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鄉寧鄭家祥:鄉村又響“馱鈴聲”

2022-03-08 09:45:07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臨汾新聞網訊 手工彩繪的連環壁畫,記載了一段艱難的創業經歷,記錄了一曲艱辛的晉商壯歌,銘刻了一段難忘的家族歷史,傳承代代不衰的良好家風。

  近日,記者走進鄉寧縣昌寧鎮十里鋪村鄭家祥的家——“集祥居”,了解壁畫背后的動人故事。

壁畫環環相扣

  在鄭家祥家的大院內,共有10幅連環壁畫,這些壁畫每一幅講述了一個故事、一種場景,既獨立成畫,又環環相扣,記載了鄭家祥父輩們闖蕩商海的傳奇故事。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我父親從與人合伙購買的一頭騾子起步,逐漸發展壯大,組織了一支200余頭騾子的馱運商隊,活躍于長城內外、大河兩岸,為沿途群眾提供便利,為抗戰運送物資。”鄭家祥介紹,這段經歷是近代晉商興衰的一個縮影,也是其父輩們自強不息、闖蕩商海的一段傳奇經歷。

  鄭家祥的父親名叫鄭炳彥,生于1917年,當時正逢軍閥混戰,社會動蕩不安。鄭炳彥這個寒門家庭出生的農家子弟,卻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組織了一支規模龐大的馱運商隊,帶著眾多鄉鄰外出運輸謀生。

  壁畫講述的是鄭炳彥的相關事跡,內容根據鄭家祥兄妹和父輩鄉鄰講述的故事整理匯編而成。壁畫由鄉寧書畫家白建平手工繪制而成,每幅壁畫還配上了精心編創的記述文字。這些壁畫既賞心悅目,又教育后人,吸引了不少當地及省內外文化愛好者前來參觀。

“馱鈴聲聲”不絕

  “表面風光人可見,背后心酸無人知。”鄭家祥如此概括父親的一生。他把父輩艱難創業的經歷通過壁畫展示出來,告訴子孫后代晉商創業的艱辛和不易。

  鄭家祥家的大院坐北朝南,壁畫就繪制于大院南邊的墻壁上。這些彩繪的壁畫場面壯觀,內容豐富,每幅壁畫有一個主題,并且均配有一段介紹性的文字。

  星未落,天未明,馱隊要啟程。

  騾已喂,馬已飲,一路多保重。

  第一幅壁畫名為“披星戴月”。圖中一盞閃著亮光的馬燈高掛在牲口圈旁的木樁上,旁邊有喂騾子的婦女,有鍘草的漢子,還有挑水、裝貨的農民,壁畫生動再現了馱隊準備出行前的情景。

  馱鈴響,心早碎,揮手兩行淚。

  此一去,幾時回,只盼鈴聲脆。

  第二幅壁畫名為“村口送別”。畫中一名婦女帶著小孩站在大樹下,婦女一手抓著圍裙,一手拿著手巾向遠處揮舞。小孩一手抓著母親的衣襟,一手舉過頭頂向著遠處揮動。遠處的山坡上,一位漢子站在馱隊的最后邊,向著婦女和小孩揮手辭別。

  第三幅壁畫為“跋山涉水”,上邊題寫的文字為“越過嶺,翻過山,山嶺起連綿。蹚過河,涉過水,人騾共冒汗。”第四幅壁畫為“風餐露飲”,上邊題寫著“前沒村,后沒店,鋪地蓋著天。馬需草,人需飯,苦樂在心間。”其余壁畫分別為“馱隊來了”“千里馳騁”“匹夫之責”“善人善事”“喜迎解放”“再續新篇”。

  “父親和他的馱隊雖已在歲月的風雨里遠去,但每次看到連環壁畫,耳邊仿佛響起久遠的馱鈴聲。”鄭家祥說,“在別人看來,墻上的連環畫是靜止的,但在我的眼中,它們卻像滾動播放的電影一般,令人浮想聯翩,其中有父輩創業的艱辛和不易,更有家史與國史的血淚交融。”

美德代代傳承

  “當初投資400余萬元,建‘集祥居’和‘家庭檔案館’,就是源于父親和馱隊的故事。”鄭家祥表示,“父親從與別人合伙購買的一頭騾子起步,到發展成一支200余頭騾子的馱隊,其中既融入了他的聰明才智,也傾注著他的艱辛付出。更難能可貴的是,父親發家致富后富不忘本,修建學校、資助鄉鄰、廣做善事,至今被村民廣為稱頌。”

  鄭炳彥和馱隊的故事,感染著十里鋪村的村民,也激發了鄭家祥兄妹以實際行動傳承父輩美德的善舉。為此,經過兄妹六人商議,他們收集父輩資料、了解父輩故事,并建成了一座遠近聞名的“家庭檔案館”。

  2016年4月,鄭家祥和弟弟鄭全祥出資400余萬元,在大哥鄭端祥和眾侄子的支持下開工建設“集祥居”。這座宅院因鄭氏三兄弟端祥、家祥、全祥名字中均帶“祥”字而得名。該建筑為仿古式四合院,上下兩層共26間房屋,總建筑面積886平方米。

  建好“集祥居”后,鄭家祥兄弟把這里打造了成了一個集史料性、觀賞性、教育性于一體的家庭檔案館。館內展出照片800余張、版面200余塊、書畫作品300余幅、書籍500余冊。

  家庭檔案館中還展放著鄭氏兄弟所編寫的《家庭檔案》一書。該書共20萬字,于2007年開始編寫,鄭氏兄弟搜集資料、尋訪鄉鄰,經過整理、撰寫、修改、校對、刊印等程序,于2010年完成,記載著鄭氏家族95年間的變遷和家教家風內容。

  “父母去世早,作為兒女未能好好盡孝道,想起來就感到非常慚愧。”鄭家祥說,“經過商議,我們決定編寫《家庭檔案》一書,將父親樂善好施、扶貧濟困、孝道為先等精神和美德,用文字記錄下來,并傳承下去。”

  經過數年的規劃和建設,鄭氏兄弟結合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集祥居”實際情況,把“家庭檔案館”辦成了集家庭檔案、鄭氏家族文化、書畫藝術等于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引起了全國各地眾多鄭氏族人及傳統文化愛好者的關注。

  晉商史,馱隊傳,佳話在人間。

  集祥居,續新篇,精神代代傳。

  這是“集祥居”院內的第十幅壁畫,名字叫“再續新篇”,其中寄托了鄭家祥兄妹的美好愿望。

  鄭家祥表示:“繪壁畫、建家庭檔案館,原來只是為了讓鄭氏族人對后輩進行教育引導,傳承良好家風。沒想到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更激發了我們傳承好家風、傳承家族歷史和文化的熱情,讓鄭氏子孫后輩把良好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姚建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徐汇区| 凤翔县| 天门市| 泰和县| 大名县| 天全县| 阿巴嘎旗| 友谊县| 高清| 钟祥市| 昂仁县| 临颍县| 陆川县| 靖安县| 汝南县| 贺州市| 锦屏县| 台南县| 南和县| 沅江市| 错那县| 广灵县| 蓬安县| 凌源市| 昭苏县| 佳木斯市| 建宁县| 柘荣县| 禄丰县| 石柱| 佛教| 云和县| 禹城市| 清镇市| 大连市| 达拉特旗| 龙南县| 海晏县| 定州市|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