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現在進行隊形表演,各位飛手按照我們前期培訓,排成‘W’形……”
11月19日上午,在襄汾縣鄧莊鎮燕村的一片廣闊田野里,10名飛手操作著手中的遙控器,熟練地操控無人植保機飛上麥田上空,按照操作口令,他們排成“W”“V”等隊形,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飛行到離地面5米的距離,開啟噴灑。”“關閉噴灑后,以3米/秒的速度返回。”“飛行到離地面70米的距離,開啟噴灑,緩慢返回。”……
這正是無人機植保飛防現場演練,20名飛手參加了由市農業機械發展中心組織的為期兩天的培訓,系統學習了無人機植保飛防的知識技能。
他們飛行演練操作的是嶄新的無人植保機,此次我市共集中購置無人植保機10臺,通過集中采購,每臺無人植保機可節省資金2000元至4000元。
參加培訓的飛手為各縣(市、區)的種植大戶、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員等。技術人員就操作流程、飛行速度、飛行距離、用藥規范、安全規范、無人機冬季保養等內容進行了技術指導,并為農機手們頒發了無人植保操作證書。
當天,市農業機械發展中心在襄汾縣鄧莊鎮燕村組織開展了無人植保機集中采購發放儀式暨無人機植保飛防現場培訓,市農業機械發展中心相關技術人員、相關縣(市、區)農機工作人員、合作社代表等70余人參加活動。
“我家種了500多畝地,通過無人植保機進行農藥噴灑,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節省了大量人力和時間。”來自霍州市的種植大戶張偉鵬介紹,“經過培訓和考核,我領到了無人植保操作證書,今后在完成自己農田農藥噴灑的同時,還可以外出作業,增加勞動收入。”
市農業機械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搭建了農戶與無人機商家互惠互利的平臺,通過集中采購無人機可以為農戶節省購買資金,降低農業生產投入成本;成立的無人機植保聯盟,打通了溝通壁壘,農機手可以通過聯盟微信群,實現問題共討、技術共用、經驗共享、業務共做等便利,幫助農戶致富創業、增產增收,為助力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貢獻力量。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