“政策關”“審核關”“責任關”,精準做好資格審核工作,杜絕錯審漏審。在筆試、面試、體檢、考察錄用等環節對工作方案精敲細磨,不斷細化優化考務手冊,在考務分組、人員配備、物資保障、運行流程等環節實行專人專崗責任到人,并提前進行全員全崗業務培訓,規范操作流程。
部門聯動、防范風險,規范工作流程。為確保招錄工作順利開展,該縣相關單位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全力規避風險隱患??h委組織部統籌協調人員分工和崗位調配,縣教育局在筆試場地、監考人員、專業設備上提供大力支持,縣公安局負責安全保衛、交通疏導,縣紀委監委全過程全方位監督確保考試公平公正。同時,該縣嚴格按照省、市、縣疫情防控要求安排部署,制定專項疫情防控方案,確保防疫工作嚴格進行;嚴格落實試卷交接、保管和運送制度,讓整個招聘過程陽光、透明、規范,確保考試公平性。
科學選聘、人崗相適,確保才盡其能。該縣嚴格落實新聘任大學生的宏觀管理,做好科學調配、簽訂合同、日常管理及崗位培訓工作。結合本人意愿、鄉鎮需求、專業背景,雙向選擇確定任職村;制定規范合同文本,由鄉鎮黨委與聘用大學生簽訂聘用合同;加強教育培養,安排相關人員對新干部進行幫帶,在鄉鎮進行為期一年的培養鍛煉,一年后結合實際需求科學調配崗位。截至目前,新招聘的44名大學生村官已全部分配至各行政村,實現人崗匹配,明確鄉鎮黨委負責大學生村官日常管理,督促落實日常管理、量化考勤、學習培訓等制度,確保大學生村官在基層一線履職盡責、演繹精彩。(董澤君)
隰縣
“網格+警格”雙向賦能 打造基層治理升級版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隰縣以“網格+微信警務室”聯建工程為抓手,著力推進信息共享、專群結合、警務前移、資源整合,以“小網格”鑄就“大平安”。
隊伍整合,聯動共建,提升基層治理活力。強化政策支撐。該縣制定出臺了《隰縣網格+警務室聯建工程實施方案》《“網格+警務室”聯建工程工作機制》等一系列文件,通過“警格”與“網格”的融合,打造聯勤聯動、互相配合、資源共享、問題共治新模式。優化隊伍力量。該縣城市社區實行“一社區N民警N輔警+網格員”,農村實行“一村一警一輔警+網格員”,將511名民警、輔警下沉到183個網格當中,實現格格有警,天天見警。制定工作模式。該縣民警負責專門指導以及開展網格內各類警務業務工作,發揮預防、預警、偵辦案件、服務群眾等警務功能,網格員對發現的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事件和苗頭性問題,及時聯系民警協同解決,網格員負責事后回訪,確保案結事了,形成“發現—處置—回訪—銷號”的工作閉環。
職能互補,聯動共治,提升專群結合內力。聯動開展信息采集。該縣警務室民警根據轄區治安狀況,將各類預警信息、重要指令、協查通報,快速推送至網格居民群,網格員協助基層派出所補充采集“一標三實”信息,推進“一戶一檔”建設。聯動排查治安隱患。該縣網格員配合民警深入轄區出租屋、商戶、廠礦、企業等重點場所,排查各類重點人員、治安隱患。聯動調處矛盾糾紛。該縣警務室民輔警聯合網格員入戶走訪,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及時發現各類因征地拆遷、鄰里糾紛、勞資糾紛等引發的矛盾糾紛,一般矛盾糾紛就地協調化解,較為復雜的矛盾糾紛積極協調有關調解組織和職能部門進行調解。截至目前,共排查矛盾糾紛183起,化解176起,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升。聯動宣傳防詐信息。1-9月份,該縣通過“微信警務室”累計推送防詐信息473條,解惑答疑7000余次,處置各類預警18980條;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5萬余人,群眾占比全省第一個實現60%,被市公安局通令嘉獎。聯動開展疫情防控。該縣發揮“網格+微信警務室”優勢,民警、網格員對居家監測、隔離人員施行“一日三見”措施,摸清人員底數、講清注意事項、說明法律責任,引導群眾自覺遵守防疫規定。
數據賦能,聯動共享,提升風險防范能力。該縣按照村村建群、棟棟有群、戶戶進群的標準,搭建居民微網格微信群1384個,發揮線上微平臺發動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該縣深化信息化建設,把公安“雪亮工程”整合接入綜治中心,更新升級縣級中心監控大屏、村(社區)中心電腦等設備,為網格化服務管理提供信息化、可視化支撐。同時,在“網格+微信警務室”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建立“政法干警包鄉聯村”機制,并開通“隰縣‘智慧政法’服務平臺”。通過該平臺,群眾可以線上查詢本村包聯民警、法官、檢察官、法律顧問及網格員的具體情況,對矛盾糾紛調解、警務處置、法律服務、公證服務、網格化管理等進行咨詢,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
機制融合,聯動共創,提升團隊工作動力。該縣建立指導培訓機制,警務室民警采取集中培訓、言傳身教等方式,每月至少對網格員進行一次法律法規、信息采集、治安要素管控等培訓。同時,該縣建立民情分析機制,網格員、民警及時搜集微信群內群眾反響強烈問題,進行匯總分析,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民情分析會,對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及時交流解決。該縣推行微信警務室民輔警與網格員雙向考核制度,由社區民警對網格員開展矛盾隱患排查、社情民意收集、基礎信息采集等情況進行綜合打分,作為綜治中心考核網格員的重要依據;將網格員、轄區群眾的認可度、滿意度定期向縣公安局通報,作為民輔警個人年度考核重要依據。通過雙向考核,不斷激發團隊活力,形成工作合力。(王浩)
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隰縣黨員志愿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0月19日12時至10月22日12時,隰縣實施了臨時性靜態管理。其間,該縣每一條街道的防疫一線,都有許多防控人員堅持“逆行”,用擔當和責任筑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堡壘。他們有的是基層干部、有的是醫護人員、有的是各行各業志愿者……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員。采集信息、維持秩序、采購物資、卡口值守……他們用自己的力量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而努力。
沖鋒在前,奮戰一線。其間,隰縣廣大黨員志愿者主動作為,用實際行動守護群眾的生命安全。隰縣婦聯主席張秀清一直堅守在包聯村城南鄉留城村,和工作人員一起挨家挨戶上門做核酸采樣,并積極參與政策宣傳、生活物資發放、秩序維護等工作。隰縣融媒體中心主任劉利明帶領工作人員始終值守在包聯小區門口,以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及時了解傳達相關防疫工作要求,協助小區人員做好核酸采樣工作。在該縣圣源小區,縣氣象局副局長鄭楊罡,帶領全體人員,積極參與值班值守,堅守防疫一線,并協助做好核酸采樣工作,充分展現了吃苦在前、為人民辦實事的精神。
眾志成城,積極應戰。其間,隰縣廣大黨員志愿者展現了強大的執行力和戰斗力。城南鄉車家坡村工作人員劉莎莎24小時駐守村內,幫助搭建防疫帳篷、組織村民有序核酸采樣和開展防疫檢查,爭做抗疫“逆行者”。曹城村位于該縣209國道交通主干線,該路段車流量、人流量都比較大。該縣縣委老干部局黨員志愿者走進該村參與值班值守,嚴密防控疫情,并配合該村工作人員做好核酸采樣工作。隰縣供水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康莉莉,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她嚴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記住戶信息,做到一戶不漏。隰縣財政局工作人員賈偉身,值班值守、核酸采樣、宣傳引導等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地方都活躍著他的身影。作為一名黨員,山西澤汾路橋有限公司董事長田保平第一時間召集公司24名工作人員,自備車輛,配合隰縣交通運輸局及隰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前往10個監測點進行24小時輪班執勤。
勇擔職責,敬業奉獻。其間,隰縣這座依傍在秀美山川的小縣城被迫按下“暫停鍵”,但溫暖人的心卻未暫停。隰縣公安局民警在得知有一輛車從汾西返回,車上還載有兒童和一名孕婦后,迅速向上級領導報告情況。隨后,他們通過嚴格落實落地防控措施,進行核酸采樣、掃碼登記、人員登記等工作后,將車主一家全程護送回家。縣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主任陳杰帶領工作人員奔赴包聯村均莊村,在得知均莊村一名工作人員家中妻子即將生產后,迅速為其安排人員護送去醫院;得知村民需要藥品,立即安排可通行車輛為村民買藥。午城鎮工作人員田汶鑫在上司徒村開展的核酸采樣中積極作為、主動擔當,宣傳相關防疫政策;同時,盡職盡責做好秩序維護,及時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做好核酸采樣相關準備,引導大家按序排隊。
隰縣實施臨時性靜態管理期間,廣大黨員志愿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一致、同舟共濟,匯聚起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記者 王鵬
圖片由亞明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