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7 08:50:51 來源:
盛夏時節,走進汾西縣和平鎮申村,一垅垅淡黃色的植物含苞待放。這個散發著淡淡清香的植物名為金銀花,在這里,它被賦予了另外的名稱——“致富花”、“幸福花”。
申村位于汾西縣和平鎮南面,緊鄰洪洞縣。豐富的土地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廣闊的地域、優越的位置,這里自然成為發展傳統農業及金銀花種植的理想之地。
申村現有人口2200余人、480多戶,4200畝耕地。由于環境優美,無工業污染,汾西縣科學技術協會決定以金銀花基地為基礎,在這里建立汾西縣金銀花種植專業技術協會和科普示范基地,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縣農業的發展。依托“協會+公司(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經過3年發展,該村村委范圍內金銀花總面積已達800余畝。該協會還與山東大地金銀花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收購協議,為金銀花產業的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針對苗木供應受制于人的問題,該協會依托自身優勢,投資35萬元開發出集中連片、土壤肥沃、通風向陽的120畝土地,用于培育金銀花擴大再生產優良種苗供應生產基地,加快金銀花產業快速發展。同時,采用農戶管理、農民受益、協會包生產資料的方式,建立金銀花產業高產科普示范基地,進行重點培育、重點管理、重點扶持。通過興建科普示范基地,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發展種植金銀花的積極性,進一步有效助推了全縣金銀花產業快速發展。
專業技術在金銀花生產中占據重要的作用。為此,該協會和汾西縣科協聯合聘請來5位金銀花技術專家常年到村開展巡回技術培訓。在培訓方式上,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理論與實地操作相結合,實地操作為主,理論為輔。重點抓住兩大方面來培訓,一方面按照不同季節、不同生育期,及時深入到村,組織種植戶深入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努力提高花農們實地動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冬閑季節,以村為單位,以村科普惠農服務站和文化站為陣地,以種植戶為對象,強化金銀花高產栽培技術系統化理論培訓,努力提高花農們技術理論水平。在培訓效果上,力求金銀花種植技術人人皆知,達到每一戶花農有一個種植明白人。
對于申村的部分花農來說,金銀花就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為了讓花農“看有資料,學有樣品;銷售有質量,售后有保障”,切實讓花農在種植金銀花中得實惠,該協會與種植戶簽訂金銀花回收合同,制定最低收購保護價。同時,把金銀花鮮花的采摘標準和自然晾曬方法印成宣傳單分發到每一戶農戶手中,使花農生產出高質量的金銀花產品,堅定花農早日實現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使金銀花真正成為“致富花”、“幸福花”。(本報記者卞志強 呂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