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查清不放過 整改不到位不放過
王林波霍俊波督導檢查煤礦安全建設工作
臨汾新聞網訊 12月10日,汾西縣委書記王林波,汾西縣委副書記、縣長霍俊波深入東泰金源煤業督導檢查煤礦安全工作,并召開“冬季行動”安全生產專題調度會暨東泰金源煤業安全建設座談會。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組織部部長陳文挺參加。
在東泰金源煤業有限公司,王林波、霍俊波一行深入井下建設一線,沿途仔細察看井下中央變電所、中央水泵房等設施設備,實地檢查了通風系統、巷道布置、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措施落實等安全工作。
隨后,王林波主持召開“冬季行動”安全生產專題調度會暨東泰金源煤業安全建設座談會。
會上,礦山安全相關領域專家就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通報;東泰金源煤業負責人匯報了生產作業、智能化礦井建設、AI“反三違”建設、隱蔽致災因素普查項目推進等情況;霍俊波就全縣安全生產工作及煤礦生產建設情況進行了安排;陳文挺匯報了“冬季行動”安全生產工作和東泰金源煤業建設情況。
王林波要求,歲末年終,抓好安全生產工作至關重要。全縣上下要以“冬季行動”為契機,結合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及非煤礦山大排查大整治行動,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鎮燃氣、煙花爆竹等重點領域,扎實開展冬季安全“敲門行動”,加大隱患排查整治,以實際行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王林波強調,煤礦安全生產責任重大,各相關部門及煤礦企業一是要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要始終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警示高懸的精神狀態,時刻將安全生產記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里、落實在行動上,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盯緊苗頭隱患,加強風險管控和排查整治,不斷提高安全水平。二是要壓緊壓實責任,確保安全生產工作落實落細。要進一步加強煤礦班子隊伍建設,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講團結、多溝通、多交流,密切配合、相互協作,形成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要強化職工培訓教育,常態化開展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和警示教育,增強職工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生產意識;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切實把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落實到每個作業面、每個環節。三是要強化排查整治,堅決全面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煤礦企業要嚴格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抓好問題整改,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虛心接受,一件一件抓整改,一項一項抓落實,切實做到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以整改成效促進本質安全水平提升。
城市面貌變美麗 居民心情更舒暢
進入冬季以來,城市綠化樹木的落葉堆積,不僅給害蟲、病菌提供了溫床,在干燥多風的冬季還增加了火災風險。在位于汾西大道旁的丁香園內,汾西縣城鄉建設服務中心綠化隊的工作人員正在用鐵鍬、耙子、掃帚對枯枝落葉、雜草垃圾等進行常態化清理、清運,確保死角無遺漏,落葉無堆積。
綠化隊工作人員牛桂英負責縣城丁香園的衛生管護,她每天7時準時到崗開始打掃衛生,看到晨練的市民,她時常露出微笑打招呼。
“環衛工人打掃得非常干凈,走在干凈整潔的街道上心情都格外舒暢。”居民郭志榮稱贊道。
與此同時,工作人員每天還對綠化帶植被噴灑澆灌30噸水,保持土壤濕潤,確保城市生態綠植得到有效保護。
據了解,在冬季綠化養護工作中,汾西縣城鄉建設服務中心立足職能、因地制宜,劃分五個片區對公園、廣場、公廁和主干道公路沿線的綠化帶,按照網格化、精細化管護標準,持續在“清、剪、管”上下功夫,全面加強綠化養護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顏值”。
今年以來,汾西縣城鄉建設服務中心扎實開展綠化養護工作,努力為廣大群眾營造優美舒適的城市環境。該縣城鄉建設服務中心綠化隊負責人孫澤邦介紹:“目前,綠化隊針對秋冬季的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最主要就是防火、澆水、防凍、保墑。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縣住建局、縣城鄉建設服務中心的領導下,持續抓好園林綠化管養,分類分步推進城市綠化美化工作,讓我們的家園更宜居、城市更美麗。” (黨婷雁)
道路綠化“添新彩” 路域環境“大提升”
在汾西縣城城區與“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連接線路段,公路兩旁新栽植的法國梧桐樹都穿上了厚厚的綠色棉衣,工人師傅正在進行澆灌作業。
今年以來,汾西縣交通運輸局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在全縣國省道路、縣鄉道路兩側綠化帶、隔離帶等區域,選用兼具經濟、生態、觀賞價值的樹種進行補栽補種,全面提升路域環境。同時,持續加大綠植管護力度,及時采取防寒措施,確保苗木安全越冬、健康生長。(黨婷雁)
聚力改廁“小工程” 推動民生“大改善”
勍香鎮整體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農村改廁三分在建、七分靠管,后期管護不僅是農村改廁的重要一環,也是“小廁所”凸顯“大民生”的關鍵之舉。今年以來,勍香鎮統籌謀劃、多措并舉,扎實推動農村廁所高標準“改”、規范化“建”、專業化“管”,力求讓農村廁所“改得滿意、用得安心、護得周全、管得長久”。
“現在的衛生間很干凈,有什么問題一打電話,管護人員就來維修了,方便多了。”勍香鎮云城村村民曹東平說。
通過積極探索,勍香鎮不斷完善農村改廁后期管護機制,堅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則,創新農村改廁管理理念,建立了農村衛生廁所后續運維站,配備了11輛清掏作業車輛,并明確管護責任和管護方式,張貼管護服務明白卡,方便群眾聯系作業人員,做到“廁所壞了有人修、糞污滿了有人抽”,不僅減輕了群眾的使用負擔,而且保障了后期無害化廁所正常運行。
截至目前,勍香鎮改造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1557座、公廁18座、糞污處理站2座,配備18名公廁管護員、11個清掏員、3個維修員,惠及群眾5000余人,實現了農村人居環境、居民生活品質雙提升。
辰潤玩具培訓學校揭牌
12月3日,汾西縣辰潤玩具培訓學校在縣電商中心揭牌。
據悉,從2024年3月開始,汾西縣委、縣政府先后5次組織相關部門赴四川達州、陜西安康等地調研毛絨玩具產業落地事宜。
籌建期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給予大力支持。辰潤玩具落戶汾西,標志著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產業振興幫扶項目正式啟動,也是汾西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體現;不僅為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促進了鄉村振興,還對豐富縣域經濟業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佃坪鄉助農增收有“蜜方”
生產蜂蜜6萬余斤銷往北京等地
近年來,佃坪鄉遵循比較優勢,培育蜂蜜特色產業,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助農增收致富。
在蜂蜜產業發展過程中,佃坪鄉充分挖掘鄉村產業發展潛力,全力打造特色蜂蜜小鎮,主要領導帶隊赴陜西省延安市黃龍縣學習交流,提升蜂農養殖技術水平;打造了“佃品優”蜂蜜品牌,取得蜂蜜產品食品生產許可證,并注冊淘寶、抖音店鋪,構建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成立了汾西縣蜂產業協會,吸納蜂農及專家120余人,定期培訓交流;推行了“企業+協會+蜂農”生產經營模式,嚴把蜂蜜生產質量關,對送檢達標的蜂蜜統一定價收購。同時,與山西永興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資30余萬元購置自動化罐裝設備,延伸產業鏈條。
“我們采用的是原生態養蜂方法,都是把蜂箱放置在房前屋后或野外山林山花比較多的地方,采集的蜂蜜深受新老客戶喜愛。”汾西縣蜂產業協會會長龐保平說道。
據悉,今年佃坪鄉共生產蜂蜜6萬余斤,銷往北京、太原、西安等地,帶動100余名蜂農在家門口實現創業增收。
科學施策 蓄水保墑 提高產量
汾西打造萬畝“五良”融合示范田
連日來,在汾西縣永安鎮柏樂村“五良”融合示范田建設基地,機器聲轟鳴,20余臺機械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深翻耙磨作業。
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陳建生說:“今年把土地深翻到25厘米以上,可以達到蓄水保墑的功效,次年直接免耕播種,既省事又能提高單產。”
今年以來,汾西縣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快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規劃實施10000畝“五良”融合示范田建設項目,提高糧食單產,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汾西縣打造建設示范田10000畝,涉及7個鄉鎮,包括深松聯合整地、土地流轉承包托管等11項建設內容,通過打造良田、選用良種、配套良機、推廣良法、創新良制“五良”融合措施,進一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汾西縣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郭 靜)
提高認識 緊扣要義 學用結合
汾西縣科級干部集中“充電”
12月10日,汾西縣科級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培訓班開班。培訓結合汾西實際,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行了深入輔導,并對此次專題培訓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希望全體學員要提高政治站位,緊扣核心要義,堅持學用結合,聚焦主題學,深入思考學,嚴格自律學,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用相長,鼓足干勁、勇毅前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汾西實踐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據了解,全縣科級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培訓班共五期,每期120人。專題培訓開設視頻輔導、集中自學和分組研討等教學板塊,旨在進一步推動全縣領導干部更好理解和把握全會精神,拓寬工作思路、提升綜合素養。
學員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落實好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改革部署要求,堅定信心、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汾西篇章。
增強意識 加強教育 營造氛圍
“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舉辦
12月4日,汾西縣在鳳凰廣場開展2024年“憲法宣傳周”暨“平安建設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
活動中,工作人員通過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設置咨詢臺等方式,對《憲法》《民法典》《山西省平安建設條例》《法律援助法》《反有組織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掃黑除惡、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禁毒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進行宣傳,進一步提高了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營造了濃厚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
據悉,此次開展“憲法宣傳周”暨“平安建設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加強憲法宣傳教育,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在全社會營造遵守法律、維護憲法的濃厚氛圍。
加強巡查 足額儲備 保障運營
汾西縣以“供暖熱度”提升群眾“幸福溫度”
供熱無小事,冷暖系民心。連日來,氣溫持續下降,汾西縣全力提升供熱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以“供暖熱度”提升群眾“幸福溫度” 。
在汾西縣集中供熱第一熱源廠供暖車間內,各類供熱機組、加熱器、循環泵等機器高效運轉,巡檢組人員正穿梭于各個設備之間,仔細檢查各項運行指標及設備運轉情況。
“運行前我們已經對所有設備進行了維修保養,供熱期間,我們要求巡查人員兩小時巡查一次,時刻關注設備運行的溫度、流量、壓力是否有異響、漏點等情況。”該熱源廠巡檢組長史偉斌表示。
據了解,汾西縣集中供熱第一熱源廠占地面積25畝,建設2臺58MW流化床鍋爐,供熱面積達120萬平方米。
隨著氣溫降低,汾西縣集中供熱第一熱源廠,一方面是做好備用鍋爐啟用前的檢查工作,在溫度驟降的情況下,隨時點火啟動,兩臺鍋爐同時運行,確保出水溫度達到供熱要求。另一方面是安排維修人員對供熱系統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供熱設備正常運行。截至目前,儲煤量還有6.7萬噸,足夠兩個熱源廠整個供熱季運行使用,確保廣大居民溫暖過冬。
近年來,汾西縣委、縣政府加大供熱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有效解決集中供熱能力不足、供熱用戶室溫偏低等方面問題。同時,要求供熱管理部門和供熱企業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供熱問題,對鍋爐、管道等設備進行全面細致檢修,為廣大群眾營造更加溫暖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黨婷雁)
文圖除署名外由汾西縣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