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3月20日,襄汾縣趙康鎮第五屆“趙氏孤兒”忠義文化戲曲節在史威村拉開帷幕。這次文化節上眉戶劇、蒲劇、鼓樂……好戲連臺,各村紛紛借此平臺舉辦了廟會、物資交流等各類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來自十里八鄉的農民們前來觀看演出,購買所需物品,場面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趙康鎮十里八鄉的農民觀看演出,在一個個充滿鄉土氣息的節目中,傳承弘揚著“趙氏孤兒”的忠義故事。
農民自編自演的節目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趙康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國都古絳所在地,也是“趙氏孤兒”歷史的發生地。趙氏后裔世代在此聚居,有關“趙氏孤兒”的傳說更是婦孺皆知。趙康鎮東汾陽村出土有“晉上大夫趙宣子故里”古碑,東西門樓匾額上均刻有“趙宣子故里”,西汾陽村有趙盾墓地遺址,趙雄村仍存趙氏族人遇難者墓地遺址七星冢。加之趙康鎮的七個帶趙的村名,趙雄婚俗禁忌,附近的程嬰、公孫杵臼、韓厥等“三公”遺跡等,都為“趙氏孤兒”歷史發生在趙康鎮提供著佐證。2009年,“趙氏孤兒傳說”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從2013年起,襄汾縣趙康鎮已經連續舉辦四屆“趙氏孤兒”忠義文化戲曲藝術節。
各種特色美食不僅為廟會增添了氣氛,而且促進了經濟發展,弘揚了傳統文化。
縣里農業專家為農民講解中藥材、小麥、玉米、三櫻椒種植及管理技術。
活動現場,各種農資、種子和日用品應有盡有,各具特色的小吃、羊湯和燒餅攤位熱氣騰騰,村民們通過文化節活動也賺上一把。縣科技文化衛生部門也借助這個平臺進行“三下鄉”活動,你看那咨詢臺前的村民絡繹不絕,有的收集科技資料,有的排隊免費測血壓,有的掃描微信二維碼關注旅游產業……村民馮兆明說,“趙氏孤兒”忠義文化節去年是在我們趙雄村舉辦的,每年這項活動都搞得豐富多彩,不僅有戲曲節目,還有我們農民關注的科普知識等活動,我特意趕過來,看節目、咨詢專家學習新的科技知識。74歲的冉秋生是汾城鎮南賈坊村人,他和老伴前來觀看節目,精神矍鑠地走到文化咨詢臺前用手機掃描旅游微信二維碼。他對記者說,關注襄汾旅游微信信息,了解歷史文化,轉發到微信圈讓更多的人了解,讓我們的歷史文化走出山西,走向全世界……
縣鄉醫務人員為農民測血壓,普及健康知識。
縣文化局工作人員向農民宣傳文物保護及旅游等知識。
這些充滿鄉土氣息的文化節目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各類廟會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和稱贊。
記者 劉靜 鄭遠飛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