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目前我省中低產田改造主要由農業、國土、開發等部門完成,2012年我省中低產田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已投入資金18.86億元,中低產田及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工面積205.51萬畝。其中,農業綜合開發部門落實資金7.21億元,落實中低產田改造40.62萬畝(包括鹽堿地改造4.0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22.萬畝;國土部門落實資金7.億元,落實農田整治面積53.38萬畝;農業部門落實資金3.95億元,落實中低產田改造面積89.01萬畝。但是,由于涉農各部門沒有有效的協調機制,農業、國土、開發等部門基本上是各自為政,同時項目建設內容上側重不同,均無法對同一地塊進行系統完善的改造。農業部門主要進行耕地質量建設,國土部門是進行土地整理,而開發部門以建設高標準農田為主,這就出現有的地方在同一地塊安排不同部門項目,從而造成不少建設內容的重復。各部門單獨完成建設的地塊又因為沒有系統完善的建設而無法達到生產要求。
建議
一是應盡快成立中低產田改造協調小組,協調各部門工程建設當中的統一性。二是明確職責和建設范圍,對中低產田改造的建設內容進行系統的分工,避免重復建設造成浪費。例如:國土部門進行前期的土地整理,包括平整土地、修路植樹等,農業部門根據生產規劃要求配套小型田間水利建設、整修田間道路,推廣農藝措施應用等;開發部門對改造后的農田進行進一步完善,以便使其成為高標準農田。三是中低產田改造資金由省、市統一規劃、統一使用。按各部門任務要求進行合理分配,避免造成資金不足或浪費,使國家的惠農政策真正發揮效益。(張立軍 作者系臨汾市政協委員)
責任編輯: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