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站位 加強統籌協調 做好服務保障
王林波霍俊波督導調研臨汾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籌備工作
王林波霍俊波督導調研臨汾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籌備工作。
5月21日,汾西縣委書記王林波,縣委副書記、縣長霍俊波督導調研臨汾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籌備工作時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統籌協調,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抓細抓實各項籌備工作,確保臨汾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運動會在汾西成功、精彩、安全、圓滿舉辦。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宇芳,副縣長郭英杰參加。
調研中,王林波、霍俊波一行來到縣奧體中心,實地察看場地布置、設備安裝、安全保障等情況,并就具體流程安排、工作細節等與相關部門深入交流,提出意見建議。
王林波強調,全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運動會開幕在即,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辦好市第二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持續發揚拼搏實干的工作作風,以更高標準、更細舉措梳理籌備工作,緊盯細節,查漏補缺,確保萬無一失。要強化各項安全工作,加強對比賽、活動場地的安全檢查,認真排查整治安全隱患,進一步細化完善方案和應急預案,堅決筑牢安全防線。要全力做好服務保障,進一步加強溝通對接,扎實做好人員接待、交通疏導、秩序維護等全流程服務工作,持續抓好場地設施、安保、醫療、通信、供電等保障工作,確保服務保障工作精益求精。
王林波要求,要加強開幕式流程把控,細化責任分工,對儀式環節、節目銜接、人員調度等進行反復推演,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確保開幕式流程緊湊、精彩有序,以一流的籌備工作成效,為全市師生呈現一場安全、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 (黨婷雁)
綠衣使者 山貨知音
——梁紅麗團隊利用郵政網絡破解農產品出山難題
郵政汾西分公司速遞物流中心一片繁忙
初夏時節,在汾西縣那連綿起伏、溝壑縱橫的梁峁之間,一輛輛中國郵政的綠色車隊滿載著深山的美味,如同靈動的綠色音符,在蜿蜒的道路間穿梭,駛向祖國的大江南北。
梁紅麗,這位郵政汾西分公司市場部主任,如同鄉村發展的領航者,帶領團隊精心搭建起“電商+物流+社區團購”的助農網絡,讓玉露香梨、土蜂蜜等汾西的特色農產品,在她的助力下,成功走出大山,走進千家萬戶。
走進郵政汾西分公司速遞物流中心,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簾。工作人員正全神貫注地為打包完畢的農產品貼上地址標簽,小心翼翼地裝車,他們深知,每一份訂單都承載著客戶的期待,每一個農產品都關乎著農戶的收入。
郵政汾西分公司速遞物流中心攬投部經理說:“核對訂單可不能有絲毫馬虎,數量必須準確無誤,包裝更要仔仔細細檢查,包裝箱還得加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送到客戶手里的東西新鮮又完好。”
梁紅麗也深有感觸地說道:“產品出庫前的檢驗是關鍵環節,要是出現缺失或損壞,那之前選品、推廣的辛苦可就全都白費了。”
為此,她帶領團隊不辭辛勞地走遍全縣各個農產品的產地,深入了解它們的生產過程,掌握每一個細節,只為把農產品的特色精準地傳遞給每一位消費者。她深知,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的把控至關重要,只有每一個環節都做到盡善盡美,才能真正為農產品的銷售保駕護航。
梁紅麗深知,要想讓汾西的特色農產品真正打開市場,僅靠傳統的銷售模式遠遠不夠。于是,她帶領團隊深入研究市場趨勢,結合當代消費習慣,搶抓社區團購的機遇。
憑借1.2萬本地及11萬全市郵政私域客群的優勢,梁紅麗積極聯動中國郵政山西分公司抖音直播、集團郵樂平臺等線上線下渠道,精心構建起一個融合各方資源的銷售網絡。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次的營銷策劃、每一場的直播推廣,都傾注了她和團隊大量的心血。2024年9月19日的郵樂平臺秒殺活動中,汾西對竹“六零”碾米大放異彩,10天就售出2691單。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團隊日夜的籌備和對細節的執著追求。
除了線上的火熱銷售,線下渠道也穩步拓展。多部門協同發力,圍繞選品、定價、宣傳制定出系統化的策略。2024年農產品銷售超萬單,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是團隊努力與智慧的結晶,也為汾西的農產品銷售開辟了嶄新的局面。
隨著農產品銷路的逐步打開,汾西當地的經濟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山西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為例,過去,公司常常為產品的銷路而發愁。自從與郵政合作后,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他們的產品不僅能夠順暢地賣到全國各地,甚至在去年中秋、春節期間,一度供不應求。
端午節將至,走進山西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的車間,工人們正熟練地打包粽子。山西三和食品有限公司經理劉慧燕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現在通過郵政把我們的產品賣到全國各地,訂單源源不斷。”
工裝筆挺的梁紅麗和她的團隊,一直堅守詮釋“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初心,與客戶溝通、接訂單、核對信息、安排發貨等這些細碎的日常,為鄉村振興鋪就了一條滿載希望的“郵路”,讓“土疙瘩”變成了“金疙瘩”。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青年的實干與智慧。
文/圖 郭靜
學習貫徹新思想 探索治理新路徑
汾西縣干部大講堂開講
近日,汾西縣舉辦干部大講堂——社區治理專題講座,特邀太原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副教授趙素燕圍繞《新時代社區治理與社區參與》,從什么是新時代、社會問題視野下的社區治理、弱勢群體與社會工作、新時代的社區、社區治理中的社區參與五個方面進行了授課。
這次培訓旨在讓參訓人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落地見效,切實把服務群眾作為社區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水平提升,共同營造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初夏時節,汾西縣團柏鄉各村庭院經濟大棚種植的首批甘藍喜獲豐收,團柏鄉黨委、政府組織開展集中收購,保證種植戶的利益。據悉,從2024年起,團柏鄉黨委、政府統籌協調,依托本地蔬菜大棚基地的技術與市場優勢,為農戶提供全鏈條保障,形成“統一供苗—全程指導—保底收購”的閉環服務,讓農戶在家門口捧上“金飯碗”。
要秀萍 攝
“冰火奇緣”引爆校園 趣味科普點燃夢想
中國流動科技館山西巡展走進汾西
5月21日,由汾西縣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中國流動科技館山西巡展2025年度汾西縣站點特色科普服務活動在縣第一小學舉行。
此次活動以“探索科學奧秘、點燃創新夢想”為主題,極具創新性與趣味性。其中,在“不需要輪子的小車”探究實驗課上,通過情境導入、思考探討,引導學生了解偏心輪工作原理;在“冰火奇緣”科學秀環節,干冰暴風雪營造出銀裝素裹的奇幻場景,瞬間將學生帶入冰雪世界。此外,還進行了火焰掌、蘑菇云等實驗,不僅讓學生們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實驗秀”,激發了對化學與物理現象的好奇心,還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了科學知識。(宋鋒)
強化責任擔當 主動靠前服務
汾西部署推進不動產“登記難”化解工作
5月20日,汾西縣召開不動產“登記難”工作推進會,汾西縣自然資源局負責人匯報了不動產“登記難”推進工作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其他單位負責人匯報了當前工作進展情況。
會議要求,要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強化責任擔當,主動靠前服務,定期及時匯報工作推進情況,確保按期完成登記任務。同時,要針對工作推進不力、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以剛性約束倒逼責任落實,切實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汾西縣 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樂章
今年是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五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脫貧地區的發展重心發生了重大轉變。汾西縣作為山西省鞏固銜接改革試點縣,勇擔使命,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2024年,該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成效顯著,榮獲省委、省政府獎勵,鄉村全面振興呈現出蓬勃生機。
筑牢防線
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
在汾西縣僧念鎮段村,64歲的趙文龍曾是脫貧不穩定戶。因和妻子患病且均為弱勞動力,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僧念鎮黨委、政府及時伸出援手,通過提供公益性崗位、鼓勵發展庭院經濟、安裝屋頂光伏等幫扶措施,讓趙文龍一家過上了安穩日子,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汾西縣原屬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常住人口10.46萬人,2020年底脫貧摘帽后,2022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鞏固銜接改革試點縣。為鞏固脫貧成果,該縣持續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建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信息數據共享比對機制和鞏固銜接信息共享工作閉環機制,確保監測排查全覆蓋。
在醫療保障方面,汾西縣在全省率先落實“先診療后付費”“檢驗結果互認”等惠民政策,切實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特別是針對因病致貧這一鞏固脫貧成果的難點問題,制定了對醫療救助對象的傾斜救助實施方案。對于在省域內就醫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監測對象、因病致貧重病患者,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仍較重的,對其2024年全年在省域內定點醫藥機構累計發生的住院費用、因慢性病需長期服藥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長期門診治療的費用,給予傾斜救助,有效解決了群眾燃眉之急,讓群眾看病負擔越來越低。
教育是鄉村振興的希望工程。汾西縣精準落實教育保障政策,深化控輟保學長效機制,全縣適齡兒童、隨遷子女、適齡殘疾學生全部入學,重度殘疾學生全部落實送教上門政策,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問題,該縣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確保全縣無因家庭困難而失學學生。同時,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在高中教育方面,三年接續努力,二本B類以上達線率從18%上升到54.3%,達線人數從114人增加到421人。2024年,臨汾市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現場會在汾西召開,充分肯定了汾西在教育提升方面取得的成績。
汾西縣曾是全省最嚴重的缺水縣之一,如今已形成以集中聯片為主、單村供水為輔的供水格局。全縣村級水管員均納入光伏收益資金村級公益性崗位,保障了供水設施的正常運行。全縣自來水入戶率和規模化供水率指標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飲水安全達標率達到100%,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的飲水難題。
“從‘兜住底’到‘兜準底’‘兜好底’,汾西縣民生保障安全網越織越密,群眾幸福指數也在節節攀升。”當地群眾感慨道。
產業賦能
特色鏈群拓寬致富路
在汾西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56歲的農民關記平從事肉雞養殖大棚管理,每月收入8000元。汾西縣從2009年開始發展肉雞產業,經過十余年不斷擴能增量、建鏈延鏈,初步形成集飼料加工、肉雞養殖、屠宰分割、雞產品深加工、產品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體系。
2021年,汾西縣洪昌養殖公司與新希望六和集團深化合作,成立汾西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業務不斷拓展。2023年,該縣投資3600萬元實施肉雞全產業鏈擴能提升項目,推動公司五大板塊升級改造,成功打造市級肉雞專業鎮,獲批成立國家級肉雞科技小院。2024年,公司產值突破10億元,直接用工1000余人,間接帶富農戶5000余戶,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強大引擎。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汾西縣不斷探索“多元產業”助力農民增收新路徑,重點發展肉雞全產業鏈、玉露香梨種植、肉牛養殖、設施蔬菜、食用菌種植等五大鄉村特色產業,全方位拓寬農民致富渠道。
玉露香梨產業方面,楊菊珍作為汾西縣有名的“鄉土專家”,不僅負責兩個梨園的技術指導,還兼職縣職業技能培訓班授課老師,手把手帶出400多名徒弟。目前,汾西縣玉露香梨掛果面積7000余畝,年產量800萬斤,帶動3000人致富增收。年產300噸規模的玉露香梨酒廠主體也已建成,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肉牛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建成3座千頭規模標準化肉牛養殖基地,全縣肉牛存欄2萬頭,去年凈增5224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迅速,建設標準化智能化蔬菜大棚62座,帶動10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村均增收10萬元。
發展庭院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汾西縣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幫扶作用,推進“一隊一精品庭院”打造工作,把農民房前屋后的“方寸閑地”變為“增收寶地”,目前駐村工作隊共打造精品庭院69個,帶動發展庭院經濟戶4969戶,中藥材、香菇等種植養殖成為農民增收新引擎。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汾西縣委不拘一格選才聚才,實施鄉土人才“頭雁”培育項目,開展各類培訓130余期3800余人次。出臺《汾西縣優秀鄉土人才遴選培養工作方案》,篩選入庫鄉土人才665人。連續兩年表彰獎勵農村致富帶頭人,推動各類人才在鄉村一線施展才華。今年,汾西還將探索推行“黨建+產業聯盟”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效能,助推特色農業產業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黨建引領
服務升級繪就新圖景
汾西縣金鳳社區是一個移民搬遷小區,占地125畝,有39棟住宅樓,安置了4個鄉鎮54個自然村1957戶6057人,是全市最大的移民安置點。汾西縣共建設集中安置點9個,搬遷群眾2772戶8288人。圍繞做好易地搬遷“后半篇文章”,該縣有序推進“五好社區”創建。
金鳳社區黨支部把產業就業作為保障搬遷群眾生計的首要任務。投資2500余萬元,實施屋頂光伏項目,年收益200萬元,通過收益分紅帶動群眾增收;配套建設幫扶車間3個,吸納各安置點群眾150人就業。同時,不斷提升生活類服務供給水平,幼兒園、小學、衛生室、商超、公交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鄉村要振興,基層黨組織是關鍵。汾西縣委加強和改進黨對基層工作的全面領導,努力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全縣86個村“兩委”班子624人中,致富能手占90人,返鄉人員25人,回鄉大學生34人,基層黨組織成為農村百姓致富的領路人。
汾西縣以創新舉措推進組織化勞務輸出,拓寬群眾外出就業增收渠道。縣委書記、縣長多次帶隊赴北京海底撈總部對接,召開專場招聘會,每年春節前后安排專車接送員工,持續發力打造“海底撈”勞務品牌。目前該縣在“海底撈”務工人員達1000余人,在2024年全省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中,汾西“海底撈”勞務品牌為鄉村振興賦能成果,榮獲優秀就業服務成果二等獎。此外,招引毛絨玩具等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投產,吸納群眾就近就業600余人。
美麗鄉村建設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重要一環。汾西縣各級黨委政府在全省率先探索廁所革命新路徑,遵循“宜建則建、宜改則改”原則,實施水沖式廁所管護、通風改良衛生廁所、水沖式衛生廁所+分散式污水處理三大模式,完成戶廁改造3057戶。“小廁所”改出大民生,全縣鄉村面貌蝶變增顏、煥然一新。2024年6月,全省農村改廁現場培訓會在汾西縣召開。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在鄉村全面振興新征程上,汾西縣正干字當頭,奮發有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讓廣大農民的生活更加紅火。(侯建兵)
政企攜手解難題 惠商政策顯實效
6000余個體工商戶獲“惠商保”賠付
5月21日,汾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中國人保財險汾西支公司在縣黨群服務中心聯合舉辦“惠商保”個體工商戶保險理賠款發放儀式,現場為符合理賠條件的工商戶發放理賠款。
儀式現場,相關部門負責人與獲得理賠的個體工商戶代表進行了深入座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人保財險汾西支公司詳細介紹了“惠商保”政策的實施情況、理賠流程及取得的成效,并就理賠場景、理賠金額等商戶關心的問題進行專業解讀。
據悉,“惠商保”是省委省政府為應對當前經濟形勢、支持工商戶健康發展推出的一項重要惠企政策。今年以來,汾西縣已為6000余戶工商戶投保“惠商保”,累計賠付金額達215640元。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引導廣大工商戶深入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通過正規渠道申報理賠,政企同心協力優化營商環境,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汾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閆鑫表示。
此次理賠款發放儀式,是汾西縣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惠企政策的具體實踐,也是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的有力舉措。
文圖除署名外由汾西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