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08:56:37 來源: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單紅波 李明珠 張棟宏)近年來,大寧縣以實現農民收入翻番為目標,以建設“優質蘋果、設施蔬菜、高效養殖”三大特色基地為主攻方向,堅持“科學規劃、整合資金、服務支撐”不放松,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抓機遇,科學決策,找準產業扶貧突破口。自省委、省政府把大寧縣確定為片區扶貧開發試點縣、板塊推進項目縣和呂梁山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試點縣以來,大寧縣搶抓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立足實際,廣泛征集民意,針對該縣農業產業小而全、亂而雜,缺乏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的現狀,以扶貧開發項目為龍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整合各部門資金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舉全縣之力、聚全縣之財,集中攻堅、重點推進,大力開展產業扶貧開發,大力培育優質蘋果、設施蔬菜和高效養殖三大產業,全力打造垣面15萬畝蘋果基地,沿川萬畝設施蔬菜基地和高效養殖基地的重大決策。經過近三年的努力,三大產業正在逐步成為全縣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建基地,壯大規模,夯實產業扶貧支撐點。大寧縣地處優質蘋果生產帶,沿河川地帶交通便利,立地條件好,水資源豐富,發展蘋果、蔬菜、養殖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該縣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全力推進三大基地建設。一是大力發展優質蘋果基地。
圍繞人均2畝園,家家奔小康的目標,“十二五”期間,每年以2萬畝的速度推進蘋果產業基地建設。近三年來,采取政府統一調運苗木,統一栽植標準、統一進行管理的措施,投入資金600余萬元,調運苗木200余萬株,新建優質蘋果基地6萬畝,總面積累計達到8萬畝。二是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基地。
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000萬元,整合部門資金1800余萬元,在水資源豐富的昕水河川地帶,新建春秋拱棚2400座,日光溫室棚34座,新建一個占地100畝的有機蔬菜示范園區,新建一個占地2693平方米的智能溫室育苗棚。設施蔬菜大棚當年建成,當年受益,2012年生產黃瓜、西紅柿等各類蔬菜250余萬公斤,銷售收入400余萬元。三是大力發展優質高效養殖基地。重點發展羊、豬等高效養殖業。羊業發展在養殖小尾寒羊的基礎上,引進優質絨山羊,全縣羊飼養量達到2萬只。大力推廣豬——沼——果,豬——沼——菜養殖模式,新建萬頭豬場2個,帶動全縣2000戶果農、菜農發展家庭養殖,全縣豬飼養量達到3萬頭。三大產業給農民帶來了實惠,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200元,占到農民人均收入的60%。2013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12元,比上年增長25%。
強服務,提升品質,突破產業扶貧瓶頸。隨著產業基地規模的擴大,如何提升產業品質,加強基地技術管理和服務,破解市場營銷難題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課題,為此,該縣堅持做到四個到位。一是產業定位到位。堅持后發優勢,堅持借鑒吸取產業先進地區的經驗,把蘋果、蔬菜、養殖產業按照有機產品來定位,而且嚴格按照有機產品的標準化要求來安排生產,目前8萬畝蘋果基地和2400余座蔬菜大棚,正在進行土地有機認證和轉換工作。二是技術服務到位。不斷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體系,縣上成立農技推廣中心,鄉鎮設立農技推廣站,村委設立農技推廣員,聘請市級農業技術專家2名,縣級農業技術推廣員60名,輻射帶動600戶果菜和養殖專業戶。
三是管理服務到位。在蘋果產業發展上,嚴把苗木關、栽植關、管理關。苗木統一選用優質壯苗,栽植上采用挖大坑、澆大水,認真落實施肥、定桿、覆膜等措施,提高了成活率。同時,出臺了鼓勵機關干部承包土地建設果園和蔬菜大棚的意見,動員80多個縣直單位、256名機關干部,深入田間地頭、承包蔬菜大棚、帶動群眾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四是市場營銷到位。市場是產業發展的關鍵,是提高產業效益的重點,在市場服務上,該縣引進了山西振拓公司這一太原蔬菜營銷企業,依托該公司,建設園區、建設市場、拓寬銷售渠道。2012年,共銷售蔬菜250余萬公斤,銷售額達到400萬元以上。今年,還將利用扶貧資金,支持山西振拓公司建設一座占地20余畝的蔬菜批發市場和一個萬噸冷藏庫。
抓配套,形成合力,營造產業扶貧氛圍。該縣在實施扶貧開發中創新機制、匯聚力量,把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水利、交通、以工代賑、林業等項目資金捆綁使用,集中向三大特色產業傾斜,堅持產業發展到哪里,資金就跟到哪里,配套設施就建到哪里。把資金捆綁作為一項長效機制持之以恒抓下去,進行全方位、立體式開發,著力打造扶貧開發亮點工程,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去年以來,該縣整合國家工信部、省直5個扶貧工作隊、市直18個扶貧工作隊以及縣直各部門項目資金1800余萬元,用于三大產業的基礎設施配套,發展蘋果基地涌泉灌溉3000余畝,建設設施蔬菜取水點650處,鋪設輸水管道6.7萬米,提水管道1萬米,修建防滲渠4000米,新建百方蓄水池22座,安裝變壓器11臺,架設輸電線路13公里,修建過水路橋5座,硬化田間道路30余公里。通過整合資金,增強了發展后勁,加快了產業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