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趙文紅)近日,臨汾市農業工作暨農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全面貫徹落實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4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研究分析新常態下我市農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對2015年工作進行全面安排,以此吹響全市農業工作進軍號。
會議確立了2015年全市農業工作目標:糧食總產穩定在20億公斤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73億元;發展精細蔬菜6萬畝以上;發展新果園5萬畝,改造老果園10萬畝;新發展中藥材5萬畝;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5萬余人;新啟動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17個,市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50個;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為完成全年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要抓好以下10項工作:
一、穩定糧食生產。要嚴守耕地紅線,要確保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在700萬畝,要強化惠農政策落實,擴大糧食高產創建規模,今年高產示范片31個。要狠抓谷子、豆類、馬鈴薯等優勢雜糧產業振興工程,積極開展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不斷增強糧食生產抗災能力。
二、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加快推進西山以優質水果和干果為主、東山以干果和中藥材為主、平川以蔬菜和水果為主的三大板塊特色高效產業,大力拓寬農民就業創業空間,大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提高農業綜合效益。通過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農民財產性收入快速增長。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教育、就業、醫療、社保、住房、養老等農村社會保障機制建設,推動農民轉移性收入快速增長。
三、保障“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2015年,發展精細蔬菜6萬畝,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發展新發展水果5萬畝,累計水果總面積200萬畝以上;新增中藥材5萬畝,累計200萬畝以上;實施釀造業支撐項目,加強品牌打造,促進企業生產經營上規模、上水平。
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要深入推進農產品加工“513”工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和“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實施優勢產業集群戰略,推動產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高度融合。
五、強化農業科技推廣。重點抓好1.5萬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力爭今年培訓農民達到12萬人次以上。
要把主攻技術、主推技術和產業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農業科技轉化水平。繼續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強化基層農技人員培訓,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結合實際,積極參與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要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擴大果菜標準園建設規模,強化“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認證力度,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要完善生豬定點屠宰監管體制,要深入開展畜禽屠宰專項整治,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屠宰病死畜禽等違法行為。
七、搞活農產品市場流通。要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形成以批發市場為龍頭、產地市場為節點,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農產品市場流通網絡。要推動農產品產銷銜接,積極加強農業區域合作,積極推動農業信息服務進村入戶,拓展12316“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功能,推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全面融合。
八、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生態保護。要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要重點在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園區、集中連片的蔬菜種植基地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2015年,新建沼氣1500戶,小型沼氣工程21處,大型沼氣工程1處、生物質爐310戶。
九、推進農業法治建設。努力創建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標兵單位,要狠抓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始終保持農資打假高壓態勢,進一步凈化農資市場。要利用各種媒體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力度。
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在全市扎實開展美麗宜居示范村省、市、縣“三級聯創”活動,市里要出臺《全市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活動方案》。2015年全市重點抓好再啟動20個省級、30個市級和若干縣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的創建工作。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