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技術人員正在左北村麥田進行除草作業
臨汾新聞網訊 “年紀大,土地多,孩子們都抽不開身,要不是合作社實行土地托管式服務,9畝地早讓別人去種了。”3月11日,看著大型除草噴霧機飛快地駛過農田,76歲的洪洞縣大槐樹鎮左北村村民曹五奎感慨地說,“現在只需要打聲招呼,從種到收啥也不用愁,當了一輩子莊稼漢從來沒想過會這么方便。”
在左北村的大片農田里,大型機械開展的農藥除草作業正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有序地進行著。負責農藥噴灑的機械來自洪洞縣輝瑞農機專業合作社,在這家合作社里,還有各類機械260余臺,專業人員正在對這些機械進行檢修,確保不誤農時,為農業豐收提供保障。
“這是一臺大型玉米青儲收割機,可將又高又粗的玉米秸稈進行切斷打碎,按照農戶需要進行秸稈還田或把玉米秸稈轉成畜牧養殖戶所需的青儲飼料,這樣既實現了秸稈的高效利用,又避免了環境污染,非常受群眾歡迎。”洪洞縣輝瑞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根平介紹,“我們從2月份開始進行機械檢修,主要目的就是確保各類機械能夠按時投入農田作業。”
現場負責維修的曹興旺有20余年的農機駕駛和檢修經驗,自1996年購買拖拉機到如今的大型收割耕作機械,在長期的駕駛和操作中,他還學會了大型農機的檢修和保養等技術,成了當地一名頗有名氣的農機修理員。
合作社技術人員正在檢修農機
“我們自己也有小麥收割機等機械,農忙時節忙收割、耕種,農閑時節也閑不下來。”曹興旺的兒子曹太平介紹,“農閑時間主要是對農機進行檢修,經常有農機合作社邀請我們進行檢修。”
今年37歲的曹太平子承父業,從事農業機械駕駛和檢修工作10余年了,從剛開始給父親打下手,到現在已能獨立對大型農機進行檢修,駕駛則更是不在話下。
洪洞為農業大縣,大多土地較為平整,農民種植的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和玉米,曹興旺和曹太平父子二人前來檢修的機械均與二類農作物有關。在大槐樹鎮周邊的農田里,經過檢修的農藥噴灑機正在進行有序作業。在合作社的大院里,夏收的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等均已檢修完畢,秋收耕作的大型機器也正在進行逐個檢修。
“拿下大扳手,這里也需要拆卸”“這個鏈條需要更換”……
檢修現場,大型機械的零件散落了一地,父子二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對各零件內殘留的耕作雜物進行清理,清理保養后再進行重裝,他們動作熟練,配合默契。
“這架農藥噴灑無人機是年前從江蘇無錫購買回來的,投資了20余萬元,下一步將進行組裝,并對操作員進行專業培訓,保證按時投入農業生產作業當中。”合作社負責人張根平介紹,“我們每年在做好各類機械檢修的基礎上,都會根據需要,購買現代化農業種植和耕作機器,保證所托管的農業項目高效率、高質量完成,確保農民增收。”
近年來,洪洞縣探索總結出了“菜單式指引、合同式托管、保姆式服務、管家式經營、網格式管理”的“五位一體”農業生產托管“洪洞模式”。通過公開招投標等程序“競聘上崗”的洪洞縣輝瑞農機專業合作社,是全縣中標合作社中擁有農機種類和數量最多、服務面積最大的一家,主要提供機耕、播種、飛防、收割、農業機械維修、培訓、咨詢等服務。
“我們按照縣農業生產托管辦、縣農村經營管理中心等部門要求,與廣大農戶簽訂了托管服務協議,并制定了非常明確的責任目標。”張根平介紹,他們負責托管的試點項目服務村共有22個,目前已經對春種夏收的各類機械進行了全部檢修,秋季耕種的機械也正在檢修當中,目的就是把各項工作做到前面,按照合同要求,采用管家式經營方式,為農民提供保姆式服務,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記者 張春茂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