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大地回春,農事漸起。春耕備耕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基礎和關鍵,為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堯都區各基層供銷社經營網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農時,早安排、早謀劃,積極部署春耕備耕,組織調運農資,確保不誤農時。
堯都區縣底鎮東杜村村民張德民,種植了10畝小麥,是山東農大肥業有限公司的示范戶。為了給小麥春澆春播施肥,張德民在縣底供銷社惠農服務中心購買了5袋氮肥,節省了50元。張德民高興地說:“我們手持供銷社‘平價優惠供應證’購買化肥時,每袋優惠10元。在這兒購買農資,價格便宜,質量有保證,我們放心!”
為確保春耕備耕農資供應工作順利開展,堯都區供銷社通過農資配送企業集中采購,實行“統一采購配送,統一經營管理,統一標識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服務規范”的“五統一”經營模式,確保農資供應充足;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積極開展農資進村服務,采取預約訂貨、送貨到村、拆整賣零、適當延長營業時間等方式,把服務送到田間地頭,使廣大農民足不出村便可以買到價平質優的農資產品。
“你回去后,要結合澆水每畝施10公斤左右尿素,并適量增施磷酸二銨,促進次生根噴出,增加春季分蘗,提高分蘗成穗率。”賀家莊供銷社負責人馬志軍仔細叮囑前來購買農資的村民。
金殿供銷社共有10余個門市部,4個農資惠農服務站,服務20個自然村,解決了周邊農民日常生活用品和農資需求及各企業的物資供應。春耕備耕期間,金殿供銷社積極組織了7個品種500余噸氮肥、復合肥,在平價供應的基礎上再優惠10元,并提前組織調運了優質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用物資,以滿足農業生產需要,同時免費為農民實地測土配肥,提供種前、產中、收后等全程技術服務和信息咨詢。
為確保農業生產農資供應工作順利開展,堯都區供銷社在對全區農資需求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發揮農資供應和服務主渠道作用,及早動手,千方百計組織各種適銷對路的農資商品,豐富農資商品品種,滿足不同農業生產需求。農資配送中心及各農資銷售門店嚴把進貨關,做到不是正規廠家的產品不進貨、“三證”不齊全的產品不進貨,從源頭上防止假冒偽劣商品通過供銷社渠道流入市場,讓農民用上優質肥、放心肥,全力滿足農業生產需要。
“我們積極調整經營策略,充分發揮25個基層供銷社、11個惠農服務中心、48個惠農服務站、15個莊稼醫院的網絡作用,聘請專家教授,采用田間指導、現場培訓、答疑解惑等方式,開展科技培訓,大力宣傳推行科學種田、科學管理、良種引進等先進技術,引導農民科學施肥、科學播種,完善對播種、管理的全程技術服務,實行送貨、送技術上門,讓廣大農民享受到更快服務和更多的實惠。”堯都區供銷社理事會主任任全利說。目前,堯都區供銷社系統共進回1萬余噸農資化肥,有效地保證了全區農資產品供應。
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