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李羿玫) 全市脫貧人口8289戶20951人,剩余貧困人口594戶1529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05%;全市退出貧困村86個,所有貧困村均已退出……2019年,我市全面落實中央、省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重大部署,高位推進,高壓傳導,高密度安排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貧困,統籌抓好責任、政策、工作落實,持續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產業扶貧不斷壯大。市級下達4.2億元支農資金,以干鮮果、畜牧、蔬菜等產業為主攻方向,繼續推進“1+X”產業扶貧體系,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永和紅棗、汾西肉雞、安澤連翹、古縣核桃等縣域主導產業效益凸顯。光伏扶貧累計收益資金15722.42萬元,建立“月結月付”新機制,使結算時間縮短了75%。全市認定32家市級扶貧龍頭企業和25家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全市產業帶動貧困人口26.7萬人,占到總貧困人口的95%以上。
易地搬遷特色突出。突出整村搬遷、突出風貌建設、突出后續扶持,“十三五”期間規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49555人,對299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實施整體搬遷。截至2019年年底,所有安置點已全部竣工,水、電、路、網、垃圾池、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與學校、衛生室、文化活動室等公共服務設施已全部配套到位,49555人已搬遷入住或具備入住條件。全市危房改造任務2444戶已全部竣工。
生態扶貧深入推進。大寧縣購買式造林模式入選第二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成為我省唯一入選案例。全市通過議標已落實承擔任務的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222家,涉及貧困社員8629人,占社員總數的68%,已完成造林29萬畝。10個貧困縣共有護林員4107人,其中貧困護林員2846人,貧困人員占比69.29%。
教育扶貧切實加強。持續抓好控輟保學工作,繼續做好“全面改薄”收尾工作,著力提高全市義務教育鞏固水平。加大教育資助力度,共下撥各類資助資金9018.12萬元,確保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
健康扶貧扎實有效。全面落實“三保險三救助”政策,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263805人,參保率達到100%。民政醫療救助2529.19萬元,其他資助15.31萬元,個人自付3698.44萬元,綜合保障率達到93.63%。21200人享受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服務,貧困群眾就醫負擔明顯減輕。
飲水安全全面提升。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爭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25801億元,已完成投資20545萬元,3.37萬貧困人口受益,貧困群眾飲水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
小額信貸加快投放。2019年省下達我市扶貧小額信貸發放任務4億元,累計發放49012.9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23%,17個縣(市、區)全部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累計受益貧困戶9828戶。
消費扶貧大力開展。緊跟國家、省部署要求,我市大力開展“五進十銷”消費扶貧活動,舉行了全市消費扶貧特色農產品展銷活動啟動儀式,市級設立了消費扶貧銷售平臺,累計實現銷售額2.28億元?!杜R汾日報》開辟專版,刊發了40余期我市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公益廣告。
2019年,我市進一步健全完善了脫貧攻堅目標責任和工作落實“兩大體系”,繼續實行“五清單兩標準一檔案”“周例會月報告季總結”制度,完善督辦催辦機制,推行“兩表兩清單”和“每周快報”;著力激發干部群眾脫貧攻堅內生動力,蒲縣“道德銀行”經驗享譽全國,打造了具有臨汾特色的脫貧攻堅新路徑。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