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洪洞:眾志成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展現中國式現代化槐鄉圖景

2023-12-30 15:27:48 來源:臨汾新聞網  

11月22日,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康復“健康小屋”啟動暨中國志愿醫生山西洪洞站義診活動舉行,通過捐建康復健康小屋,引入中國志愿醫生團隊資源,對洪洞縣的醫療事業從縣醫院到村診所,進行全面持續的幫扶支持,將在縣人民醫院由“中國國之名醫優秀風范”稱號獲得者梁建濤主任醫師成立“梁建濤工作室”,為全縣神經外科診療水平的整體性躍升,起到根本性的支持和支撐作用,為健康洪洞建設提供國家隊水平的賦能和引領。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中國志愿醫生發起人凌鋒及中國志愿醫生團隊出席啟動儀式并現場義診,市委常委、洪洞縣委書記張潞萍出席儀式并致辭,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向輝參加。

▲紅色教育聚合力 稅校結對育人才

▲洪洞縣第八屆“好基地講好故事”決賽現場

▲孝親敬茶情景劇

▲精神文明建設平臺

▲洪洞小吃趙城美食街夜景

▲手工編織培訓班

▲常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愛助成長 向陽生長”志愿服務活動現場

▲創文明城景觀墻

▲洪洞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網格員業務能力提升專項培訓會現場

▲城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

▲“創建文明城市 你我共同參與” 志愿服務隊

  臨汾新聞網訊 中國式現代化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也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洪洞縣既是全省經濟大縣,也是全省人口第一大縣。可以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是洪洞人奮斗了十余年的夢想,更對全省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推進有著重要的典型示范意義。洪洞縣準確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的重要論述,把提升人的精神文明程度作為人的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全縣“十四五”時期的“五大發展定位”之一,更將其確定為今年“1255”戰略部署中的“五件大事要事”之一,并納入《中共洪洞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3年重點改革任務》進行安排部署。

  在實踐中,該縣不斷深化對創建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努力提升創建“六度”,深挖六個“之城”的創建內涵,著力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的高質量發展,為全省的縣級國家文明城市創建提供經驗、作出典范。

  著眼提升政治高度,狠下“育民”的功夫,著力打造信仰之城。注重思想引領。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貫穿創建工作始終,依托縣委中心組學習等形式和載體,通過組建縣委宣講團,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站。注重陣地建設。高標準建設了縣級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深入開展“清廉洪洞”建設,升級打造了一座縣黨群服務中心、18個社區和54個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站)、36個“暖新驛站”,打造了28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6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10處黨員教育基地、11處縣級黨史教育基地。注重活動涵養。廣泛開展“黨的二十大知識競賽”、“黨的創新理論進基層”、“紅領巾講紅色故事 用紅色鑄就信仰之城”、“凝聚銀發力量 助力文明創建”中華魂主題讀書、好基地講好故事等主題宣講活動,努力建設模范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信仰之城。

  著眼拓展工作深度,狠下“化民”的功夫,著力打造首善之城。在創建內容上,著重突出創建的精神文明特色,廣泛開展文明創建專場消夏晚會、“凈化網絡環境 共建網絡文明”專項整治和“推廣公勺公筷 共建文明餐桌”等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廣泛評選最美巾幗奮斗者、退役軍人、勞動者、社區工作者、善行義舉好人榜等各類“洪洞好人”,涌現出全國文明家庭1家、中國好人1人、“全國自強模范”1人。在創建項目上,成立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和縣級未成年人心理輔導中心,建設德育示范學校11所,選樹新時代好少年253名。在創建載體上,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文明創建,評定星級文明戶74000余家,創成市級文明集體40家、省級21家、國家級5家。在創建陣地上,高標準打造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5個實踐所、95個實踐站,培育4個省級、8個市級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孝親敬茶志愿服務項目”獲評全國志愿服務典型案例,全縣463支志愿服務隊,12支特色志愿服務隊,11.6萬注冊志愿者持續開展“讓老家更溫馨,讓人民更幸福”志愿服務活動,努力建設精神文明高水平發展的首善之城。

  著眼彰顯城市溫度,狠下“暖民”的功夫,著力打造幸福之城。堅持把創建的出發點放在解決群眾所需、所急、所盼上,結合主題教育,實施滿意教育、健康洪洞、便利就業等“六大民生實事工程”。邀請高校30名資深教授和教師到洪洞開展督學研教,新招聘教師500多名,培訓2600余人次,改造寄宿制學校15所。完成縣域中醫藥服務“五大中心”建設,合理布局“健康小屋”,優化就醫便民服務22項,創新開展“星期天醫生”活動,柔性引進15名醫療專家人才,累計開展學術講座18次,高難度手術120余例,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醫療服務;持續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建設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專業“零工市場”,新成立家政、保安、人力資源服務公司110余家,4人被授予“三晉技術能手”稱號,2人代表山西參加國賽,“老家三保”勞務品牌影響力繼續擴大。堅持把創建的著力點放在為群眾提供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上,設立了18個工會“愛心驛站”,打造65處晨晚練活動點、16處公共場所母嬰室;開放“夜間經濟”點位500個,在兩個人口大鎮舉辦了燒烤文化節,打造了美食文化街,用“夜經濟”點燃了久違的城市“煙火氣”。堅持把工作的落腳點放在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聚焦“一老一少”,投資3000萬元籌建全省一流的“小水滴托育服務示范中心”,扎實推進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常態化舉辦“聚勢賦能、青創未來”夜沙龍和青年創業課堂,開辦了社區老年大學教學點和兩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努力建設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幸福之城。

  著眼培育文化厚度,狠下“樂民”的功夫,著力打造魅力之城。堅持以文塑性。延續城市歷史文脈,進一步完善老城區歷史文化風貌控制與業態提升規劃,突出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把“見賢里·華人老家”城市會客廳特色文化商業街區作為“一號項目”強力推進,促進文物景觀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吸納康養、文旅、雙創、商貿等新型經濟業態入駐,推動產業集聚、人氣集聚。鞏固提升全國園林城市品質,建設了三個主題街心公園、12處城市新景觀,讓城市既有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又有獨具特色的人文魅力。堅持以文惠民。舉辦了大槐樹根祖文化、中鎮文化研討會,挖掘宣傳創世文化、汾河文化、鎮山文化、金元文化和根祖文化,打造了別具洪洞特色的文化經典。全民共創“書香洪洞”,組織體育指導員和精神文明指導員開展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免費送戲、送書、送電影下鄉,建設了洪洞工運歷史展覽館、五個社區科普協會,縣文化館被評為“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免費開放。堅持以文潤城。建設了“內心的旅程·發現中國人的靈魂之根——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文化展”中英文虛擬展廳,舉行了城市形象LOGO、吉祥物發布會,洪洞縣入選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及紅色地名保護目錄,并被評為千年古縣,努力建設具有人文特色和文化內涵的魅力之城。

  著眼提高工作精度,狠下“親民”的功夫,著力打造善治之城。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促進縣委、縣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抓手。強化城鄉頑疾整治。抓好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深化靚城提質,加強背街小巷綜合整治;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農村改廁、垃圾治理、污水處理“三大難點”,加快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同時,創新市縣聯動模式,協調市供電公司和三大運營商,整合組建18個作業小組,整理線路線纜3500余條28000余米,美化數據交換箱300余個。強化基層治理創新。實行黨員干部“雙報到雙清零”活動,開展小區治理紅色物業、暖心周末等五大行動,在全縣47個物業企業和220個物管會(業委會)因地制宜設置“紅管家”“紅樓長”,搭建“聯手說事”載體,組建“金牌調解室”和“政法新五老”等老干部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優化提升行動、入戶敲門行動、黨員聯戶行動、紅色物業行動、暖心周末行動“五大行動”,廣泛收集意見建議,利用5300個微網格開展“暖心敲門”,積極推動解決“關鍵小事”、信訪積案,形成“寶泓議事桌”“小區治理合伙人”等治理新模式。強化法治洪洞建設。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組織開展“八五”普法暨“法律明白人”輪訓,確定1500余名“準法律明白人”。全面實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免費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設立華翔集團法官工作站,成立汾河流域首家水資源司法保護站。一體推進皋陶文化、家事文化、爭優創先文化“三長廊”建設,積極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多維矩陣。強化城鄉深度融合。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構建“4315”產業振興體系,開展“洪洞小吃”擂臺賽、“我為老鄉賣農特”展銷會等活動,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2萬余人。實施“雙輪驅動”,大力推動全國數字鄉村試點縣和山西省首批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縣建設,把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應用于城市管理和創建工作,上線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建立了“平臺制單、群眾點單、中心派單、隊伍接單、群眾評單”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建設了“智慧城市”平臺,積極探索“數字賦能、智慧小網格推動基層大治理”模式,建立了五級網格扁平化城鄉管理體系,建設了清華大學洪洞鄉村振興工作站,推動創建文明城市活動向農村地區延伸拓展。強化生態文明保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洪洞汾河濕地被認定為國家重要濕地,成為山西省第一個國家重要濕地,忠實踐行了“一泓清水入黃河”的殷殷囑托。霍泉成功入選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我省第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項目,也是我國第一個以引泉自流灌溉為特色的世界遺產項目。興唐寺被評為全國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如何轉化為“金山銀山”,努力建設治理效能明顯提升的善治之城。

  著眼延伸覆蓋廣度,狠下“靠民”的功夫,著力打造共享之城。把實現全體人民素質的共同提升、環境的共同改善、生活的共同富裕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務。用好領導干部這支有為隊伍。成立由書記、縣長任總指揮的指揮部,設立一辦11組14片區,31名縣級領導任組長和片區長,先后舉行動員會、推進會、分析研判會,常態化召開現場辦公會、調度會,深入推進“1+3+10+10”工作思路,縣四套班子帶頭志愿服務作示范,帶領全縣黨員干部常態化開展“每周兩小時 全民齊行動 共創文明城”志愿服務。用好品牌培塑這個有效手段。打造了工會“愛心驛站”、婦聯“撐起半邊天”、團委“手拉手”、全國最美家庭郭世玉老人“媽媽愛心團”等品牌,構筑起“溫馨老家”文明創建品牌矩陣。用好開門創建這條有力途徑。推行“局長開門辦難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措施,各基層黨組織積極開展建言獻策,結合主題教育,組織82個單位4500名黨員開展“四下基層大走訪活動”,以群眾滿意度來檢驗創建成效,讓市民群眾共建精神家園、共樹文明風尚、共享發展成果,發揮洪洞人民“自強敢拼、奉獻爭先”的獨特精神品質,引導市民自覺成為城市文明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守護者,努力建設環境共同改善、素質共同提升、生活共同富裕的共享之城。

  洪洞縣將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精神文明建設,涵養文明基因,激發文明自覺,推動文明善治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在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新征程中,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篇文章做好,矢志先行先試、勇當探路先鋒,努力提交一份滿意答卷。 (李安安 洛宇峰)

  圖片由李安安提供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昆明市| 渭南市| 东光县| 苗栗县| 南部县| 长子县| 都安| 三门县| 庄河市| 九龙县| 阜新市| 绥中县| 敖汉旗| 玉溪市| 望江县| 扎兰屯市| 洪湖市| 工布江达县| 阳山县| 高台县| 汕尾市| 永安市| 县级市| 旌德县| 赤水市| 门头沟区| 汤原县| 兴安县| 滨州市| 泰来县| 尚志市| 安西县| 茂名市| 高邮市| 建阳市| 丹江口市| 嫩江县| 双牌县| 双流县|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