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賈一級浮船電灌站
測量水速
檢修泵站
臨汾新聞網訊 盛夏時節,高溫炙烤著大地,站在襄汾縣七一水庫沿岸,放眼望去,水流潺潺,兩岸青蔥,一片沁人心脾的田園風光。近日,市引沁入汾和汾西灌區水利服務中心全面啟動夏澆工作,搶抓最佳灌溉時機,不誤農時。
“水渠一直通到地頭,約好時間,開閘放水就能澆。到今天中午,我們村里的地基本上都澆完了。”襄汾縣景毛鄉北李村村民武躍宏說,現在澆地又快又好,再也沒人為澆地吵嘴了。
汾西灌區西賈揚水工程服務中心位于襄汾縣西賈鄉七一水庫西側,是一座電力提灌站,服務襄汾縣南賈鎮、西賈鄉、汾城鎮、古城鎮、景毛鄉五個鄉鎮、27個自然村的農田灌溉。截至目前,該站已建成一至三級站,總揚程76.2米,裝機13臺,設計灌溉面積達6.07萬畝。
7月22日一早,汾西灌區西賈揚水工程服務中心副站長張鵬像往常一樣,開啟當天的工作,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和提前制定的詳細夏澆工作計劃,安排灌溉時間、灌溉面積、水源分配等,及時與上級水利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水源支持,確保農田得到充分灌溉。
“巡渠可不是簡單地看一看,要沿著渠道走,看渠道是否暢通、水流流量、流速是否達到要求……”上午11時許,張鵬和師文光巡渠歸來,雖然二人都穿著短袖、短褲,但早已汗流浹背。張鵬一邊介紹巡渠注意事項,一邊拿起一個大杯子,一仰脖子,一大杯水就下了肚。說笑間,汗水順著張鵬的臉頰滴到地上,瞬間就蒸發了。
“在夏澆的關鍵時期,我們中心24小時全員上崗,各類電器都開足馬力,確保每塊田地都能澆上水。”西賈揚水工程服務中心管理股工作人員師文光接過話茬說,目前正值農業用水高峰期,每天開機抽水、調水配水、實時調控水量,確保每一滴水都精準輸送到田間地頭。在夏澆工作開展之前就組織人員提前對渠中雜物進行全面清理,并全面檢查和維修了灌溉設施,對于存在問題的設備,及時進行更換和修復,現在還要每天進行巡視,保障設備正常運轉。
在這場夏澆工作中,不論是每天泥巴滿腿、汗水濕透衣衫的巡渠護渠員,還是冒著高溫開機的機組人員,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都是高溫與時間的賽跑者。這只是全市夏澆工作中的一個縮影,為保障農業生產增產增收,全市水利、農業農村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有序取水,采取各種有效手段,讓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同時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協作,共享信息,合理統籌夏季灌溉用水。
記者 蘇亞兵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