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農機隆隆,玉米搶收正酣。泥土翻滾,小麥播種正忙。“雙減雙搶”工作開展以來,在曲沃縣的農田里,到處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近日,在史村鎮郇村的農田里,記者見到了正駕駛著雷沃牌玉米收獲機的農機手閆小剛。機器駛過,玉米秸稈被粉碎后均勻地鋪進農田,玉米則進入收儲倉內,被前來收獲的村民用三輪車或四輪車拉走。
“我駕駛的這臺玉米收獲機是添加了履帶的,改裝后的速度雖然慢了,但不怕土地濕軟,可以馬上下地作業。”閆小剛說,“我們已經連續工作了10天,基本上幫農民把玉米都收回了家。”
閆小剛是曲沃縣杰利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一名農機手,該合作社托管3500余畝土地。連陰雨天氣發生后,合作社理事長范振杰心急如焚,“我自己的玉米收不回來不要緊,托管農戶的玉米收不回、種不了可不行。”
“10月6日,我們跟承擔托管業務服務的部分村干部,就如何開展‘雙減雙搶’工作進行了研討;10月8日一大早便組織承擔托管服務的5名合作社、聯合社的成員赴山東考察,并購回履帶式、雙輪胎式農機配套設備,立刻開展玉米收獲和小麥播種工作。”曲沃縣農村經營服務中心主任魏潔介紹,“經過改裝的玉米收獲機、小麥播種機很快投入農業生產中,確保了玉米的及時收獲和小麥的播種,有效降低了農民的損失。”
一邊是玉米收獲機隆隆地收獲田里的玉米,一邊是聯合播種機忙碌地播種來年的希望。
“上邊是化肥,下邊是小麥種子,一趟可播種12行,剩余地塊的播種可根據實際情況,操作插片控制行數。”農機手劉青韶介紹,“土地較濕,需要放慢速度,并且還要不停清除沾在機械滾輪上的泥,保證小麥播種的效果。”
“只有先把玉米收回來,才能播種小麥。”魏潔告訴記者,“雙減雙搶”工作開展以來,曲沃縣共改裝履帶式玉米收獲機22臺、雙輪胎式玉米收獲機15臺,鏈軌式玉米收獲機3臺。截至10月23日,曲沃縣共收獲玉米18萬畝左右,播種小麥9萬畝左右。目前,這些經過改裝的玉米收獲機仍在緊張作業中,為曲沃“雙減雙搶”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