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一片片核桃林掛碩果,一排排油松綠山來,一欄欄肥豬待“出閣”,一條條鄉村公路成致富路……這是中鐵十七局精準幫扶村汾西縣勍香鎮勍香村的喜人景象。
汾西縣是國家級定點扶貧開發縣,地處呂梁山脈,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千年古村勍香村建在山梁上,因交通閉塞、自然環境差而致貧。中鐵十七局機關設在太原市,距離勍香村200余公里,兩個看似無關的地方,因為精準扶貧工作緊緊地聯系在一起。2010年至今,中鐵十七局一直駐點幫扶該村,強調研、明思路、定方案,給資金、給指導、給協調,走出了一條產業化精準扶貧路,有效提高了村民創收致富能力。
鐵軍穩扛社會責任
2010年,省委、省政府加大了貧困地區農村定點扶貧工作力度,并指定中鐵十七局定點扶貧汾西縣勍香鎮勍香村。隨后,中鐵十七局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扶貧工作隊,并及時進駐定點扶貧村開展工作。
為了做好扶貧工作,扶貧工作隊加強扶貧人員思想道德建設,認真學習農村工作和扶貧專業知識,轉變職能,增強扶貧工作能力。同時,加強扶貧人員作風建設,認真執行《省委工作隊管理辦法》,遵守組織紀律、鄉規民約,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定點幫扶是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中鐵十七局集團公司領導把幫助貧困地區早日脫貧致富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為了做好勍香村定點扶貧工作,在走訪調研、講解政策和了解農戶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勍香村和集團公司實際,確定了“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扶貧工作方案,每年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有關政策,確定扶貧計劃,落實扶貧資金,搭建精準扶貧平臺,逐步實施“精準扶貧工程”,形成全方位幫扶體系。
精心建設“美麗鄉村”
本著“投資少、見效快、影響大、量力而行、逐年扶貧”的思路,中鐵十七局集團公司堅持“摸清、看準、干實”的原則,多措并舉、精準扶貧,精心幫助勍香村建設“美麗鄉村”。
扶貧開發工作能否如期完成,關鍵在于農村基層組織特別是黨員干部能否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扶貧工作隊以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為契機,協助當地村委選好配強村級黨組織領導班子,改善班子結構,增選2名黨員進村班子。有針對性地對新任的村支部班子成員進行集中培訓,增強其帶領群眾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能力。廣泛開展黨員設崗定責、依崗承諾等活動,構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工作體系。幫助農村基層黨組織建立和完善村“兩委”工作運行機制和議事規則、決策程序等,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發揮好農民群眾在村級治理中的主體作用,營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氛圍。
根據勍香村現狀和發展要求,扶貧隊積極完善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幫扶硬化南洼溝路520米,解決了村民行路難問題;修筑中學路,加蓋南水渠蓋板,改善街道環境,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硬化了村委辦公樓院落,完成了廁所、樓梯等附屬工程。這些工程全部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
過去,勍香村的農民收入僅僅依靠種植糧食,收入渠道單一。為此,集團公司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提出“以產業促發展、以項目助增收”的思路,在扶貧項目選擇上,重點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突出“造血式”扶貧、“項目化”推進,扶持建設的精準扶貧項目基地示范園區全縣領先。通過努力,實現由低效農業向高效農業轉變,由分散農業向農業產業化轉變,農民由低收入向高收入轉變。
他們充分利用勍香村現有土地資源,發展種植業,幫扶修建了吉只嶺扁桃園,栽植扁桃160畝,涉及農戶57戶;修建齊條山、齊山嶺、后坪山干果核桃園670畝,涉及農戶151戶;幫扶勍康農林牧專業合作社發展育苗基地20畝,涉及農戶26戶。
發展香菇種植一品村。集團公司支持動員該村有能力、有資金的農戶帶頭籌建香菇種植基地,成立香菇種植公司,采取“公司+農戶”的方式進行實施,讓貧困戶通過種菇、務工、入股等形式參與到產業中,實現穩定脫貧,增收致富。香菇種植公司提供香菇菌棒技術指導,負責按社會價回收農戶香菇,以讓香菇基地穩產、高產、暢銷,實現“一村一品”。據初步估算,貧困村民借此年人均可增收近萬元。
帶動村民發展養殖業。幫扶勍康農林牧合作社擴建豬舍1080平方米,新建“能繁母豬”圈舍一棟,購買仔豬96頭,帶動發展養豬戶26戶;幫扶勍通農林牧專業合作社擴建豬舍280平方米,引進種豬18頭,購進飼料加工設備,涉及合作農戶6戶。此舉帶動了全村養殖業發展,讓村民不出村就獲得豐厚收入。
集團公司還帶領農民建立生態養豬模式,在養豬場附近修建了100立方米沼氣池一座,配齊相關設施,解決了豬場污染問題,產出沼氣供周邊農戶生活用氣,又節約煤、電等費用,受益農戶達60余戶;修建了三個“沼液存儲罐”,儲量205立方米,存儲的“沼液”可灌溉田地,既節省了化肥支出,產出的農產品又屬無公害綠色產品。
積極推進農村文化活動建設。勍香村是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加強農村文化基礎建設,豐富農村文化娛樂生活,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扶貧工作隊結合該村實際情況,幫扶修建了村民活動小舞臺,裝修了村委老年活動室,大大改善了農村文化設施,豐富了村民文化娛樂生活。2015年夏天舉辦的《勍川之聲》文藝晚會已成該村名片,展現該村喜人變化。
積極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扶貧工作隊利用春節傳統節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節前慰問農村低保戶、困難群眾,使低收入群體感受到工作隊帶來的溫暖。
扶貧工作隊通過建立微信交流平臺等形式,加強與村干部的溝通,及時了解扶貧項目實施情況和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貧困戶的愿望和訴求。
通過中鐵十七局及其扶貧隊的多年努力,勍香村加快了經濟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有效提高了農民自我發展能力,較好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進一步加快了各項事業建設步伐,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進一步提高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贏得了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高度贊譽。(趙桂軍 李金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