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韓曉芳)在田間思考、在地頭感悟,既學習經驗,也汲取教訓。7月15日至16日,浮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各鄉鎮長、技術人員及部分村黨支部書記,開展了特色產業示范片觀摩評比活動,揚長不避短,亮美不遮丑,使大家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特色農業的思路,增加了發展特色農業的信心。
近年來,浮山縣以鄉村振興為抓手,聚焦農業穩產保收、農民增產增收這一主題,持之以恒推進農業各項基礎提升。進一步提升科技實力。推進“院縣共建”,在發展特色農業、科技農業、品牌農業方面狠下功夫,通過新技術、新品種試驗,以點帶面、示范推動,穩步形成“實施一個項目、推廣一項技術、帶動一批農戶、致富一方農民”的科技示范推廣新局面。
觀摩的第一站是槐埝鄉呂寨村辣椒西紅柿水肥一體化種植園區,該園區由縣里統籌扶貧資金支持,安裝覆蓋了滴灌和水肥一體化設施,這一設施的應用使原來靠天吃飯的農業變成了依靠現代科學技術作支撐的產業,達到了節水灌溉和肥料高效吸收的效果?!罢埜魑黄穱L我們剛剛采摘的西紅柿。看看我們20厘米長的辣椒,都在這兒采的。園區始終堅持科學種田、規范種植理念,在技術專家的駐村定點指導幫助下,推廣應用了穴盤育苗、疏花疏果、配比施肥、精準防治病蟲害等農業生產技術,為有效提高辣椒西紅柿的產量、質量和效益提供了技術支撐。”該村黨支部書記助理章小玢介紹:“根據目前的長勢,預計園區種植效益比去年提高30%以上,種植戶每畝預計可增收2000元以上?!?/p>
在東張鄉堯村非標準化栽植桃園,該鄉副鄉長郭紅濤站在桃樹間為大家講解:“大家看這樣的行株距對管理來說有什么弊端?對,太密了!沒法進行機械化作業,隔一株栽一株才好,可是村民不舍得,所以,搞農業種植起步非常重要,一定要聽專家的,聽老師的?!?/p>
“這幾年,我村立足區位優勢,把玉露香梨作為村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在酸棗溝村玉露香梨園建設基地,東張鄉黨委委員吳妮說,該村堅持規模發展、標準管理和精細服務,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聘請省農科院、市縣農業局等梨果專家,指導制定了玉露香梨生產技術規程,從苗木培育、修剪拉枝、果樹改型、肥水控制、清園涂白、采摘等生產全過程都明確了具體要求和操作流程,推行標準化、規范化、有機化生產,促進傳統果業向現代果業轉變,用品牌的最大化獲取利益的最大化,持續塑造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的新東張。
烈日炎炎中,觀摩團赴全縣21個村觀摩了特色農業項目,并在張莊鄉召開了評比交流會。參會人員就此次觀摩活動進行了評比打分,槐埝鄉、東張鄉、北王鄉分別獲得了前3名。會上,各鄉鎮分別進行了交流發言。北韓鄉鄉長王臨賓表示:“通過這次全縣特色產業示范片觀摩交流,不僅學到了兄弟鄉鎮的思路和經驗,也看到了我們在農業產業發展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們將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工作思路,依托我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加強‘院縣共建’,邀請農業專家開展技術指導,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實現核桃、玉米等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穩步推進藥材等特色產業規模發展,加快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各鄉鎮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自我加壓、主動作為,用活用好相關優惠政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要進一步完善規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嚴格按照農業規范、專家指導意見進行科學種植。”聽了大家的發言,與大家一同參加觀摩的浮山縣副縣長李秋生要求,各相關部門要吃透政策,強化服務,給予農戶政策上、技術上的支持;要以此次觀摩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相互取長補短,主動出擊,精準發力,繼續發展好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